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為什麼遷都北京?揭朱棣遷都北京的真相

請點↑↑↑ 北京衛視 ↑↑↑關注↑↑↑ 歡迎關注《北京衛視》官方賬號

《檔案》播出時間:每周一至周三晚2316

北京通州區的皇木廠村有一棵古樹,600歲的槐樹!這棵樹見證了北京城的興建。

朱棣為何在南京總做惡夢

公元1403 年1月23日,中國農曆癸未年,大年初一。從這一天起,明王朝建文這個年號將被歷史塵封,取而代之的,是大明朝第三個皇帝朱棣,正式啟用永樂作為自己的年號,這一年為永樂元年。

朱棣改年號為永樂的時候,明朝的首都並不是在北京,而是在應天,也就是今天的南京。而北京城在當時的版圖上,還只是朝廷的一個布政司,叫做北平。

但朱棣對北平的感情非同一般,11歲的時候朱棣被封為燕王,從此就一直生活在北平這座城市,可以說北平算是朱棣的故鄉,人城之間的感情之深,可想而知。

Advertisements

深到什麼程度呢?改年號之後不到半月,永樂元年的正月十三,朱棣在朝堂之上,接見了禮部尚書李至剛。據史書記載,正是在這次會面中,李至剛提出了一個建議。他說,我以為北平這個地方,是皇上承運龍興之地。應該遵循太祖高皇帝,另設一個都城的制度,把北平立為京都。永樂皇帝當即非常高興地答應了下來,隨後便昭告天下,將北平升為北京,作為王朝的第二個京都。

曾經在北方生活多年的永樂皇帝,似乎是越來越不喜歡住在南京,除了對南方自然環境的不適應,想必更多的,是脫不開心理上的負擔。此時的朱棣,作為一個從侄兒手中奪取皇權,剛登大極的皇帝,建文帝舊臣的公開反對、殺人過多的惡名、猝不及防的刺殺……他面臨太多棘手的問題。

更讓他感到不安的是,攻入南京城時,他的侄兒建文帝就在一場大火中神秘失蹤,生死不明。儘管他按天子禮儀,給這位侄兒舉行了隆重的葬禮。但建文帝「死不見屍」這件事,始終是朱棣最大的一塊心病。

Advertisements

南京城裡,這位永樂皇帝經常做惡夢,此時,他或許更加強烈地開始懷念他的故地,北京。

很快,在永樂元年的5月份,一次臨朝時,朱棣對大臣們說,北京是我舊時的封國。有國社國稷,將實施國都的禮治。然而皇帝的建議,卻遭到了大臣們的激烈反對。從那以後,朱棣謹慎了很多,他開始以迂迴而秘密的方式,為遷都進行系統而縝密的準備。

朱棣如何秘密謀划遷都?

那麼朱棣都做了什麼樣的準備呢?《明史》卷六,本紀第六,成祖二中,上面有這麼一段記載:「甲戌,徙直隸蘇州等十郡、浙江等九省富民實北京」。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在永樂元年的農曆八月,很多南方,尤其是江浙一帶比較富有的人,得到朝廷的指派,遷往北京。

背井離鄉?誰干啊?更何況還都是十郡九省的富人?這其中,當然是有背後的原因的——根據史書中明確記載,凡遷往北京者,均可獲得五年免繳稅賦的優待條件,這裡面的實惠,可是很大的。

於是,自公元1403年起,在由北平剛剛改稱為北京的這座都城之中,突然「充實」進了很多來自江浙等地的南方人,他們很快便在北京紮下根來,做起他們以往在南方所經營的生意,同時在北京的郊區,也多了很多農民開始墾荒種地,大規模的移民工程開始了。

儘管在史書中,並沒有明確記錄這些人是通過什麼樣的方式從江浙一帶長途跋涉來到北京的,但綜合一下移民的來源——蘇州等十郡、浙江等九省,再想想朱棣那麼火急火燎、但求最快的心情,一切,都指向了最有可能的遷徙途徑,那就是,京杭大運河。

永樂四年,公元1406年閏七月初五,南京的皇宮裡發生了一件讓朱棣高興的事。這一天的朝堂之上,以淇國公丘福為首的文武大臣請建北京宮殿「以備巡幸」。

「以備巡幸」,也就是說在北京建設宮殿並不是為了遷都,而是為了給皇帝巡視北京時有個住的地方,但這對於朱棣而言也是離他的目標大大地進了一步。

至於這個提議是出於永樂皇帝本人的暗中授意,還是大臣們自己揣摩上意的結果,誰也說不清。總之,結果自然是永樂皇帝非常愉快地接受了這個建議,而且顯得有些迫不及待。

眼下,就連建設宮殿的計劃都安排了下來:派遣大臣去四川、湖南、湖北(湖廣)、江西、浙江、山西監督開採木材、燒造磚瓦,並徵集在南京和京畿地區以及河南、山東、陝西、山西、鳳陽的駐軍,河南、山東、陝西、山西、南京和京畿各府的民工,第二年五月就到北京來上工。

一場浩大的工程,拉開了序幕。

為何說「先有皇木廠,後有北京城」?

有關北京城的建造,民間流傳著這麼一個俗語的模式,叫「先有…,後有北京城。」比如「先有蓮花池,後有北京城」、「先有後門橋,後有北京城」等等,而無論內容如何多變,那個「先有」的東西,一定和水系有關。

發達城市,必依水而建,具體到皇城北京,一個可以篤定的事實是:先有大運河,後有北京城,而如果再細緻一些的話,如果說「先有皇木廠,後有北京城」,也絕不過分。

永樂四年,朝堂之上,從決定要在北京建立一座宮殿開始,南下伐木的任務就已經啟動了,采木的官員經大運河南下,到浙江、湖廣等地採集木料,由於陸路運輸時間長、消耗大,這些從南方運來的木料,都是走水運,裝船經大運河運輸到皇木廠碼頭卸貨,並儲存在這裡,再經陸路運進皇宮。

而皇木廠村,就是因為曾是京城內外皇家建築所需木材的存放地,而得名的。

在運河沿線,不只有皇木廠村一個因運送皇家木料而得名的地點,被派往四川的工部尚書宋禮,曾經向皇帝描述過這樣一次大木出山的情景。有一天山洪暴發,一株大木順流而下,遇有巨石攔路,大木發出像雷鳴一樣的巨響,撞擊巨石。巨石裂開大木完好無缺。永樂皇帝聽后,嘖嘖稱奇,將發生這一故事的那座大山封為神木山。而那棵大木在經過運河輸送到北京后,存放在了哪兒呢?想必您也聽說過這個地名兒——神木廠。

神木廠、皇木廠,這些出現在北京大運河文化帶上的名稱,無一不在記述著皇城興起的歷程。根據史料記載,那些開採樹木的官員、工人,常常要出入南方的群山峻岭當中,尤其是開採楠木。

珍貴的楠木,多生長在原始森林的險峻之處,那裡常常有虎豹蛇蟒的出沒。官員和百姓們冒著危險進山采木,很多人丟失了性命。有人用「入山一千,出山五百」來形容采木的代價。

從北京的老城牆,再到故宮、天壇、頤和園等等皇家宮殿、園林,大量的建材,是通過京杭大運河而來。其中最著名的,當屬紫禁城太和殿中的漫地金磚以及72根大柱。明朝年間,這些大柱均為整根的金絲楠木所制,其中頂梁一根,高12米7,直徑1米06,令人驚嘆不已。只不過,很可惜,如今人們在太和殿中看到的柱子,雖然規制相同,但已不是明朝年間的原物。明清時期,太和殿曾四次毀於大火,雖然也有過多次修復,但最早使用過那樣名貴的樹木,終究還是再難尋覓了。

今天,我們在太和殿中看到的巨柱,其實都已是在清後期修繕時,用松木拼湊出來的了。回望永樂年間,如此經歷千辛萬苦運到皇木廠儲存,準備修築皇宮的良材,朱棣當然是格外上心。為此,他專門指派心腹官員坐鎮皇木廠,執行監督。而這個官員在皇木廠周圍種下了一百多棵國槐。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槐樹象徵什麼?

無數名貴木材眼前過,這位官員為何會對普通的國槐如此情有獨鍾呢?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槐樹象徵登科入仕,吉祥福瑞,有槐官相連的說法。而據說當年那位官員到任的時候,此地已有一棵自然生長的國槐。官員大喜,直接在這棵國槐的西邊建了一個三合院,作為居所,同時下令,在周邊廣種多載。

只不過,隨著時間的流逝,當年的百十株國槐,如今只剩下這一棵,陪伴著遷徙而來的民眾,紮根於此,同時,更見證著一批又一批的身價不菲的南方同宗,順流而來,又似匆匆過客,離開皇木廠,漂進都城,化身為那座偉大的宮殿,化為紫禁城。

皇木廠中無皇木,皇木廠中,如今也不見河。就在古槐的不遠處,人們只能從一段京杭大運河的古河道遺址上,去尋味當年的運河淵源。遺址旁邊,立有一碑,碑文有云:秦稱沽水,漢名潞水,唐曰潞河,金天德三年(1151年)始成運河,元代京杭大運河形成后,時叫白河,雍正四年(1726年)才謂北運河。元至明中期,此處為大運河北端張家灣碼頭區域,舳艫蔽水,帆檣林立,景象壯觀。

漕運和忽必烈有什麼關係?

原本夜色已深,元大都的皇宮中本該在一片黑暗中沉睡,可此時,宮中一個院子里卻有一個人正來回踱著步子,眉頭緊鎖。這是元世祖,忽必烈。

這個驍勇善戰的北方漢子,想當年率蒙古大軍橫掃中原,斬荊披棘、勢不可擋,沒有什麼能絆倒他。眼下,卻被最基本的吃飯問題難住了。

此時,北方地區所產糧食,根本無法滿足這個新王朝的需要,江南倒是盛產糧食,可河道不通,只能靠車輛陸路運來,費用損耗極大,長此以往,竟成了元帝國財政上一大負擔,照這樣下去,大元帝國遲早被活活拖垮。

怎麼辦?

由於當時江南到北京的一段還沒有直達的人工運河,忽必烈只好委派大臣招安了當時兩個著名的海盜,張瑄和朱清,走海運運輸糧食。這件事情由張瑄他們來干,確可謂遊刃有餘,效率極高而且成本也降低不少。

張瑄他們指揮運糧船隊從海上一直把船開到水淺無法航行之處才拋錨停航,卸糧裝車,此處距元大都陸路運輸只需一天路程。

這個地方,就是張家灣。它的名字,也正是忽必烈為嘉獎張瑄而誕生。

而這條由海上到內河航線的開通,進一步鞏固了元朝的統治。從此以後,南下北上的糧船、貨船、客船,都到張家灣換車換船,這裡也迅速發展成一個喧鬧、繁華的碼頭商業區,成為中國北方水陸交通樞紐。

當然,無論是海運還是內河運輸,其實都屬於漕運的形式。漕運這詞我們總聽,可它究竟是什麼?它可以說是一種重要的經濟制度,利用水道調運糧食的一種專業運輸。

天色漸暗,北京東四十條二十二號,幾處不起眼的矮房,點起了招引食客的大紅燈籠,精緻的裝修賦予了他們全新的使命,唯有一些標誌性的門牌,還顯示著這裡曾經的功能,糧倉。

南新倉是明清兩朝代京都儲藏皇糧、俸米的皇家官倉,明永樂七年,即1409年起建,至今也有600餘年的歷史了。南新倉現保留古倉廒9座,是全國僅有、北京現存規模最大、現狀保存最完好的皇家倉廒,也是漕運史的歷史見證。

而漕運的起源遠比南新倉的歷史早得多,從秦始皇北征匈奴時便開啟了漕運的歷史,隋唐大運河開通后,漕運的作用和地位愈加重要。到了元朝,開通京杭大運河,南方物資可直接運至通州,保證了北京此地政治中心地位的穩固。

張瑄首次指揮海運運輸漕糧至張家灣,是在至元二十二年,即1285年,七年之後,公元1292年,元世祖忽必烈下令修建大運河北京段的漕運河道,由通州直接進入大都。一年後,河道修通,元世祖將此河命名為「通惠河」,張家灣的作用也就愈加凸顯。

如果沒有整條京杭大運河愈加完善的漕運體系,也就不會有明朝時「漂來的北京城」一說,漕運的概念也由單純的糧食擴充到各種南來北往的物資,皇木廠等倉儲集散地,也越來越多地增添了人氣。

時至清朝前中期,漕運制度愈加細化、也愈加嚴格。漕糧運輸均由官府管理、軍隊押運,全國上下運軍水手就高達十萬之眾。大家熟悉的電視劇《漕運碼頭》,講的就是相關的故事。而拍攝地點,其實就在張家灣。

幾百年前的漕運什麼樣?

國家博物館有一幅畫《潞河督運圖》,從中可以穿越時空,看到幾百年前漕運的盛況。

從畫面上看,河道各種船只有的揚帆離岸,有的落帆停泊碼頭,拉縴的,卸貨的,推小車的,清晰可辨。岸上的古通州城內,倉庫、商號、酒肆林立,既有京東商貿中心的繁榮氣象,又有水陸教會樞紐、民生百態的真實寫生。

《潞河督運圖》中畫有官船、商船、貨船、漁船等64隻,官吏、商賈、船戶、婦孺、鹽坨雜役等八百二十餘人。洋洋洒洒地向我們展示了清朝乾隆年間,潞河漕運經濟、商貿及民俗的盛況,它也被譽為京杭大運河上的《清明上河圖》,足以見得它的偉大與珍貴。

潞河的稱謂源自今北京通州至天津塘沽的白河,白河古稱「潞河」。西漢在現在通州區東大約4公里處設立「路縣」,東漢時因「潞河」而改為「潞縣」,並一直沿用到遼國時。1151年,金海陵王滅遼遷都燕京后,取「漕運通濟」之意,在潞縣之西、現通州地區設置通州,后又將潞縣、三河縣劃歸通州管轄。

關於《潞河督運圖》這幅畫到底畫的是哪裡,長期以來,史學界存有爭議。有專家考證,《潞河督運圖》是從汪洋一片的張家灣畫起,經由通州東關大街之東側而北至通州稅課司衙門,反映的地區綿延十餘里。可也有人稱,這幅畫描繪的是天津的景象。

隨著歲月的掩埋,畫中情景究竟是何處,至今在史學界仍無最終定論。但無論描繪的是哪裡,這張畫卷都向我們展現了一派別樣的運河漕運的文化風貌。

正如坊間那句流傳很廣的說法,「一京二衛三通州」,「京」為北京,「衛」指天津,而與京津並列,突顯出了通州在大運河漕運文化中的顯赫地位。

「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相傳,這是乾隆皇帝往返京城江南之間時,眼見運河漕運盛況,脫口而出的感慨。對比《潞河督運圖》,好一派鮮花著錦,烈火烹油的紅火。只不過,自乾隆朝之後,漕運在清中後期逐漸走向衰落。張家灣,也慢慢地發生了改變。

在皇木廠村古河道遺址的石碑上,還寫著這樣一句話:在清嘉慶十三年以前,京杭大運河流經於此。也就是說,從清朝嘉慶十三年,也就是公元1808年開始,大運河就不再從這一帶流過了。這是什麼情況呢?

《光緒順天府志》,上面有這麼一段記載:「張家灣水道日淤,十一年,漕運暫由康家溝。十二年,濬(jun四聲)張家灣。十三年,水溜仍赴康家溝,河底低於張家灣丈余,水道已成,漕船遂不復由張家灣矣」。

這段記述說明什麼呢?原來,由於張家灣匯聚了多條水道,渾河的泥沙,北運河的衝擊,最終導致了一場災難的發生,運河在康家溝一帶衝出了另一條河道,而張家灣的舊河道被大量的泥沙淤平。

當地的人們當然不願就此放棄張家灣的漕運興盛,從第二年開始就嘗試各種方法,清理河道。但是於事無補,常年累月的淤積,張家灣一帶的河床已經高於分洪河道,在當時,著實沒有辦法補救,只能眼瞅著運河改道,從別的地方經過。只剩空蕩蕩的碼頭,留存著千帆竟過、百舸爭流的回憶。

時過境遷,幾百年前因為運河而興盛的這些地方,已經失去了它們的原始功能,但沿著大運河漂到這裡的人,卻形成了一個個聚落,世世代代地延續著「京門」生活。因運河而成長起來的村莊,也從未停止過發展的腳步。皇木廠村便是最典型的代表。

2020年,故宮博物院將迎來紫禁城建成600年,而皇木廠村的老槐樹也將迎來613歲的的大壽。它們看似獨立,卻又遙相呼應,被大運河文化這條紐帶緊緊地聯繫在一起。就在前不久,不知從哪裡「飄來」的種子,落腳在了皇木廠村,「老爺子」的樹榦上,長出了一棵新的枝芽。

運營人員: 周卉 MZ019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