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簡史,從智人到智神》by(書摘君)

2012年,全球約有5600萬人死亡,其中62萬人死於人類暴力(戰爭致死12萬,犯罪致死50萬)。相較之下,自殺的人數有80萬,死於糖尿病的更是有150萬。 現在,糖可比火藥更致命。

如果普京繼續在位90年,你覺得如何?再想想,如果人本來就會活到150歲,那麼在2016年,掌控莫斯科的還會是斯大林,138歲,老當益壯;毛主席,123歲,年富力強;英國女王伊麗莎白還是公主,等著從121歲的喬治六世手中繼承王位,至於她的兒子查爾斯王子,可能得等到2076年才能繼位。

伊壁鳩魯把幸福快樂定義成至善的時候,就曾告誡弟子,快樂是件辛苦的差使。僅有物質成就,並不能讓我們長久感到滿足。事實上,盲目追求金錢、名譽和歡愉,只會讓我們痛苦不堪。舉例來說,伊壁鳩魯就建議吃喝要適量,性慾也要控制。從長遠來看,深厚的友誼會比一夜狂歡讓人更快樂。通往幸福快樂的道路其實暗藏艱險,伊壁鳩魯則規劃出整套倫理上的行為準則以作為引導。

世界上可能有一千種事情會讓我們憤怒,但憤怒不是什麼抽象的概念,而是身體裡面溫度升高、肌肉緊繃的感覺,這才是憤怒的真相。我們說「怒火中燒」的時候,確實是有些根據的。

知識如果不能改變行為,就沒有用處。但知識一旦改變了行為,本身就立刻失去意義。我們擁有越多數據,對歷史了解越深入,歷史的軌跡就改變得越快,我們的知識也過時得越快。

歷史學家研究過去不是為了重複過去,而是為了從中獲得解放。

人們之所以不願改變,是因為害怕未知。但歷史唯一不變的事實,就是一切都會改變。

人類有99%的決定,包括關於配偶、事業和住處的重要抉擇,都是由各種進化而成的演算法來處理,我們把這些演算法稱為感覺、情感和慾望。

如今人類完全主宰地球,並不是因為單個人比單個黑猩猩或狼更聰明,或是手指更靈巧,而是地球上只有智人這個物種能夠大規模而靈活地合作。

歷史已經提供充分證據,點出大規模合作的極端重要性。勝利幾乎永遠屬於合作更順暢的一方;這不只適用於人與動物的爭鬥,也適用於人與人之間的衝突。因此,羅馬之所以征服希臘,不是因為羅馬人的腦子更大或製造工具的技術更先進,而是因為他們的合作更有效。縱觀歷史,紀律嚴明的軍隊就是能擊敗散兵游勇,志同道合的精英就是能主導無序大眾。

研究指出,不論是朋友還是敵人,智人能夠真正熟識的對象不超過150人。不管人類靠什麼打造出了大規模合作網路,總之絕不是僅靠個人熟識而已。

在最近的另一項實驗中,靈長類動物學家弗蘭斯·德瓦爾(Frans de Waal)將兩隻卷尾猴關在相鄰的籠子里,兩隻都能看到對方的一切活動。德瓦爾和同事在每個籠子里都放了一些小石頭,訓練這些猴子把石頭交給研究人員。每次猴子拿一塊石頭給他們,就會得到食物。一開始的獎勵是一片黃瓜。兩隻猴子都高高興興地把黃瓜吃了。幾輪之後,德瓦爾進到實驗的下一個階段。這一次,第一隻猴子交出石頭,得到的是一顆葡萄。葡萄可比黃瓜美味多了。但第二隻猴子交出石頭的時候,拿到的卻仍然是一片黃瓜。這隻猴子之前拿到黃瓜還很高興,但現在卻火冒三丈。它拿到黃瓜之後,先是難以置信地看了一會兒,接著就怒氣沖沖地把黃瓜丟向科學家,開始跳來跳去、大聲尖叫。它可不是什麼好惹的角色!

所有的大規模人類合作,到頭來都是基於我們想象的秩序。這一套又一套的規矩,雖然只存在於我們的想象之中,我們卻會認為這就像重力一樣真實而不可侵犯。「向天神獻上十頭牛,就會下雨;孝順父母,就會上天堂;如果不相信我說的話,你就會下地獄。」只要智人住在相信同樣一套故事的地方,就會遵守一樣的規矩,於是不僅很容易預測陌生人會有什麼行為,也很方便組織大規模合作的網路。

朝鮮與韓國之所以如此不同,並不是因為平壤居民和首爾居民基因不同,也不是因為北邊氣候較冷,山較多,而是因為南北雙方相信的是截然不同的兩套故事。

到了21世紀,虛構想象有可能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力量,甚至超越自然選擇。因此,如果我們想了解人類的未來,只是破譯基因組、處理各種數據數字還遠遠不夠,我們還必須破解種種賦予世界意義的虛構想象。

你真的覺得,和農民大談E=mc2(愛因斯坦質能方程),就能讓他們對你佩服得五體投地嗎?如果你真這麼想,歡迎現在買張到阿富汗或敘利亞的機票,在那裡好好施展你的才華。

人類的童年都有自我專註的特徵。不論什麼宗教或文化,兒童都會認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對其他人的處境和感受興味索然。正因為如此,父母離婚對兒童會造成莫大的創傷。

公司、貨幣和國家,都只存在於我們的想象之中,是人類發明了這些概念,好讓它們為人類服務;為什麼最後反而是人類為這些概念服務,甚至犧牲性命呢?

常言道,「天助自助者」,這等於兜了個圈子告訴我們:根本沒有上帝,但是信仰上帝能夠激勵我們自己去做某件事,並將之作為一種助力。以抗生素為例,就算人不自助,抗生素也能助人,這可和上帝相去甚遠,因為不管你相不相信抗生素,它就是有療效。

宗教最在乎的其實是秩序,宗教的目的就是創造和維持社會結構;而科學最在乎的則是力量,科學的目的是通過研究得到力量,以治療疾病、征伐作戰、生產食物。就個人而言,科學家和神職人員可能很在意真理;但就整體而言,科學和宗教對真理的喜好遠不及秩序和力量。因此,兩者一拍即合。對於真理毫不妥協的追求,其實是一次靈性之旅,在宗教或科學機構之內卻很少見。

現代性」就是一項交易,所有人都在出生的那天簽了契約,從此規範了我們的生活,直到死亡。很少有人能夠撤銷或超越這份契約,這份契約決定了我們吃什麼、做什麼、想什麼,也決定了我們住在哪裡、愛什麼人,甚至如何死亡。

事情一直發生,一個接著一個。現代世界並不相信目的,只相信原因。如果要給「現代性」安個座右銘,應該會是「壞事總會發生」。

只要能找對方法,我們就能為所欲為。除了自己的無知之外,沒有什麼能限制我們。

具體而言,現代生活就是在一個沒有意義的宇宙里不斷追求更多的力量。現代文化的力量是史上最強的力量,而且還在不停研究、發明、發現與增長。同時,現代文化也比以往任何文化感受到了更大的存在性焦慮。

對於證券交易所來說,流行病就是商機。

傳統觀念把世界看成一塊大小固定的餅,隱藏的假設就是世界上只有兩種資源:原材料和能源。但事實上,資源有三種:原材料、能源和知識。原材料和能源取之有盡,用得越多,剩下的就越少;但知識卻是不斷增長的,用得越多,反而擁有越多。而且,隨著知識的不斷增長,還能帶來更多原材料和能源。

科學革命打破了人類這種天真的信念,科學最大的發現正是讓人類發現了自己的無知。人類發現自己對這個世界所知竟如此之少,就突然有了很好的理由要去追求新知,開啟了用科學推動進步的道路。

人文主義的主要訓誡:為無意義的世界創造意義。

中世紀的神父彷彿和上帝有一條熱線,能夠為我們分辨好壞,但現代的心理治療師只會幫助我們觸及自己內心的感覺。

中世紀將婚姻視為由神授予的聖事,神同時授權父親依據自己的願望和利益,為孩子安排嫁娶。於是,婚外情等於明目張胆地同時挑戰了神權和父權。不管這對戀人怎麼想、有什麼感覺,都是一種不可饒恕的罪過。今天,人們因為相愛而結婚,而這種關係的價值來自他們的個人感受。

現代人對婚外情的看法各有不同,但無論立場如何,理由都會比較偏向於人的感受,而不會基於《聖經》或上帝的訓誡。人文主義告訴我們,只有這件事讓人感覺不好,才有可能是件壞事。謀殺之所以是錯的,並不是因為有什麼神曾說「不可殺人」,而單純就是因為這會讓被害人與其家人、朋友十分痛苦。偷竊之所以是錯的,並不是因為有什麼古籍說過「不可偷盜」,而單純就是因為如果有人失去財產,會感覺不開心。如果某個行為不會讓任何人感覺不好,就等於沒錯。

在自由市場上,顧客永遠是對的。

人文主義政治:選民能做出最好的選擇。

人文主義經濟:顧客永遠是對的。

人文主義美學:看的人覺得美,就是美。

人文主義倫理:感覺對了,就做吧。

人文主義教育:為自己想。

塑造歷史的,往往是一小群向前看的創新者,而不是向後看的大眾。

21世紀的主要產品將會是人的身體、大腦和心智,懂得與不懂如何進行這些大腦及身體工程的兩種人,彼此的差距將遠遠大於狄更斯的英國和馬赫迪的蘇丹。事實上,還會大於智人與尼安德特人之間的差距。在21世紀,搭上列車,就能獲得創造和毀滅的神力,留在原地,就面臨滅絕。

人文主義長期崇拜人類的生命、情感及慾望,於是人文主義文明希望讓人有最長的生命、最大的幸福、最強的力量,也就不足為奇。

現代人類已經患上「錯失恐懼症」(Fear Of Missing Out,FOMO),總在擔心自己錯過了什麼;雖然手中的選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但選了之後又很難全心全意對待。

真正感情好的朋友會比較有耐心,不會急著找出解決方案,而是會聆聽你的憂慮,給你時間和空間,好讓種種矛盾的情緒和折磨人的焦慮一一浮現。

——尤瓦爾·赫拉利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