遲福林:期望在海南全島建自貿港,樓市絕不能再炒短期!

今年,中國將迎來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此外,今年4月「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也將在海南將舉行。1月27日,央視《新聞聯播》近五分鐘深度報道海南。市場分析稱,海南今年將迎來大改革、大發展的重大機遇!

遲福林,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一位見證並參與海南建省及發展的重要人士。日前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應以更大的開放辦好最大的經濟特區」。

1987年12月,36歲的遲福林調任正在籌備建省的海南,成為第一個報到的中央下派廳局級幹部。隨後的30年,遲福林全身心投入到海南的建設中,從最初的「特別關稅區」到「自由貿易區」,再到如今的「海南國際旅遊島」,參與了幾乎所有海南區域發展規劃的研究制訂。

Advertisements

站在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的新起點,回首過去,展望未來,遲福林有著自己的總結、思索和建議。我們重點摘選了海南樓市、海南未來機遇定位、對海南期望等三方面的觀點。

海南樓市絕不能再炒「短期」

海南最近期對房地產的嚴厲調控,對於如何看待海南房地產現狀?海南下一步如何促進房地產健康發展?

遲福林表示,海南房地產絕不能再炒「短期」。沈曉明省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決不讓海南變成房地產加工廠,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減少經濟對房地產的依賴。」這表明海南省政府在房地產調控上要動真格。

「我認為,海南房地產面臨的突出問題是炒短期。主要原因有三個:一是目前房地產稅收佔地方稅收的50%左右。二是海南的實體經濟不發達,企業的資本主要投向房地產行業。三是金融資源主要向房地產傾斜,房地產業占銀行貸款的大頭」遲福林說。

Advertisements

遲福林認為,島內外旺盛的消費需求將決定房地產仍然是未來一段時期內拉動海南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撐。為此,要推動房地產的健康持續發展,加快房地產轉型:一是推動房地產由資本導向型向消費導向型轉變。二是推動房地產由投機型向服務型轉變,大力發展旅遊、健康、養老服務型地產,完善醫療保健、生活配套服務,提升房地產的品質。三是大力發展租賃市場,建立多元化住房供給體系,由地方政府保障百姓住房基本需求,推動房地產健康持續發展。

成為泛南海經濟合作先導區

至於海南未來30年面臨哪些新機遇?海南未來30年在全國改革開放中承擔著哪些新使命,又該如何進一步明確自身的定位?

遲福林直言,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是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對海南是十分關鍵的一年。站在新起點上,海南改革開放發展面臨新機遇、新使命。

第一,面臨三大新機遇。一是「一帶一路」建設的新機遇。海南地處南海要衝,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未來5年,伴隨「一帶一路」建設進程的加快,將提升海南的戰略地位,拓展海南發展空間,擴大海南市場規模,為海南用足用好國內國際兩個市場提供新機遇。二是發展開放型經濟,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三是國內消費結構升級的新機遇。隨著社會主要矛盾的轉變,全國對海南旅遊、健康、文化、信息等服務型消費需求明顯提升,中高端消費將成為海南旅遊消費的主力。這為海南發展新經濟、新業態,形成新動能,增強消費對海南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提供了新機遇。

第二,承載著四大新使命。一是「一帶一路」背景下海南擴大開放的新使命。從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要求出發,未來幾年,努力把海南打造成為泛南海合作開發開放的先導區,構建連接我國與泛南海國家和地區的自由貿易經濟大走廊。二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使命。海南經濟特區從建省的第一天開始就被賦予了改革的基因。未來,要通過全面深化改革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打造更具活力的體制機制。三是服務國家經略南海的新使命。海南的優勢來自南海,海南的戰略地位亦來自南海。未來,海南要充分發揮好自身優勢,切實擔當起建設海洋強國的重要使命。四是實現綠色發展的新使命。生態是海南的最強優勢和最大本錢。按照中央要求,著力在「增綠」、「護藍」上下功夫,以開放改革形成綠色發展與綠色生活的新模式、新體制、新機制,闖出一條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新路。

第三,未來30年的三大戰略定位。一是打造新時代改革開放先行區。未來5年,發揮海南地處南海和東盟最前沿的區位優勢,要率先在服務業市場開放、服務貿易發展上實現重大突破,率先在全島實行自由貿易港的相關政策與管理體制,充分發揮海南在推進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進程中的重大作用,發揮海南最大經濟特區的優勢,擔負起全面深化改革排頭兵的重要角色。二是建設全國綠色發展示範區。利用海南陸海生態資源優勢,加快發展綠色產業,加快綠色發展的體制機制創新,率先「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三是構建泛南海經濟合作先導區。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重在南海。海南地處南海要衝,區位優勢明顯,海洋資源豐富,戰略地位全面凸顯。以海南為先導區,打好經濟牌、開放牌,促進泛南海經濟合作圈的形成,是新時代服務於「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舉措,是守好祖國南大門的重大責任擔當。

期望海南全島建立自由貿易港

在談及對於海南這片熱土,最大的期望是什麼時,遲福林表示,當我第一次踏上海南島時,就被這塊充滿激情的土地所吸引。雖然海南島的工作、生活環境同北京相比有很大的差距,但我很快就愛上了這片熱土。上島時,我30多歲,轉瞬間,30多年過去了。我最好的青春年華獻給了海南,我的根扎在了海南,我的情感也留在了海南。這裡,有我喜歡的青山綠水,更有我願意為之奮鬥的事業,我對海南未來30年的發展滿懷信心。

首先,展望今後30年,我希望海南建成高度國際化、現代化的美麗寶島。站在2018年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的歷史新起點,爭取到2049年,對標新加坡,把海南建成高度國際化、現代化的美麗寶島。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指標達到發達經濟體水平,實現高度國際化目標,綠色發展水平處於全球領先,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實踐範例,實現「美好新海南」的目標。

第二,立足未來5年,規劃15年,為未來30年實現高度國際化、現代化的美麗寶島這一發展目標打下堅實基礎。到2020年左右,確保與全國同步建成小康社會,基本實現國際旅遊島建設目標,國際化水平明顯提高,為實現經濟繁榮、社會文明、生態宜居、人民幸福的美好新海南打下堅實基礎。到2035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指標達到全國先進水平,與全國同步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成海南人民的幸福家園、中華民族的四季花園,中外遊客的度假天堂。

第三,以更大的開放辦好最大的經濟特區。站在30周年的新起點上,國內外對海南寄予了極大的希望和期盼,就看海南在開放上有多大的舉措。我認為,未來30年海南發展的關鍵仍然在於開放,不開放就沒有出路。開放是海南改革發展的最大動力,要以更大的開放辦好最大的經濟特區。關鍵之舉是在全島建立自由貿易港。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賦予自由貿易試驗區更大改革自主權,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這對海南是一個極大鼓舞,是海南發展的又一次重大機遇。《中共海南省委關於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意見》中提出:「積極創造條件,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

在海南建立自由貿易港,是海南上上下下的一個夢。1988年和1992年省委省政府兩次向中央請示建立海南特別關稅區,但由於多種原因這個設想被擱置了。同30年前相比,今天,海南建立自由貿易港的現實基礎要好得多,時機要成熟得多,需求要大得多,意義要重要得多。建省辦經濟特區以來,在擴大開放方面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我相信,在中央的領導和支持下,海南有條件、有能力、有信心做大、做好、做足新階段擴大開放這篇大文章,建立一套與國際慣例接軌、提升海南開放水平的制度安排,建設更加開放的現代化經濟體系,努力成為我國對外開放先行區。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