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逸奇渾,翩翩欲仙,聽吳繼宏老師講述書之仙品——《石門銘》

《石門銘》全稱《泰山羊祉開復石門銘》,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509)正月刻,由太原典簽王遠書丹,武阿仁鑿刻於陝西褒城縣東北褒斜谷石門崖壁。漢中褒谷口是褒斜道最險要的隘口,絕壁陡峻,山崖邊水流湍急,很難架設棧道。東漢永平年間,漢明帝下詔在最險之處開鑿穿山隧道,歷時六年而成,古稱「石門」。東壁長16.5米,西壁長15米,南口高3.45米、寬4.4米,北口高3.75米、寬4.1米,隧道與棧道在同一條水平線上。褒斜石門是世界上較早的人工交通隧道之一。後漢開鑿石門道破廢,本崖文即記述了北魏重修褒穀道的原因、經過與結果,傳頌梁秦二州刺史羊祉「詔遣左校令賈三德」重開褒斜道的盛舉。

《石門銘》全文融記事、頌功、寫景和抒情於一體,是石刻銘文的代表作,故書丹、鑿刻在當時也是有意識請書法與鑿字高手完成的,這從崖文中也可看出,崖文地處陝西褒城石門東壁,而書丹為「太原郡王遠」,鑿字為「河南郡洛陽縣武阿仁」,並且留名刻記於崖文題記中,可見王遠、武阿仁的藝術業績雖不為歷史所記載,但其高超的藝術作品正昭示了他們在當時就為社會所認同。

Advertisements

康有為將其列為「神品」,云:「石門銘飛逸奇渾,翩翩欲仙,若瑤島散仙,驂鶴跨鸞」。


魏碑臨習管見——石門銘筆法探究

一、概述

《石門銘》(圖為該石刻拓本局部)全稱《泰山羊祉開復石門銘》,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509)正月刻,由太原典簽王遠書丹,武阿仁鑿刻於陝西褒城縣東北褒斜谷石門崖壁。漢中褒谷口是褒斜道最險要的隘口,絕壁陡峻,山崖邊水流湍急,很難架設棧道。東漢永平年間,漢明帝下詔在最險之處開鑿穿山隧道,歷時六年而成,古稱「石門」。東壁長16.5米,西壁長15米,南口高3.45米、寬4.4米,北口高3.75米、寬4.1米,隧道與棧道在同一條水平線上。褒斜石門是世界上較早的人工交通隧道之一。後漢開鑿石門道破廢,本崖文即記述了北魏重修褒穀道的原因、經過與結果,傳頌梁秦二州刺史羊祉「詔遣左校令賈三德」重開褒斜道的盛舉。《石門銘》全文融記事、頌功、寫景和抒情於一體,是石刻銘文的代表作。

Advertisements

漢代,佛學由印度傳人中國。到魏晉南北朝時期,佛、道之學適應社會意識需要而日益熾盛,以寫經為一大功德。凡新建寺塔、塑造佛像,必延聘文學之士,撰寫文章以記其事。有的鑿石以作碑碣,有的就天然岩壁摩崖刻寫。短時間內,從漢代風行的立碑時尚轉向佛學的建寺造塔、立碑刻石,一度碑碣無數。石質堅硬,可以永久保存,尤其是摩崖,因山高險絕而常人難以到達,故少人為破壞。《石門銘》是北魏摩崖石刻的代表,也是中國書法藝術發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因崖面廣闊,擺脫紙張限制,大書深刻,筆陣森嚴,氣勢雄峻,故而書風自然開張、氣勢雄偉、意趣天成,表現出大朴不雕的陽剛之美,堪稱鴻篇巨製。此摩崖石刻今已割移藏於陝西漢中博物館。

《石門銘》以首頁「此」字不損者為佳拓。此石刻為正書,凡28行,滿行22字,後段題記為7行,每行9-10字。它吸取了處於同一地漢隸名品《石門頌》蒼勁凝練的篆隸筆法,筆勢與體勢則吸取了漢隸跌宕開張、奇崛大氣的特點,書風超逸疏宕、舒展自然。康有為譽之為「神品」,在《廣藝舟雙輯》中評曰:「《石門銘》飛逸奇渾,分行疏宕,翩翩欲仙,源出《石門頌》、《孔宙》等碑,皆夏、殷舊國,亦與中郎分疆者,非元常所能牢籠也。」書者王遠在正史中並沒有記載,但康有為推之為南北朝碑十大書家。《石門銘》是魏碑中可以臨摹、借鑒的上佳範本之一,歷史上的許多著名書法家都曾得此石之沾溉。

二、用筆

學書,掌握筆法是第一要旨。就《石門銘》而言,它風格雍容大氣,雖經刻工之手上石,但仍然表現出較為明晰的運筆方法,這是在臨摹《石門銘》時不可不明察的。

1.起筆。《石門銘》主要有側鋒起筆與方筆起筆兩種形式。如圖一中「一」字佃U鋒起筆,有明顯的按筆動作,但切忌過於誇張。「山」字也是側鋒起筆,有明顯的角度,鋪毫人紙時切忌太刻意,可調鋒折人。另外要注意的是,「山」字三筆豎畫皆為露鋒,但各有不同,右邊短豎已為尖鋒,因較短而不影響整體視覺欣賞。「十」字為方筆入紙,剛健利落,尤其是豎畫,格外飽滿有力,起到了支撐整個字形的作用。

2.收筆。《石門銘》字形收筆很注重變化。如圖二中「匪」字橫畫多,「非」部右邊三短橫的收筆各不相同。上方長橫收筆略頓,下方長橫用筆重一些,自左向右逐漸加粗,重按旋鋒后提筆,形成明顯的回鋒動作,謂之「懸膽」。「年」字中最長的一筆橫畫收筆后運鋒向上提,稍有頓挫,從而保持全字重心平穩。像這樣的筆畫在具體臨摹時不必太刻意,否則反失自然。「跡」字收筆則是另一種情形,「亦」部的橫畫自左向右漸次提筆,收筆處筆畫較細。

3.轉折。《石門銘》筆畫轉換方向時多為方圓並舉。如圖三中「百」宇轉折處為順勢直轉,雖方正但沒有形成圭角。「南」字轉折處已有細微差別,提筆暗轉。相比較而言,「中」字轉折又有不同,頓筆后調整筆鋒再使轉。圖四中「石」字「口」部轉折處方圓相融,帶有明顯的弧度,運筆過程中要圓中見方,既顯得渾穆圓融,又不失勁健之美。「帶」字中有兩處轉折,一方一圓,形成對比,行筆之中的變化無處不在。「原」字轉折有隸法,筆畫變換方向時像是重新起筆了,這一情況很可能是石質漫漶的緣故,不宜照搬。

4.病筆。書丹經過刻工之手;難免會發生變形,歷經風雨,更是會走樣,所以碑帖兩者相比,碑變形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所謂「病筆」,並不是單純指運筆之誤,還包括筆畫變形的情況在內,臨摹時切忌照搬,將一些習氣誇張而成蟲蝕之趣。李瑞清臨摹《石門銘》和《鄭文公碑》皆抖擻成習氣,常為人所詬病。

圖一中「秦」字「奉」字頭中第三筆橫畫收筆處尖鋒斜出,此乃刻工所為,臨摹時宜改之。「刊」字的「刂」出鉤彎曲朝上,形成迴旋之筆,實為多餘。按照一般點畫形態要求而言,鉤畫可長,但不必故意彎曲,臨摹時應避免。「子」和「蹇」字長橫一波四折,收筆處頓筆朝下,也是病筆,臨摹時不必刻意追求。

圖二中「以」字起筆刻石刀痕明顯誇張過度,應小而化之。「丈」字撇畫出鋒,提筆處已成方角,臨摹時宜避免,切忌刻意描摹。一般說來,帖中撇畫多為由粗漸細狀,碑則由細漸粗,但切忌形成明顯的圭角。「悠」字中的「雙人旁」的豎畫與下方「心」字底橫平鉤筆畫粘連,可能是天長日久的自然之功,臨摹時仍然要按照原有筆畫形態來書寫,不必照葫蘆畫瓢。「在」字中撇畫起筆以及橫畫行筆方向有些走樣兒,不可照搬。

圖三中「足」字採用行楷寫法,捺畫一波三折,臨摹時要表現得自然一些,不能太刻意。「強」字「弓」旁豎彎鉤筆畫雖然非刻工所為,但是就整個字形來講,比例已經明顯失調,臨摹時可以稍微縮小一點兒。「畿」字有兩方面需要注意:一是字中主筆畫斜鉤與橫畫交接的地方有明顯的頓挫之處,臨摹時要一氣呵成,不能停頓之後再另行起筆;二是字中鉤畫很長,臨摹時仍然要還其本來面目,不可將鉤畫寫得如此誇張。「武」字的長鉤處增了一點畫,古人謂之「破體」,臨摹時不能以訛傳訛,寫錯別字。作為書法家,首先就是要避免寫錯別字,這是最基本的要求。

三、筆畫要領

1.點畫。《石門銘》中點畫形態各異,千變萬化,很多時候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1)一點。如圖一中「亥」字起筆點粗大厚重,略帶弧度,運筆方向一反常態,有古人所說「高峰墜石」的感覺。「實」字末筆點畫極為精彩。一般情況下,這一筆多處理成反捺,此字打破常規,有不落窠臼之美。整體字形上方筆畫偏向右方,有大廈欲傾之感,末筆點畫反向處理,頓時化險為夷,有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2)兩點。通常將「穴」字頭中的頓點寫成反捺,但圖一中的「穿」字反其道而行,將反捺變成平捺,使字形產生飄逸飛動的感覺。「平」字中點畫參合篆法,將原本應為撇式的點畫稍加變化,韻味立顯。

(3)四點。如圖二中「駢」字「馬」部出鉤很長,四點畫形成自左向右漸高的弧度,運筆由重漸輕,漸次變化。「焉」字四點畫則另有奇變。因為字形中有豎畫穿插的關係,四點分為前後兩部分,前兩點平正,后兩點欹斜,形成截然對比,構成妙不可言的動人音符。而「馬」字四點較為凝重,前三點為三角形,最後一點為圓點,形成舒緩的橫「s」形弧度。「無」字四點較為鬆散,字形上方橫豎畫較多,故顯得很緊密,下方四點有流動狀,形成明顯對比,使整個字形顯得疏密有致。書寫時要注意控筆,切忌造成形式上的散漫,要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2.橫豎。橫豎畫一般為字之主筆,常常起到支撐甚至改變整個字形的作用。(1)橫畫。《石門銘》中橫畫有多種形態,臨摹時宜細會。圖一中「車」字長橫很典型,無論從起筆、收筆還是運筆來衡量,均含古隸淳樸之美。「元」字有兩橫,首橫變成點畫,實際上已是行書寫法。「世」字橫畫末端粗重,顯得十分粗獷有力。像這樣的筆畫形態,臨摹過程中要注意收筆頓挫之法。

字中橫畫多時,應有主次變化。圖二中「矣」字共有兩橫,粗細差別不大,但行筆方向有別,一直一曲,相映成趣。「年」字有平行緊密分佈的四筆橫向筆畫,同樣展現了精妙的變化。第一橫起筆處與簡化的撇畫連在—起,形態粗短,第二橫長一些,第三橫最短,第四橫又伸長,形成「短—長—短—長」的節奏變化。字中的兩個

長橫,又體現出運筆的輕重變化。「蓋」字橫畫亦多,第一、二橫畫長短相差不大,運筆有細微變化,第三橫左端與上方兩橫齊頭,右邊伸出,成為主筆,使整個字形顯得非常寬博。

這也是《石門銘》整體風格特徵之一。

(2)豎畫。豎畫在整體氣勢表現方面有關鍵作用,同樣也要時時體現出變化。圖三中「中」字豎畫為懸針法,筆畫勁挺,力度飽滿,使整個字顯得風骨凜凜。「千」字豎畫為垂露,略帶波折,蓋為風雨侵蝕之故,臨摹時不必照搬。「幸」字豎畫略具弧度,使整個字形左右不對稱;字中長橫畫稍作彎曲,化險為夷。

當字中有兩筆以上豎畫時,必須注意變化。圖四中「而」字豎向筆畫較多,兩邊筆畫收縮,突出中間兩筆。中間兩筆一以撇畫出現,一以懸針方式出現。字中豎畫特別多的情況下,更要突出不同的筆法特徵。圖四中「卅」字的三個豎向筆畫,長短、欹正和運筆輕重各不相同。

圖四中「肇」字豎畫出鉤是—種特殊變化之法。《石門銘》中多長鉤。就此字造型而言,「戈」部鉤畫儘力伸展,字形有偏右的運動之感,順勢將原本自然垂筆豎畫出鉤,形成自右向左的運動勢流,從而保持了整體字形上的平衡。由此可見,《石門銘》在筆畫處理上是頗具匠心的。

3.撇捺。從總體上來看,《石門銘》撇捺畫較為舒展,使整體字形顯得氣勢開張,非常大氣。相比之下,撇畫比捺畫變化要多一些。

(1)撇畫。圖一中「余」字左部撇畫為首筆,純粹中鋒行筆,右部捺畫儘力伸展,字形顯得很寬博。「饒」字左部與「余」字一樣,但撇畫已為「蘭葉撇」,起筆處飽滿,下端漸細,筆勢飛動。「功」字撇畫較為粗重,起筆方整,迅疾有力,使左右兩部分團成—氣,乃字中的關鍵筆畫。「冗」字撇畫為典型碑體形態,尤其筆畫末端行筆,臨摹時切忌一帶而過,要做到萬毫齊力,而且一定要送到位,提筆出鋒不能太快,要控制好速度,才能使筆畫顯得飽滿有力。

圖二中「假」、「仗」二字單人旁撇畫形態接近,弧度較長,運筆一波三折。雖然近似,起筆處仍存在細微之變:「假」字單人旁的撇畫露鋒起筆,收筆漸細;「仗」字單人旁撇畫起筆正方,收筆戛然而止,給人擲地有聲的感覺。「硐」、「始」二字偏旁中撇畫與以上所列「蘭葉撇」形態正好相反,自起筆至收筆處逐漸變粗。《石門銘》中存在一些較為特殊的撇畫形態。

圖三中「才」字撇畫粗壯有力,運筆逐漸加重,頓筆而出,顯得十分飽滿。「夷」字撇畫出鋒平出,調鋒時不能形成太明顯的圭角,一定要自然些。「銘」字撇畫出鉤,使左右兩部分團成一氣。「夏」字兩撇畫有細微變化。第一撇收筆處反向頓筆而後稍挫再提筆,第二撇頓筆后即收筆,雖說變化細微,卻尤見神采。

(2)捺畫 圖四中「殊」字捺畫短而有力。從形式上來看,此畫上下兩端幾乎等寬,但仍要注意行筆變化,銳角出鋒。「矣」字為直捺,較為常見,切忌寫成上下一般粗,要注意筆畫漸行中的變化。「之」字為平捺,雖沒有明顯的重按動作,但不可過於均勻,臨摹時要注意捺畫中一波三折的「小動作」。「攀」字為反捺,收筆乾脆利落,沒有明顯的回鋒動作,挫鋒而出,戛然止筆。

4.鉤畫。一般認為,魏碑多長鉤,且較粗重,其實並不盡然,留心《石門銘》碑刻,可見鉤畫的多種變化。

圖一中「民」字疏密對比極為強烈,左上方筆畫收緊,斜鉤筆畫伸出。如果鉤畫短,整個字形重心會失衡,因而鉤畫寫長有平衡整個字形重心的作用。「將」字右部的鉤畫平鉤而出,托住粗重的點畫。如果鉤畫短促,則點畫必將失衡。由此處可獲得啟示:運筆中,上一筆關乎下一筆,要時刻把握全局,不能孤立地處理筆畫,否則就很難求得整體的和諧之美。

圖二中「載」字「戈」部鉤畫行筆方向自右向左,使全字氣息內斂,同樣也起到平衡整個字形的作用。「思」字有異曲同工之妙。其「心」字底的出鉤同樣自右向左,使上下兩部分氣脈連貫,此乃以不變應萬變之法。

圖三中「奇」字出鉤比較舒緩,筆畫粗細較為均勻,臨摹時不能寫得太死板。「穹」字末筆出鉤與「奇」字不同,形成一圓一方的對比。此字出鉤較方且重,但在1臨摹時千萬不要形成圭角。

圖四中「閣」字出鉤則完全不同,筆畫圓轉,長鉤而出,形成半包圍之勢,托住「門」框內的「各」部。「代」字鉤畫粗壯雄偉,顯得氣勢非凡,運筆上要注意力送毫端,這樣才能收到寬厚沉雄的效果。

任何規律皆非絕對。一般說來,魏。碑中多長鉤,但也有例外。圖五中「絕」字「色」部鉤畫較短,鉤畫形態為三角形狀,接近後世唐楷筆法,與字中其他細線條形成鮮明對比。「已」字末筆幾乎不出鉤,只在筆畫收筆末端有稍許暗示,顯得意味深長。


6月21日 19:00

吳繼宏老師 書之仙品——《石門銘》

第三節 臨摹與示範

即將開課

詳情如下

第一節1元試聽

【報名諮詢】

掃碼直接進入墨池公眾號獲取報名鏈接

如有疑問可諮詢您的課程專員:小玉(微信:mochilupan)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