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蜂產品飲食文化:蜂蜜酒!

中國釀酒歷史源遠流長,根據有關資料證明,釀酒起源於龍山文化時期,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

關於蜂蜜酒始見於公元前780年周幽王的宮宴中,是在「猿酒」的啟發下試釀成功的。《楚辭·招魂》(公元前278年前)「瑤漿蜜勺,實羽觴些」。「蜜勺」,即指蜜酒,是用蜜調和未經釀製的。隋唐時期開始用蜂蜜釀酒。唐代醫學家孫思邈(581~682)記了「葡萄、蜜等酒不用麴」的自然發酵法,還利用蜜酒健身和治病。孫思邈的門徒孟詵(621—713)在其《食療草本》中也闡述了蜜酒的食療價值,並利用其健身,他們都年老而不衰,孫思邈逾百歲,孟詵92歲逝世。

五代的游士張逸人,在湖南飲到一位崔姑娘釀製的蜂蜜酒,即興題詩:「武陵城裡崔家酒,地上應無天上有,雲遊道士飲一斗,醉卧白雲深洞口。」

Advertisements

北宋大詩人蘇軾(1037一l101)讚頌西蜀道士楊世昌善作濃的蜜酒,他得到其方,釀出美酒,曾作《蜜酒歌》:「西蜀道士楊世昌,善作蜜酒,絕醇釅。既得其方,作此歌以遺之。真珠為漿玉為醴,六月田夫汗流溉。不如春瓮自生香,蜂為耕耘花為米。一日小沸魚吐沫,二日眩轉清光活。三日開瓮香滿城,快瀉銀瓶不須撥。百錢一斗濃無聲,甘露微濁醍醐清。君不見南園採花蜂似雨;天教釀酒醉先生。先生年來窮到骨,問人乞米何曾得?世間萬事真悠悠,蜜蜂大勝監河侯。」還題詩:「巧奪天公木已新,釀成玉液長精神。迎賓奠道無佳物,蜜酒三杯一醉君。」秦(1049~1100)飲過他的蜜酒後,寫詩一首:「酒評功過笑儀康,錯在杯中毀萬糧。蜂蜜而今釀玉液,金丹何如此酒強。」

Advertisements

宋·葉少蘊《避暑錄語》卷上:「蘇子瞻在黃州作蜜酒不甚佳,飲者輒暴下,蜜水腐敗者爾,嘗一試之後,不復作。在惠州作桂酒,嘗問其二子邁過雲,亦一試之而止。大抵氣味以屠蘇酒二子語及亦自撫掌大笑,二方未必不佳,但公性不耐事,不能盡如其節度,姑為好事,藉以為詩。故世喜其名,要之酒非面櫱,何可以他物為之。若不類酒,孰若以蜜漬木瓜、楂、橙等為之,自可口,不必似酒也。劉禹錫傳信方,有桂漿法,善造者暑月極快,美凡酒用藥末有不奪其味,況桂之烈,楚人所謂桂酒椒漿者,安知其為美酒,但土俗所尚今欲因其名以求美亦過矣。」

南宋張邦基《墨庄漫錄》記載蘇軾在黃州釀製蜜酒法:「每蜜用四斤,煉熟人熱湯,攪成一斗,入好面曲二兩,南方白酒餅子米曲一兩半,搗細生絹袋盛,都置一器中密封之,大暑中冷下,稍涼溫下,天冷即熱下,一二日即沸,又數日沸定,酒即清可飲,初全帶蜜味,澄之半月,渾是佳酎,方沸時又煉蜜半斤,冷投之尤妙。

李杲(1180—1251)(食物本草》記載蜜酒治風疹、風癬方:「用沙蜜一斤,糯飯一升,面麴五兩,熟水五升,同入瓶內封七日成酒,飲之大效。」元代宋伯仁《酒小史》記載有蜂蜜酒。元代元貞元年(1295)遣學者周達觀去真蠟國(柬埔寨),將中國蜜酒的釀造法傳到國外。明代劉基《多能鄙事》卷一:「飲食類,蜜酒方,蜜二斤,以井水一斗,慢火熬至沸,雞羽掠去沫,再熬再掠,沫盡為度。桂心、胡椒,良姜、紅豆、縮砂仁各等分為細末,先於器內下藥末八錢,次下干麴末四兩,後下蜜水,用油紙封箬)葉七重,蜜固封。冬二十七日,春秋十日,夏七日熟。蜜酒又方:蜜四斤,水九升,同煮,掠去浮沫。夏候冷,冬微溫,入抽末四兩,酵一兩,腦子(豬腦髓)一豆大,紙七重掩之,以大針刺十孔,則去紙一重,至七日酒成。用木閣起,勿令近地氣。冬月以微火溫之,勿令凍。蜜酒又方:沙蜜一斤,煉過.糯米一升,蒸飯。以水五升。白麴四兩,同入器中密封之,五七日可漉。極醇美。

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引證了唐代孫思邈用蜂蜜酒治風疹、風癬等疾病,並記述了蜂蜜釀酒的方法。清代袁枚《隨園食單》記載應用蜂蜜酒。

喜歡這樣專業的文章嗎?那就點擊關注一下唄,明天才能看到更精彩的文章!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