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態環境和擬態環境的環境化」理論引發的思考

​​

第一次聽到這個理論,有些暈頭轉向。聽了韓大爺的講解,漸漸明了清晰,也有了些自己的感悟,簡要記錄一下。


擬態環境的理論內容:擬態環境是指大眾傳播活動形成的信息環境,這個環境並不是客觀環境的鏡子式的再現,而是大眾傳播媒介通過對信息的選擇、加工和報道,重新加以結構化以後向人們所提示的環境。此觀點最初由美國政論家李普曼提出。

擬態環境的環境化:1968年,日本學者騰竹曉提出了「擬態環境的環境化問題」,他認為大眾傳播提示的環境雖然是「擬態環境」,但由於現代社會中的人們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據大眾媒介的信息來判斷和採取環境適應行動的,這些行動的結果作用於現實環境,便使得現實環境越來越帶有「擬態環境」的特點,以至於人們很難在兩者之間做出明確的區分。

Advertisements

其實應該說,人類自從誕生就在逐漸形成一種擬態環境。只不過最初的大眾傳播作用可能小一些而已。

人是群居動物,不可能不受周圍和他人的影響,而這種影響力不也是一種大眾傳播的媒介?因為這種影響力而形成的新環境,也就是人類在這種影響力作用下選擇加工傳襲,並且重新加以結構化以後向人們所提示的環境。

漫長的封建社會,當權者賴以維繫政權鞏固統治的封建禮教制度,高低尊卑,等級森嚴,其實也就是當權者一直傳承下來的用以麻痹勞苦大眾的思想武器。

在那樣的思想體系中,人們精神受限,失去自由,沒有自我,自然所選擇的行動也就只能是封建禮教影響下的行動,完全無法展示人性的自由精神的洒脫。

這些行動的結果再作用於現實環境,便使得現實環境越來越帶有「擬態環境」的特點,以至於人們彷彿被麻醉了一樣,很難走出被奴役被剝削的惡性循環。要不魯迅先生口誅筆伐的怎麼會是那麼多的國民劣根性呢?

Advertisements

如今,很高興的一點就是我們逐漸擺脫了封建社會留下的陰影,真是可喜可賀!

但隨著社會的進步,思想的開放,加上信息化進程的高速發展,人們似乎又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

忙於接收,忙於填充,忙於吸取,卻又一次迷失了方向,喪失了判斷力。

如果說昔日的我們是被迫的接受了思想上的麻醉,那麼今天我們好像很欣然的被大眾傳播活動形成的信息環境牽著鼻子走了。

難道不是么?由於思想眼光行動上的局限,我們從小到大在我們所處的環境中接受了愛情的有限模式,卻忽略了世間愛情模式的千姿百態。

由於這種局限,我們覺得人活著無非房子票子加車子,忘記了活著還應該具有的豐富多彩。

由於這種局限,我們被「讀書無用論」鼓噪著摒棄閱讀停止學習而越發浮躁。

由於這種局限,我們歪解了「難得糊塗」的深刻內涵,不思進取懶于思考放棄人生應有的責任心和正確態度……

可怕的遠不止這些,生活中太多的時候,我們沉溺於種種局限之中,並且因為這種局限造成我們一直活在一種非真實的狀態里,也就是一種擬態環境中。

接著又在這樣的環境中繼續形成我們並非發自內心的各種人類活動,如此循環往複,沒有盡頭。細想之下,真是可怕!

這個理論告訴我們,加強自己的素養,提高自己對外界環境的甄別能力,讓自己的選擇遵從內心的需要,形成比較客觀公正的行為模式,真的勢在必行!

而要實現這個目標,認真的學習,走心的閱讀又是多麼重要!

胡適先生論述過讀書的三大作用,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通過讀書,提高素養,增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至此我們是否應該思考一下 :如何度過自己的一生,如何讓人生有意義?

答案只有一個,不放棄努力,一直奔跑在成長的路上,保持一顆向著陽光的心。

成長是一輩子的事,有意識的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提升自己的修為,是獲得幸福感的不二前提,也是每一個人為創設優良的社會環境應該盡的一份責任。

而這種提升的途徑,不僅要依靠讀書學習,更要經歷實踐磨礪,培養能力。

希望我們能夠煉就明辨是非的頭腦,擁有甄別醜惡的眼光,讓人生不留遺憾,讓生活真實而幸福,讓這個世界更加溫馨美好!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