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錦衣衛的服裝是叫飛魚服么?

導讀:錦衣衛的高檔人員有三種服飾:蟒服、飛魚服、鬥牛服蟒服蟒袍是一種皇帝的賜服,穿蟒袍要戴玉帶。蟒袍與皇帝所穿的龍袞服類似,本不在官服之列,而是明朝內使監宦官、宰輔蒙恩特賞的賜服。取得這類賜服被認為是極大的榮耀

錦衣衛的高檔人員有三種服飾:蟒服飛魚服鬥牛服

蟒袍是一種皇帝的賜服,穿蟒袍要戴玉帶。蟒袍與皇帝所穿的龍袞服類似,本不在官服之列,而是明朝內使監宦官、宰輔蒙恩特賞的賜服。取得這類賜服被認為是極大的榮寵。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補遺》卷二說:「蟒衣如像龍之服,與至尊所御袍相肖,但減一爪耳。」《元典章》卷五十八記大德元年(公元1297年),「不花帖木耳奏:'街市賣的緞子似皇上御穿的一般,用大龍,只少一個爪子。四個爪子的賣著(者)有奏(著)呵'。」說明四爪大龍緞袍(即蟒袍)在元初就已經在街市出賣。《明史·輿服志》記內使官服,說永樂今後(公元1403年今後)「宦官在帝擺布必蟒服,……綉蟒於擺布,系以鸞帶。……次則飛魚……。單蟒面皆斜向,坐蟒則正向,尤貴。又有膝襕者,亦如曳撒(據《碎金》稱作曳撒),上有蟒補,當膝處橫織細雲蟒,蓋南郊及山陵扈從,便於乘馬也。或召對燕見,君臣皆不必袍而用此。第(但)蟒有五爪四爪之分,襕有紅、黃之別耳。」這段記載可知,蟒衣有單蟒,即綉兩條行蟒紋於衣襟擺布。有坐蟒,即除擺布襟兩條行蟒外,在前胸後背加正面坐蟒紋,這是顯貴的樣式。至於曳撒是一種袍裙式服裝,於前胸後背飾蟒紋外,另在袍裙當膝處飾橫條式雲蟒紋裝修,稱為膝襕。

Advertisements

蟒服

飛魚服是次於蟒袍的一種盛大服飾。至正德間,如武弁自參(將)游(擊)以下,都得飛魚服。嘉靖、隆慶間,這種服飾也頌及六部大臣及出鎮視師大帥等,有恩賜而服者。

飛魚服

明朝賜予一品官員的官服,上綉虯屬獸鬥牛,故名。清納蘭性德 《淥水亭雜識》卷二:「明朝翰林官,五品多借三品服色,講官破格有賜鬥牛服者。」拜見《明史·輿服志三》。鬥牛服與蟒服、飛魚服,因服裝的紋飾,都與皇帝所穿的龍袞服類似,本不在品官服準則以內,而是明朝內使監宦官、宰輔蒙恩特賞的賜服。取得這類賜服被認為是極大的榮寵。鬥牛服是次於蟒服、飛魚服的一種盛大服飾。

麒麟服

鬥牛原是天上星宿,《晉書·張華傳》說,晉惠帝時,廣武侯張華見鬥牛之間常有紫氣,請知曉地理的雷煥去問詢,雷煥說是豐城寶劍之精,上徹於天,就讓雷煥為豐城令。煥就任,掘獄屋基得一石函,中有雙劍,刻題一曰龍泉,一曰太阿。乃一以送華,一以自佩。后張華被殺,劍忽不見。雷煥身後,其子持劍過延平津,船至江中,劍忽躍出,墮水。但見二龍蟠縈有文章,水泯警沸,所以失劍。明代鬥牛服為牛角龍形。《天水冰山錄》記載著從嚴嵩家抄沒的產業名錄,其中有五爪雲龍過肩妝花段(緞),各種色彩材料的蟒龍紋衣料。如蟒龍補、過肩蟒龍。蟒、蟒補、過肩蟒、過肩雲蟒、百花蟒;鬥牛、鬥牛補、鬥牛過肩、鬥牛過肩補;飛魚、飛魚補、飛魚過肩、飛魚通袖等各式衣、圓領、袍、襖、女衣、女袍、女襖、女披風等裁縫和織裁縫料,即依照裁縫樣式的構造裁片排料而織制的服裝匹料。明代鬥牛服在北京南苑葦子坑明墓、南京太平門外板倉村明墓、廣州郊區明墓均有什物發現。

Advertisements

鬥牛服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