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觀下安徽省壽縣過年習俗,與你們老家過年習俗有什麼不同

我國土地遼闊,一方水養一方人,各地的風俗習慣當然會有所不同,春節過年也是如此,那麼安徽壽縣過年具體有什麼習俗呢?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下,歡迎大家閱讀。

壽縣三月十五廟會

壽縣春節習俗頗多,進入臘月,也屬農閑,家家戶戶都要腌制咸雞鵝,一面備節日待客之需,一面也把豐收的喜悅和對來年的祝福腌進濃濃的腊味。改革開放前經濟尚不寬裕時,群眾詼諧地說「不吃二兩豬毛不算年」。要知道由於腌制手法有異,家家戶戶臘菜的味道都是不的。「吃完臘八飯,就把年來辦」,上街趕集的群眾更多起來。過後十來天就要「掃塵」,「要想發,掃十八;要想有,掃十九」,家中里裡外外打掃一新,規整利落,人們心裡也更加敞亮起來,大多數人家整個春節的準備工作到此至少已經完成一半。

Advertisements

壽縣咸鵝

臘月廿三過小年,俗稱「祭灶」,安徽其他地區也有廿四過小年的,長年在外的人們多在此前回家團圓,這一天要祭灶王爺,吃白面、麥芽糖製成的祭灶糖,大塊厚過月餅,小塊狀如彈珠,寄意請灶王爺回天庭向玉帝多說好話,以求家庭來年殷實,大吉大利! 另外過小年要吃麵條,麵條又叫錢串子,吃了來年可以發財。

農村的集市

到了大年三十要門對子(春聯),門前子,據說貼了門對子后,要債人當年欠債就不能再去要了,只有等到來年去討債。在壽縣,大年三十一天全家誰也不準吃早飯和午飯,只准吃一頓年夜飯,年夜飯吃的越早越好,有的下午兩三點就開始放鞭炮吃年夜飯了。吃年夜飯,必須要有一盤鮮魚,但這盤鮮魚任何人不準吃(意味著年年有餘),只有過完大年初三才能動筷吃這盤魚,人人都要吃上一口。吃年夜飯時不準說話(意味著埋頭大發財),吃年夜飯一定要留點飯在碗中。過去農村都喂牛,年三十還要盛一盆米飯喂牛。

Advertisements

農家製作的圓子

年初一、初二、初三,四天不許重新開鍋做飯,這也是壽縣當地一特色的年俗。所以,大年三十晚間的每家年夜飯做得很多,有的家庭鍋能做多少飯就做多少飯。而且初一有扁食(餃子)習俗。

壽縣年夜飯的腊味

大年三十的年夜飯,做得也很有特色。所有人吃罷年夜飯後,年齡最長者將剩下的飯盛出,然後在灶上慢慢烹制鍋巴,大約半個多小時后,一個整體鍋狀的鍋巴就新鮮出爐了。這時,老人虔誠地用雙手將它放在稻屯上(任何人不準吃),意味著來年大豐收。

燃放煙花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