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社會貧富分化的根源

孔子和弟子在路過泰山時,遇到身穿孝服的女子在路邊啼哭,上前問她何故?女子回答說當地虎患嚴重,自己的公公、丈夫、兒子皆死於虎口。再問為何不搬出深山,遠離猛虎,女子答道,深山雖有猛虎,但沒有苛刻的暴政。

這段話說明,天災固然可怕,而人禍更可怕,其表現就是貧富分化。

貧富分化從表面上看是資源和財富分配不公的結果。換句話說,獲得財富的多少與自身工作能力和學歷,技術,人脈無任何關係,只與是否擁有社會財富的分配權有關。即使你沒高學歷,沒技術,沒顯赫的家世和人脈,只要你擁有了這個資源和財富的分配權,你想不富都難。你工作能力再牛,學歷再高,也只能說明具備創造財富能力,如果財富分配權掌握在別人手裡,自己獲得財富的多與少,取決於分配者的道德水平高下。如果他是嚴於律己,正直無私,他就會秉公處理,不徇私情,創造者自然毫無怨言;否則,就會徇私舞弊,貪贓枉法。如果碰上後者,創造者就會覺得做得越多,自己的財富不增反少,工作熱情也會降低。實際社會上後者有很多,碰得多了,人就會調整自己奮鬥方向,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在與分配者拉關係上,而不是發明創造等具體工作上。這是計劃經濟時期國有企業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導致職工工作沒積極性,領導決策失誤和浪費。除此之外,任何崗位和工作都會淪為擺設,只有欣賞價值而不具備使用和創造價值。這種華而不實的風氣和社會環境,還會塑造具有功利目的的關係型人,也會使評判人才能力的眼光和標準會發生問題,具體表現為:評價一個人的能力的決定因素並不是個體本身的水平和學識,而是體現在個體以外的其它因素。更看重物質因素,權力因素,關係背景。即是否會搞關係,就是現在人們常說的會做人,這種所謂的做人是建立在利、權的基礎上的做人,而非建立在德的基礎上的做人。單位內部所謂的能力和評定標準都是掩人耳目,真正起作用的是人際關係,實質是與領導的關係。難怪人們認為決定發展的是「生產關係」而不是生產力,是人際關係不是工作能力。

Advertisements

在這種社會風氣影響的後果就是務虛,拉關係的人會越來越多,務實的越來越少。而社會財富的增長的基礎是實業而非關係,人對財富的追求是無止境的,當生產力創造的物質財富,不能滿足更多靠關係生存的需求時,這部分人轉對社會底層人群的盤剝就會加劇,就會加劇貧富分化,甚至可能會激起民變,影響社會的穩定,爆發社會革命。

追究其本質,貧富分化的根源就是整體道德缺失。表面上看這是低水平生產力與眾多社會需求之間的不平衡,其本質是社會主流價值取向的失衡與偏離。只有正本才能清源。維護社會穩定,緩解社會矛盾,消除貧富分化,必須在努力提高生產力同時,大力提升全民族道德。從領導者做起,從我做起,從自身做起,從每個家庭做起,從老師做起,從學生做起,從幼兒園的孩子做起。才能徹底消滅社會差別,讓大家過上富足的生活,創造一個美滿的人間天堂是每一位有良知人的責任,而開啟天堂的鑰匙就在每個人的手中,是貧是富你自己說了算。

Advertisements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