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泊,是一味良藥

說到淡泊,人們總想到清苦的生活,其實,淡泊,不止於一種生活,更是一種心境,讓你在紛擾世界里走得更遠。

——國館君按

菜根譚里有一句話,說富貴子弟,往往不如貧寒之士堅守忠誠,身處廟堂的人,遇事不如山野之夫應對自如。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濃艷損志,淡泊全真」。

前半句話放在今日或許有失偏頗,但無論什麼時代,沉浸於追名逐利的人,往往容易被名利所困,守持初心的人,卻可在平淡里覓得自由。

平淡對得失,冷眼看繁華

淡泊,並不是反對追求名利,而是即使身處名利場,依然保持自我,坦坦蕩蕩,從從容容。

周國平說得好,淡泊,是屬於我的當仁不讓,不屬於我的,千金難動其心。

這種淡泊之心,要從年少就開始培養,古人相信「少年富貴大不幸」,無非是覺得富貴消磨鬥志。該奮發時,不怠惰,該堅持時,不失守。

Advertisements

多一分清醒的心智和從容的步伐,得意時不張狂,失意時不失落,不獻媚不趨從,才能不改初心,走得更遠。

人生減省一分,便超脫一分

或許有人認為淡泊之心並不是人生必須,其實非也。

世上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求不得,一個不懂淡泊的人,想必深受其擾。

一個無法忍受淡泊的人,人生一定有許多時刻,難以忍受,因為盛宴會散場,熱鬧會沉默,家業盛大如曹雪芹,也要在繩床瓦灶中忍耐淡泊,認識淡泊,留下一部《紅樓夢》。

有個譬喻說,人生如背簍撿石,得到的越多,承重也就越多。這些石頭我們終歸要放下,為何不早些放下一些呢?人生,減省一分,便超脫一分,更早明白淡泊的好,更早體味人生的真味。

此中有真味,欲辨已忘言

人生的真味是什麼?

我們要明白人生真正需要的東西其實並不多: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淡泊是卧一張床,不過三尺。吃一頓飯,不過數兩。

Advertisements

陶淵明歸隱后做個農夫,早晨種豆歸來,寫「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什麼願呢?淡泊無憂之願。

淡泊的心不會落於空寂,空寂是爭利之人的失落,當我們不執著於外物,才能有內在的超越。

忘紛華,然後甘淡泊

我們都明白淡泊的好,大多數時候,卻不能不爭。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更何況,這是個拜物教大行其道的時代,這是個凡事都可用資本衡量的時代。可是也正因為如此,我們才奢談淡泊。

紛華本身並無可厚非,只是沉迷於紛華的人需要警惕,淡泊未必可以為你帶來很多,但淡泊卻一定可以給你滋養。

等到有一天我們可以將名利和淡泊一視同仁,能欣賞濃烈,也甘於平淡,才算真正到了境界。

圖片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本文由國館原創出品,轉載請註明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