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解曾國藩:不懂這兩點,一定成不了大事!

來源:微信公眾號「京博國學」(ID:jingboguoxue),目前品質最高的國學微信公號,貼近生活和時代的原創國學好文章,每天首發推送,歡迎關注。

曾國藩人生六戒,第六戒是「凡辦大事,以識為主,以才為輔;凡成大事,人謀居半,天意居半」。

小時候祖母曾經對我說「不怕不識字就怕不識事」,這是中國人幾千年總結出的智慧。

如果目標只是維持溫飽,那麼在條文規定和文件整理,也是曾國藩所說的「才」方面做的很出色,應該足夠實現目標;

如果目標是做一番事業,那麼眼光就不能被日常細節所拘泥,要思考一些方向性的東西,就是平常說的戰略,也是曾國藩所說的「識」,但是有了這個「識」就是否意味著一定能夠成功呢?

夫子曰「盡人力而制天命」,那還要看我們這個整個社會發展趨勢與「識」是否一致,儘管有時候「識」非常高明,但是與客觀環境不一致,亦不能夠成功。

Advertisements

「識」從屬性上還應該認定為智慧範疇,所以應該從第三爻與第四爻中尋找相關內容。

「天意」則屬於命運,則要從第五爻與第六爻進行尋找。

在易經中談到眼光的為「風地觀」卦,談到天意的為「水火既濟」卦。

凡辦大事,以識為主,以才為輔

易經第二十卦「風地觀」,第三爻:觀我生,進退。意為觀察自我的德性,以審定自己的進退。第四爻:觀國之光,利用賓於王。意為觀察國家的風光,利於做君王的賓客。

雖說以「識」為主,但是還離不開「才」的積累,「才」可以理解為一幅畫,只要按照畫中指示所走,一般能實現目的;而「識」是動態的,是四維的感覺,只有閱盡滄桑洗卻鉛華才能夠領悟人生真諦,才能夠真正體會什麼叫做「光陰似箭恍如隔世」,否則真的有種無病呻吟之感覺,這叫做「觀我生,進退」。

Advertisements

以自己人生經驗推及整個社會方能了解發展趨勢,就像《道德經》說的那樣「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才能做到「觀國之光」才能夠真正做到有「識」。

有人說中國宋朝如果不是北方少數民族入侵任期自然發展的話,可能我們早就進入資本主義社會。說明那個時期我們無論文化還是經濟,都可能甩出周圍國家好幾條街,可是我們不但輸給了沒有文字的金國人,而且還不吸取教訓,後來還輸給了創立文字時間不久的蒙古人。而且過了幾百年之後,同樣輸給了大清,據說當時大清唯一兵法就是內地的《三國演義》。

國際外交戰略的縱橫捭闔和戰場上的瞬息萬變,需要瞬間迸發的判斷力深深考驗領導人的智慧,而不是靠一兩篇文章所能夠決定,只有超常智慧才能夠做到這一點。

凡成大事,人謀居半,天意居半

易經第六十三卦「水火既濟」,第五爻東鄰殺牛,不如西郊之禴祭,實受其福。

意為:東邊的鄰國殺牛宰羊來舉行盛大的祭禮,還不如西邊鄰國能按時舉行虔誠簡單的時祭,西鄰「實在地得到上天神靈降賜的福分」。第六爻濡其首,厲。意為小狐狸渡河時弄濕了頭,有危險。

當今講到天意一般會被指責為迷信,但是事實上好多名人的成功,確實是因為客觀歷史條件給了他這樣一個機會,如果沒有資產階級思想的興起,怎麼可能出現拿破崙的叱吒風雲;如果一戰後,英美不是對德國非常苛刻,就是有一百個希特勒也不能夠利用德國人復仇心理發動二戰。

對於天意,只要用心體察即可,千萬不要什麼都往這方面想,畢竟命運不是我們所能夠自由控制的,自己控制不了的東西何必關注她呢?

我們所能夠控制只有自己主觀能動性,否則就像第六爻中說的那樣,「濡其首」,自己把自己弄迷糊了。

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利用周世宗病逝和皇家孤兒寡母的大好機會,發動「陳橋兵變」,開創大宋三百年基業。同時期在南方有個小朝廷南唐,在趙匡胤無論攻打北方北漢,還是攻打南方南漢,南唐都保持克制,採取坐山觀虎鬥態勢。直至北宋軍隊兵臨金陵城下,南唐後主還在佛堂念佛,指望佛主顯靈,期望天佑南唐,淪為千古笑談。

一加一等於二,能夠算出這個結果說明有「才」;但是能夠知道一加一在算錯的情況下不等於二,並編成段子說明你有智慧,有「識」;再高一層次,一加一在正確情況也不等於二的哥德巴赫猜想估計很多數學大家都曾經思考過,但是能否成功,則完全看「天意」。

來源:微信公眾號「京博國學」(ID:jingboguoxue),目前品質最高的國學微信公號,貼近生活和時代的原創國學好文章,每天首發推送,歡迎關注。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