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姓的起源及人口分布 朱姓氏族譜與字輩排行

朱姓,中華姓氏之一,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祁姓、子姓及少數民族改姓等。朱挾為得姓始祖。

朱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為第17位;至2013年,按人口排序,朱姓在中國位列第13位,主要分佈在江、浙、皖地區,約佔了全國人口的1.2%,總人口約有1500餘萬。

在中國歷史上,朱姓曾經建立過兩個王朝,除了朱元璋建立的明朝,另一個則是五代十國時期朱溫建立的後梁。

朱姓,明朝國姓,是當今中國的第13大姓,是人口超過千萬的中文姓氏之一,擁有人口占漢族人口的1%以上。朱姓在百家姓中排列第十七位(「朱」秦尤許)。

朱姓曾在中國歷史上建立過兩個王朝,分別是明太祖朱元璋建立的大明帝國和五代十國時期朱溫建立的後梁.

Advertisements

朱姓發源於今河南省商丘市柘城縣一帶。西周時,周武王封曹挾於邾(今山東曲阜東南),後部分邾人南遷至安徽丹陽、江蘇丹徒等地;戰國中葉,楚宣王滅邾國,遷邾人於楚(今湖北黃岡西北)。

秦漢時期,朱姓已遍佈於中原和華東地區。魏晉時期,朱姓繼續南遷,但主要繁衍地仍在淮河及長江下游大部分地區。唐朝時,朱姓已出現在廣東。明朝是朱姓的鼎盛時期,朱姓迅速地向全國發展,居住在閩、粵等沿海地區的朱氏,陸續有人移居台灣。清朝時,進而又有人遠徙東南亞及歐美一些國家和地區。

朱姓的起源與演變

朱姓起源主要有四大支系:朱襄氏之裔、曹姓、狸姓和子姓。

第一支出自朱襄氏。伏羲氏是比黃帝還要早的時代,傳說伏羲氏制定了姓和氏的定義和傳遞的規則。朱襄氏族是以赤心木朱為圖騰,活動於河南淮陽一帶的部落,其後有朱姓,有5000多年的歷史。朱姓的第一個名人是舜臣朱虎。朱虎氏族或為朱襄氏的後裔,朱虎的子孫表現不俗,西周的名隱士朱張、戰國時齊人朱毛、魏國大力士朱亥、西漢中邑侯朱進等名人均稱是朱虎的後代。在先秦時一直活躍在冀魯豫地區。

Advertisements

第二支出自曹姓。商朝初期,居住在河南靈寶東的曹陽的曹部落中分出一支,居於曹陽之西南的朱陽,稱朱氏族。朱人隨曹人而遷移,商朝時遷移到河南淮陽原朱襄氏居住過的地方,春秋時為陳國的株邑。西周初,周武王封女婿媯滿於陳,奪株邑併入陳國,並封曹姓朱人的後裔曹挾於邾,今山東曲阜東南南陬村,建立邾國,為魯國附庸。公元前614年遷到繹,今山東鄒城東南紀王城,一部分邾人南遷朱方,今江蘇丹徒東南。戰國中葉,楚宣王滅邾國,並遷邾人於楚的邾地,今湖北黃岡西北。邾人遂以邾為氏,繼而去邑為朱姓。

曹姓朱氏是朱姓中最主要的成分。在先秦時期,曹姓朱氏一直活動於豫魯蘇鄂地區,曹姓朱氏的歷史也有2400年。漢朝時沛國(今江蘇徐州)成為朱姓最重要的繁衍中心和發祥地。

第三支出自狸姓。帝堯之子丹朱之後,以名為氏。因丹朱封在丹水流域,在今河南浙水地區,古號丹朱。舜封丹朱為房邑侯,故稱房侯,別為狸姓。丹朱部落被舜打敗后,族人四散居於河南、河北、山東、湖北、湖南等地,其中一支以丹朱的名為氏。隋唐時期,其後代在沛國相縣發展為望族。狸姓朱氏的歷史也有4000年之久。

第四支源自子姓。周成王封商紂王之庶出之兄微子啟於宋,以奉商祀。至戰國後期公元前286年,齊國滅宋。居於江蘇碭山的宋微子之裔公子朱的後代以先祖名為姓。秦漢之際徙於河南南陽,東漢時已發展成朱姓大族,直到唐宋時期,南陽朱姓仍是朱姓中的著名望族。子姓朱氏的歷史有2300年。

朱的名義和圖騰

朱,原義是樹,因樹心呈紅色,稱為赤心木,屬松柏一類。郭沫若的金文考證:朱為株之初文,本義與本、末同義。金文於「木」中作圓點以示其處,指事也。後來由點演變為一橫。作二橫意思是截去上下兩端,而存其中段。

遠古時期,在河南准陽地區生長許多赤心木,生活於此處的氏族以赤心木為原始圖騰,朱襄氏族是其中的一支。朱後來演變為株,春秋時期這個地區屬於陳國,稱株邑。推測邾字也是由朱字演化而來,在朱地建起了城堡,自然在朱字旁加邑而成。

朱姓氏家族人口分布

當代,朱姓的人口已達1500多萬,為全國第十三大姓,大約佔全國人口的1.2%。從明朝至今600年中,朱姓人口由186萬增到1500萬,大約增長了8倍。朱姓人口的增加速度大大低於全國人口的增加速度。這可能與在明朝滅亡后,皇族朱姓因遭追殺、避國難而改姓,以及由其他姓氏所改的朱姓紛紛改回原姓有關。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江蘇、河南、安徽、浙江、廣東五省,大約佔全國朱姓總人口的44%。其次分佈於湖南、山東、湖北、四川、江西、雲南、河北、上海八省市,大約又佔34%。江蘇為朱姓第一大省,大約佔全國朱姓人口的15%。全國形成了蘇浙皖的朱姓高密度聚居區。

當代朱姓人口分布頻率,蘇皖浙贛、山東南端、鄂湘東部、福建北部、廣東中北部、雲南大部、四川南端、貴州西南部、內蒙古北端,朱姓一般占當地人口的比例在1.32%以上,有的地區最高可達2.4%,以上地區覆蓋面積佔了總國土面積的14%,居住了大約45.5%的朱姓人群。在山東大部、河南、鄂陝甘大部、寧夏、川貴大部、重慶、廣西、湖南西部、廣東西部和東端、海南、福建南部、台灣、青海東部、新疆東北、內蒙古中部和東部、河北東部、京津、黑吉遼,朱姓一般占當地人口的比例在0.66%-1.32%之間,以上地區覆蓋面積佔了總國十面積的46%,居住了大約52%的朱姓人群。

楹聯重要的朱姓楹聯有以下五副:

負荊勤讀;折檻旌忠。

治推北海;歌遍南陽。

鸞台表直;鹿洞垂規。

婺源著氏;徽國流芳。

玉海千尋,探遍五經之秘;書樓萬卷,博搜二酉之奇。

家訓格言:朱熹是我國南宋著名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其理學思想和教育原則同樣反映在其家訓思想上,《朱子訓子帖》是由幾封教育長子的家書合編而成,朱熹訓子之道多合情理,為後世百家所效仿。在求學上主張多思、多記、多問。特彆強調多記,「有疑用冊子隨手札記」,「見人嘉言善行,則敬慕而記錄之」,「見好文字勝己者,則借來熟看,或傳錄而咨問之",並且強調「不拘長少,惟善是取」。朱熹要求兒子做人首先要謙虛,交友要慎重。他把朋友分作兩類:益友和損友。應交樸實厚重、忠誠信用、能夠指出自己過錯的益友,疏遠那類諂諛輕薄、傲慢放蕩、誘人作惡的損友。如果自己志向卑下,情趣庸俗,又不能嚴格約束自己,就必然會疏遠益友而親近損友,不知不覺地走進了小人的圈子裡。

家譜:目前在上海圖書館中收藏朱姓族譜329部,全國其他單位和美、日等國的圖書管還收藏朱姓族譜766部。

字輩排行(以下是部分地區的)

江蘇南京:允文遵祖訓,欽武大君勝,順道宜逢吉,師良善用晟

北京市:高瞻祁見,厚載翊常由,慈和怡伯促,簡靖迪先猷

江西婺源:一代鴻儒宗名哲萬世賢聲定顯揚詩書禮邦永繼長德澤乃可菏天祥百忍敦厚遵古訓千秋懿行秉格言家盛宏烈振坤乾奇英獻景福綿延

江西贛州:明登承國選,才高應世傳,文邦賢學士,聖殿榮封聯

四川達縣:文志仕良德學尚貴元有光明方正思應禮義仁興天開庭惠

四川資中:登台興朋世琪宗曾文正光遠開志萬派原能和聯為付壽康

江蘇維揚:以之其瑞,立本榮傳,汝學純萬,克紹興邦

歷史上姓朱的名人有哪些?

《中國人名大辭典》收入了朱姓歷代名人653名,佔總名人數的1.44%,排在名人姓氏的第十一位;朱姓的著名文學家佔中國歷代文學家總數的0.92%,排在第二十一位;朱姓的著名醫學家佔中國歷代醫學家總數的1.9%,排在第十二位;朱姓的著名美術家佔中國歷代美術家總數的2.57%,排在第六位。

我國朱姓產生過許多世家大族,出現過無數名人,在歷中的長河中表現得轟轟烈烈。先秦以來,朱姓稱帝者25人,先後建立了高句麗、秦、漢、後梁、明等政權。傑出的人物有:西漢大臣朱買臣,高句麗國君朱蒙;東漢大將朱儁;三國時魏國名僧朱士行;東晉名將朱序;南朝梁國大將朱異;唐朝宰相朱敬則,名將朱環,割地稱秦的朱眥,割地稱冀王的朱滔;五代後梁太祖朱溫;宋朝醫學家朱肱,詞人朱敦儒,詩人朱弁;南宋哲學家兼教育家朱熹,學者朱震;元朝醫學家朱丹溪,數學家朱世傑,地理學家朱思本,畫家朱德潤,戲曲作家朱凱;元明之際學士朱升;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戲曲、劇作家朱權、朱有墩,歷史學家朱載堉;明清之際學者朱之瑜;清朝書畫家朱耷,文學家朱彝尊,文字訓詁學家朱駿聲;民國中央研究院院長朱家驊,民主革命家朱執信,地質學家兼古生物學家朱森;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朱德,物理學家朱經武,美學家朱光潛,語言學家朱德熙,化學工程學家朱亞傑,電子學家朱物華,生理學家朱壬葆,實驗生物學家朱洗,魚類學家朱元鼎,病毒學家朱既明,理論物理學家朱洪元,土壤化學家朱祖祥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