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中庸》,致中和——中和之道

「中」與「和」既有聯繫也有區別。「中」的意思是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即適度。在哲學上,這又是對立與統一、質變與量變、肯定與否定之間的「關節點」或「臨界點」,也就是「度」,越過這一界限,事物就會發生大的變化。《論語·先進》篇載,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論語·子罕》篇載,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孔子所說的「過猶不及」「叩其兩端」都是在論「中」,談對「度」的把握。「和」一方面是多樣統一、和諧的意思,另一個意思則與「中」一樣,指恰當、適度。孔子講「和而不同」。《論語·子路》載,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國語·鄭語》:「夫和實生物,同則不繼。以他平他謂之和,故能豐長而物歸之;若以同裨同,盡乃棄矣。」「和」是強調適度保留差異,吸納不同,保持一種和諧的狀態。

Advertisements

中庸強調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是道德修養的至高境界,也是普遍的方法論原則。中庸就是用中,「尚和去同,執兩用中」。中庸之道就是中和之道,就是要達至中和的狀態。而要達至「中和」,不僅要在個人性情上做到「中節」,且要推己及人,在對人、對事上做到「用中」,把握「天下之大本」「天下之達道」。如此,方能「天地位」「萬物育」,一切歸於和諧有序的狀態。

《中庸》講:「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人在沒有產生喜怒哀樂這些情緒的時候,心中沒有受到外界的干擾,是平和自然的,這種狀態就是「中」。在處理事務的時候,不可避免地會在心理上產生反映,發生各種情緒上的變化,並且在表情、行動、語言等方面表現出來。如果情緒適當、恰到好處,且符合當事人的身份、不違背情理、適時適度適宜,也就是做到「中節」,如此便達到了「和」的境界。

Advertisements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中」「和」的概念不僅局限於個人的性情,而且可以用於詮釋自然、天下,詮釋人與自然、天下的關係。「中」是天下最重大的根本,「和」是天下通行的大道,是實際存在於天地之間的道德準則,是人人必須遵循的規矩道理。「中」是「和」的本來面目;「和」是「中」的具體表現和必然結果。「中」與「和」是互為因果、相輔相成的關係。「中」是根本,「和」便是從於「中」的根本,達至「中和」的狀態。「和」或「中和」,是人生實踐中所能達到的最高境界,它具有通過實踐追求以使現實與理想達至統一的意味。達至「中和」,便天地清寧、萬物興盛。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把「中」推至到「和」,人人都達到「中和」的境界,就可以使天地萬物各處於它們合適的位置,世間萬物也都能夠正常有序地生長、發展。整個社會心平氣和,社會和自然界和諧共處,天下也就太平了。

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論語·學而》)儒家尚和,強調整體的和諧和物我的相通。他們不僅把自然看作是一個和諧的體系,而且強調人際關係的和諧有序,爭取社會的和諧穩定,追求天、地、人之間關係的和諧化。中國哲學關於天、地、人的「和諧」思想,不僅為人與自然的生態平衡提供智慧,也為現代社會的穩定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資源。現代管理強調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人與物、人與自我等各種關係的和諧,重視協調各種各樣的關係,強調普遍和諧的整體觀念。儒家「和」的觀念在未來世界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對個人修養的提升、人際關係的協調、社會關係的穩固、以及國際關係的處理等等都具有重大的意義。

儒道諸家都表達了自然與人文和合,人與天地萬物和合的追求。《中庸》說:「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周易·繫辭傳》說:「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中庸之道即是中和之道,是道德修養的至高境界,也是維護人際和諧、社會和諧、國際和諧、人與自我和諧的普遍方法論。

(編輯 冀青艷)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