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偏頭痛的方法

偏頭痛作為臨床常見病,中醫學中有很多偏頭痛的治療方法,本文收集了近5年來中醫臨床治療偏頭痛的文獻資料,包括中藥內服、中藥外治與針刺等治療方法。

偏頭痛的病因病機

偏頭痛在中醫理論上認為其屬於「頭痛」、「頭風」、「厥頭痛」等範疇,隋代巢元方的《諸病源候論·頭面風候》首先提出「頭風」的病證,宋代楊士瀛《仁斎直指方》對頭風痛的臨床癥狀作了更詳細的描述。李東垣《東垣十書·內外傷辨》把頭痛分為外感頭痛與內傷頭痛,並明確地指出偏頭痛的病名:「如頭半邊痛者……此偏頭痛也。」從古至今,各個醫家對偏頭痛的發病原因皆認為主要在感受外邪,情志內傷,飲食不節,久病致瘀的基礎上造成肝、脾、腎等臟腑功能失調,風襲腦絡,痰濁阻滯,瘀血阻絡所引起。在經絡辨證上,張氏等認為主要是六淫之邪傷及三陽經,而其中又以少陽經,太陽經為多見;陳氏等則認為內傷是由於肝鬱肝火傷及陰絡,腎陰腎精虧虛導致腦海失養,脾失健運致氣血虧虛或痰濁內生阻於經絡而致病。

一、中藥治療偏頭痛的方法

1、中藥內服

中藥治療偏頭痛的方葯眾多,依據傳統中醫辨證理論,「頭為諸陽之會」,「五臟精華之血,六腑清陽之氣皆會於巔」,凡外感六淫之邪,上擾巔頂,邪氣稽留阻礙清陽,經絡被遏而氣血逆亂,痰瘀阻絡,腦失所養而導致偏頭痛,故風、寒、痰、瘀為本病的主因,辨證審因后,喻氏用偏正湯,葯有:川芎、白芷、白芥子、白芍、郁李仁、柴胡、細辛、香附、全蠍、蜈蚣、炙甘草,全方起到祛風散寒、通絡祛瘀、蠲痰利竅作用。偏頭痛病程纏綿日久,遇勞則發,馮氏認為當屬中醫內傷頭痛範疇,其發病與肝、脾、腎三臟有密切關係,治療用當歸芍藥散,當歸、白朮、川芎、白芍、澤瀉、茯苓、葛根、全蠍,有熱者加黃芩;此方肝脾同治,以治肝為主,亦為氣血同治,但以活血為主,對於脾虛肝旺及久病入絡的血瘀頭痛效果顯著,臨床治療35例,有效率為95.65%。陳氏對偏頭痛的體會是認為無論外感或內傷引起的偏頭痛,均為氣血運行失調,氣機阻滯,脈絡不通引起,而痛處多在頭之兩側,為少陽經脈所過之處,自擬芎柴丹胡湯:川芎、柴胡、丹參、延胡索、白芷,運用柴胡引諸葯入少陽,5日為1個療程,臨床治療238例,一般5~7日可痊癒,或10日明顯減輕好轉。謝氏亦認為偏頭痛屬「久痛入絡」,用補陽還五湯加減治療偏頭痛58例,組方中桃仁、紅花、川芎、丹參等具有擴張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的現代藥理作用,也符合了中醫理論起到活血化瘀的功效。鄧氏取半夏白朮天麻湯加減治療偏頭痛64例,研究者結合中醫「久病多痰」,「久病入絡」,「久病多瘀」的觀點,藉此方補養氣血,化痰降濁,化瘀通絡,標本兼顧治療偏頭痛,臨床有效率為93.8%。張氏在辨證立法用藥上多從肝入手,若肝久病則肝血不足,血虛生熱,火動生風上擾清竅致經脈阻滯而發為頭痛,取辛芷四物湯治療偏頭痛56例,療效顯著,在四物湯的基礎上加細辛、白芷、丹參、延胡索、夏枯草、鉤藤、草決明,取四物湯滋肝陽血,鉤藤、夏枯草等平肝風,延胡索、丹參活血通絡,細辛芳香通竅止痛,諸葯合用使得陰血足,肝木升,頭痛可自消除。

2、中藥外治

採用某些特定藥物,通過貼敷塗等方法從體外來治療偏頭痛,馬氏用頭風膏貼在兩側太陽穴,每次貼敷6~8h,每日1次,5日為1個療程,頭風膏組成有川烏、白附子、生南星、川芎、細辛、樟腦、冰片,研為細末調成糊狀敷貼。臨床發現通過頭風膏穴位敷貼能引諸葯達病位,並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大腦血液循行作用。尹氏針對外感與內傷偏頭痛患者分別取不同中藥研製成粉末,在穴位敷貼,外感型偏頭痛,取細辛、附子、白芷、藁本、川芎、公丁香、皂角刺、延胡索、當歸,上藥研為粉末,以薑汁調成糊狀,在風池、風府、頭維、太陽穴位敷貼;內傷型偏頭痛,其認為此證型痛多有定處,敷貼穴位以痛處為主,藥物有水蛭、桃仁、川芎、細心、斑蝥、延胡索,研末以溫酒調成糊狀,臨床患者經1~2個療程治癒18例,顯效15例,有效7例。魏氏採用滴鼻劑,由川芎、鉤藤、白芷、羌活、細辛、菊花、冰片組成,每次滴入鼻腔2~3滴,每日3~5次,或將藥液滴在棉球上塞入鼻中,左側頭痛塞右鼻,右側頭痛塞左鼻,全頭痛左右鼻交替,每次30min,7天為1個療程,鼻腔黏膜毛細血管豐富藥物很容易被吸收且擴散。孔氏用本草藥物白降丹亦取來臨床治療偏頭痛,額顳部疼痛者取懸厘穴,后枕部疼痛者取玉枕穴或腦空穴,先在選中穴位上用手術刀割開略1cm,以表皮輕度滲血為度,用棉簽輕取少許白降丹塗抹於穴位上,切割處不包紮,一般治療只作1次,隨訪病患98例,總有效率為95.9%。明氏整理了數種中藥外治治療偏頭痛的方法,歸納出有敷貼法、嗅聞法、點滴法、熏洗法,認為人體真皮有豐富的毛細血管,通過真皮來吸收藥物,避免了藥物對肝臟與胃腸的損害,通過鼻腔黏膜可使藥物更迅速滲透到組織,從而更快起到對偏頭痛的治療。

以上處方僅供參考,具體建議到醫院就診。想要了解更多中醫養生知識可以加微信:bjnjmzb123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