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G,騰訊的OMG

江湖上有個段子,是這麼說的。

有一家公司叫OMG,有一家公司叫騰訊。OMG是OMG,騰訊是騰訊。

把騰訊的一個事業群(OMG全稱是online media group)看成獨立的一家公司,這個梗不在圈子裡的人,是很難接到的。但在圈子裡的人,都會發出會心一笑。

OMG和騰訊的遊離,自成體系封閉運作是表象,是結果。最關鍵的是,OMG一直以來奉行的理念,其實與騰訊「產品主導」並不契合。

OMG奉行的是:標準傳媒業的內容主導。

這兩者,有何本質的區別?

我的父母都是近乎一生奉獻給傳媒事業的。

我記得小時候家裡客廳里有一幅對聯: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

我倒不是說這十個字有什麼不對的,我想說的是,它暗含了一個傾向,我稱之為「傳者本位主義」。

Advertisements

傳媒業的人,很講究這點:我們編髮你們應該看的內容。

請注意「應該」這兩個字。

這和百年以降的「啟蒙」有關。

即便是立場傾向態度有著極大裂痕的環球時報與老南方,他們只是觀念不同,但「我們編髮你們應該看的內容」這一點上,並無二致。

這就叫內容導向。

這就叫傳者本位主義。

這其實是數百年來傳媒(無論是左中右)奉行的一個傳統。

傳媒業文人扎堆,文人通常有精英的情結,引領潮流的思維,俯瞰芸芸眾生的姿勢,一點都不奇怪。

騰訊是一家產品導向的公司。

什麼叫產品導向?

其實就是:消費者本位主義。套用到內容業態里,應該是:受者本位主義。

受者本位主義的理念並不是「我們編髮你們應該看的內容」,而是「我們編髮你們喜歡看的內容」。

應該,喜歡。

Advertisements

就這兩個字的差別,但天壤之別。

我一直認為,在移動端接過百度李彥宏衣缽的,是頭條的張一鳴。

而百度,在06-07年,便已經顛覆了新浪陳彤為代表的門戶。

門戶依然是有傳者本位傾向的,哪一條東西可以放首頁,哪一條東西放頭條,有著編輯或編輯部的價值觀在裡頭。

但百度並沒有。

有一陣子,IT評論圈喜歡批評百度沒有價值觀。但從搜索的角度講,它的確不需要什麼價值觀。或者說,它唯一的價值觀就是:用戶用最快的速度得到了ta需要的內容——注意,不是ta應該得到的內容。

頭條亦然。

在一次財經雜誌對張一鳴的專訪中,後者親口說:頭條沒有價值觀。

或者說,用戶喜歡看什麼,就是頭條的價值觀。

這是一個相當標準的產品導向、受者本位的思維。

騰訊這一次對OMG的大折騰,其實是蠻耐人尋味的。

如果是OMG自己折騰,倒是容易理解。畢竟,對頭條不服,拉開陣勢要懟一下,是很自然的事。

但這次大折騰,並不是OMG自發的,而是來自騰訊總部。

這裡的耐人尋味之處就在於:事實上,騰訊的微信平台上已經聚集了中國可能最好的內容生產者群體,為什麼還要讓OMG拚命去衝鋒,構建一個新的內容生態?

難道只是要懟一下今日頭條么?

陰謀論倒是不缺。我自己也有。

比如這一個,畢竟騰訊是干過把成立了殺貓打狗指揮部的易訊,最後和京東換股了事的事。

但或許我更傾向於這樣理解:OMG,必須是騰訊的OMG,要將這個偏離產品導向的事業群,納入到騰訊整體的產品導向思維上來。

這是鐵了心要干傳播渠道的節奏。

傳播渠道的核心,就是兩個字。

分發。

我和騰訊的一位朋友交流時,他提到,頭條這種挖掘用戶喜歡看什麼然後推送的演算法分發,容易形成信息繭房。

持同樣看法的人,不是只有他一個。

但我不以為然。

我覺得,如果頭條真能完成信息繭房,它的技術已經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試舉一例。

張三關心美國大選問題——這個叫興趣屬性。頭條今天的技術可以做到,如果張三用了一陣子頭條,它完全可以命中到這個興趣點,推送美國大選的文章給到張三。

但有趣的事是這樣的,張三其實骨子裡是支持希拉里的,他特別討厭站在特朗普那一頭的內容——這個叫觀念屬性,以我的觀察,頭條今天的技術,並不能有效命中張三的觀念。

結果是:張三看了蠻多與他觀念不符的內容。

他恨恨地想:一點都不準嘛!

這哪裡構得成什麼信息繭房!

對於一個產品的用戶,有三個維度可以挖掘。

社會屬性、興趣屬性、觀念屬性。

前兩者今天幾個巨頭的技術都已經基本完善,即便是到了17年才打算重注入場的百度,這方面的技術儲備,並非乏善可陳。

但觀念屬性,從目前來看,大概也就是搞社交分發的微信微博,或許能挖掘一二:用戶會轉發,轉發時如果強烈反對,通常會在轉發語中寫出來:什麼狗屁東西。

但內容客戶端就缺乏這個數據。用戶會轉發頭條的東西,並寫出ta的觀念,但可惜,ta轉發到的場域是:微信,或者微博。

一旦能有效命中用戶的觀念屬性,這才叫「我們編髮/推送了您喜歡的內容」。

這裡,依然有足夠的空間,讓後來者施為。

只是

我們離信息繭房,還有多遠呢?

—— 首發 扯氮集 ——

版權聲明 及 商業合作

作者執教於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設計學院,天奇阿米巴創投基金管理合伙人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