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仨的世界便已足夠——讀楊絳先生《我們仨》

楊絳(1911年7月17日—2016年5月25日),本名楊季康,江蘇無錫人。中國著名女作家、文學翻譯家和外國文學研究家。

楊絳是錢鍾書的夫人,世人敬稱「先生」,全因她學術造詣,而非是錢老的夫人。當然,她也是錢鍾書眼中最賢的妻、最才的女。

在楊絳先生去世那天,我正遇上一件事情,心中也自怔怔,腦海里反覆是她的那句話: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這句話給了我勇氣,我得以平靜的看待得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於是在噹噹網上買《我們仨》,竟然缺貨。又等了些時日,才得了這本。

一直以來,我特別尊重的兩對知識分子夫妻,一是楊絳夫妻,二是李銀河、王小波夫妻。所以讀完《我們仨》,我非常願意記錄下我的感受。

我買的這本《我們仨》是由三聯書店出版發行,排版漂亮,封面設計簡約,紙張觸感舒服,內容和形式達到頗高的統一。如果你的書櫃中還沒有一本楊絳先生的書,那這本倒是可以收了。

Advertisements

這本書的文字內容分了三部分,我最喜歡的是楊絳夫妻二人在劍橋求學的那段經歷。生活拮据但卻在讀書中心滿意足,在生活小事中自得其樂,實在是會過日子的一對人。

其中,讀書是他們生活的重中之重,是無可替代的快樂。試想,世界名著在手,順著歷史時間讀下來,抬眼是劍橋的樹,埋頭便是心愛的書,這樣的賞心樂事真是凡人難求。

求知而非學位,在當時的二老心中再明確不過,這份對知識的熱愛和尊重是我輩最該學習的。

我也曾想,若是還有機會到大學校園中讀書,那我必定如饑似渴,恨不得夜夜枕書眠。

對於這本書,如果我誇其文筆優美、內含氣節什麼的,那我真是太虛了,先生泉下有知也定然覺得噁心。實際上,書中的語言平實無奇,多是圍繞著三個人曾經的生活平鋪直敘,沒有什麼大智慧的隱喻,更沒有華麗的篇章。但是認真的讀者,一定能從每個富含情意的文字中,體會到楊絳先生對至親的深愛。

Advertisements

在先生的世界里,他們三人便已足夠。即便是遭遇的那些歷史時期,無非是讓他們增加了一些分離,一切的不平在相聚后便能釋然。所有的生活顛沛、政治運動、旁人雜議等等,到最後都不如和自己的至親更多的相伴。我想這是先生一個人在暮年時生出的感悟和遺憾吧!

這本書特別適合周末的時候伴一杯清茶讀就。即便外面驕陽似火,心中也會平靜如水。

是的,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