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溪心法》的經絡證治一:明經絡——增補十二經病候

各大應用商店搜索下載 「中醫智庫」 App,獲取更多中醫知識、養生食療方、名家醫案。

朱丹溪(1281—1358 年),諱震亨,字彥修,學人 尊之曰丹溪翁,祖籍居平陵,至晉永興中,始遷今婺之義烏,為元代傑出的醫學家。《丹溪心法》是由其弟子戴元禮、趙以德、劉淑淵等整理朱丹溪之心得, 是一部比較全面反映朱丹溪臨床治療經驗的醫學 著作,該書以內科雜病為主,兼及其他各科,理法方葯兼備,對經絡的認識也有獨到的見解,茲就其對 經絡學說的貢獻作一初步探析。

丹溪心法

1 明經絡——增補十二經病候

朱丹溪對於經絡的認識上,窮研《素問》之旨、 洞參運氣之機,在《靈樞·經脈》篇闡述了十二經脈 的循行與病候的基礎上,提出「十二經見證」,對十二經脈病候做了增補,充實了經脈病候學的內容。 如《丹溪心法》足太陽膀胱經見證增加「小腹脹痛、 按之欲小便不得、肌肉痿」等癥狀,明確了小便不利、肌肉痿與足太陽膀胱經有關,為後世從膀胱經 論治小便不利及對「治痿獨取陽明」的再認識,治痿應該兼顧太陽、少陽,臨床上治療下肢痿證和癱 瘓足三陽經穴協同選用提供理論依據。《丹溪心法》 足厥陰肝經見證增加「暴癢、頭痛、眩冒、轉筋、陰縮 兩筋攣」等證候,明確了暴癢、頭痛、眩冒、轉筋、陰 縮兩筋攣等與足厥陰肝經有關。朱丹溪認為「五志 七情過極,皆屬火也。火者有:曰君火,人火也;曰相 火,天火也」,肝經見證增加暴癢,可知暴癢與肝之 相火妄動有關,為後世對急性瘙癢多屬實證多與心 肝膽相關、從肝論治瘙癢的提出提供依據;肝為 風木之臟,其病多化風,眩冒與肝關係密切;肝主 筋,過陰器,與督脈會於巔,轉筋、陰縮兩筋攣、頭痛 等為肝的功能和經絡循行所在。朱丹溪對十二經脈 病候的增補,既符合中醫臟腑經絡理論,又切合臨床 實際,進一步充實了經脈病候學的內容,對於臨床治 療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Advertisements

下期:《丹溪心法》的經絡證治二:重診斷——歸納諸經合生證

馬嘯,呂福全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