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炎藥的副作用

消炎藥的副作用

1、消炎藥的副作用

現在我國的消炎藥品種眾多,每種消炎藥都有其自己獨特的副作用,下面就匯總在一起介紹一下。

1.1、胃腸道反應。這是最常見的消炎藥的副作用,主要表現為胃部不適,腹痛,腹瀉,噁心嘔吐等癥狀。

1.2、損傷肝腎功能。所有的藥物都要經過肝臟的代謝,最後經腎臟排出體外,因此所有的藥物包括消炎藥都會加重肝臟、腎臟的負擔,經常服用會損害肝臟、腎臟的功能,因此藥物不能亂服用。

1.3、損傷聽力。氨基甙類抗生素消炎藥的副作用之一就是具有耳毒性,損害聽神經,從而損害聽力,造成耳聾的疾病。這一類抗生素的代表就是慶大黴素、丁胺卡那黴素、鏈黴素、妥布黴素等。

1.4、影響兒童的骨骼發育。喹諾酮類抗生素會影響孩子的軟骨發育,影響兒童的骨骼生長,所以兒童禁用,這一類藥物的代表有環丙沙星、氧氟沙星等。

Advertisements

1.5、過敏反應。青霉素類和頭孢類抗生素容易引發機體出現過敏反應,甚至會引發過敏性休克導致死亡,一定要注意。

2、消炎藥的分類

消炎藥主要有非甾體類和甾體類。

2.1、非甾體類消炎藥中包括我們熟悉的阿司匹林,布洛酚,對乙醯氨基酚。

2.2、甾體類主要就是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藥物,代表性的就是強地松和地塞米松。

3、抗生素不等於消炎藥

抗生素不直接針對炎症發揮作用,而是針對引起炎症的微生物起到殺滅的作用。消炎藥是針對炎症的,比如常用的阿司匹林等消炎鎮痛葯。

多數人誤以為抗生素可以治療一切炎症。實際上抗生素僅適用於由細菌引起的炎症,而對由病毒引起的炎症無效。人體內存在大量正常有益的菌群,如果用抗生素治療無菌性炎症,這些藥物進入人體內后將會壓抑和殺滅人體內有益的菌群,引起菌群失調,造成抵抗力下降。日常生活中經常發生的局部軟組織的淤血、紅腫、疼痛、過敏反應引起的接觸性皮炎、藥物性皮炎以及病毒引起的炎症等,都不宜使用抗生素來進行治療。

Advertisements

發炎的癥狀有哪些

1、紅:是由於炎症病灶內充血所致,炎症初期由於動脈性充血,局部氧合血紅蛋白增多,故呈鮮紅色。隨著炎症的發展,血流緩慢、淤血和停滯,局部組織含還原血紅蛋白增多,故呈暗紅色。

2、腫:主要是由於滲出物,特別是炎性水腫所致。慢性炎症時,組織和細胞的增生也可引起局部腫脹。

3、熱:熱是由於動脈性充血及代謝增強所致,白細胞產生的白細胞介素Ⅰ(IL-1)、腫瘤壞死因子(TNF)及前列腺素E(PGE)等均可引起發熱。

4、痛:引起炎症局部疼痛的因素與多種因素有關。局部炎症病灶內鉀離子、氫離子的積聚,尤其是炎症介質諸如前列腺素、5-羥色胺、緩激肽等的刺激是引起疼痛的主要原因。

5、功能障礙:如炎症灶內實質細胞變性、壞死、代謝功能異常,炎性滲出物造成的機械性阻塞、壓迫等,都可能引起發炎器官的功能障礙。疼痛也可影響肢體的活動功能。

發炎的原因有哪些

1、生物性因子

細菌、病毒、立克次體、支原體、真菌、螺旋體和寄生蟲等為炎症最常見的原因。由生物病原體引起的炎症又稱感染。

2、物理性因子

高溫、低溫、放射性物質及紫外線等和機械損傷。

3、化學性因子

外源性化學物質如強酸、強鹼及松節油、芥子氣等。內源性毒性物質如壞死組織的分解產物及在某些病理條件下堆積於體內的代謝產物如尿素等。

4、壞死組織

缺血缺氧等原因引起的組織壞死是潛在的致炎因子。

5、免疫反應

免疫反應所造成的組織損傷最常見於各種類型的超敏反應:

I型變態反應如過敏性鼻炎、蕁麻疹。

II型變態反應如抗基底膜性腎小球腎炎。

III型變態反應如免疫複合物沉著所致的腎小球腎炎。

IV型變態反應如結核、傷寒等;另外,還有許多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潰瘍性結腸炎等。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