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是中醫藥倫理的統帥

中國傳統文化高舉「仁愛」道德觀,這一道德取向也深深影響著中醫藥的發展之路。儘管對中醫藥發展有一些負面的作用,但卻豎起了鮮明的旗幟。中醫藥的倫理總是合著主流文化的脈搏前行。縱觀傳統醫藥文化發展的歷史進程,可以清楚地發現儒家的忠孝仁義思想、道家的行善積德主張佛教的慈悲救苦理念是歷代醫藥學倫理思想的精神支柱,對中醫學倫理學的發展產生著統帥作用。儒、道、釋三家都有非常精彩的論述和例證。

儒家文化的核心內容——仁義思想要求社會中的每個成員要做對社會或別人有利的事情。「仁者,愛人。」仁,就是一種內心的仁慈與博愛。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傳統醫學倫理思想已經開始出現,《孟子·梁惠王上》:「無傷也,是乃仁術也。」在這裡孟子把「仁術」作為醫德的基本要求。徐春甫《古今醫統》記載醫官趙從古道「儒知禮義,醫知損益,禮義之不修,昧孔孟之教,損益之不分,害生民之命。儒與醫豈可輕哉!儒與醫豈可分哉!」體現在醫學上就是講醫術作為解除疾患,利世人的手段和儒學的仁義思想相一致。這種仁義思想對醫學的影響很深。《禮記·中庸》中解釋為:「仁者,人也。」以儒家為主體的傳統文化把人推崇到很高的地位,認為「天地之性,人為貴」,明李梃《醫學入門》也講「不可過取重索也,但當聽其所酬,如病家赤貧一毫不取,尤見其仁且廉也」。儒學的仁義思想一直影響著醫家的職業道德規範,體現了尊重生命的倫理思想。

Advertisements

濟世度人是道教文化的重要內容,道教倡導齊同慈愛的精神,要求道士以濟世度人為己任。《度人經》說:「仙道貴生,無量度人。」根據道教的說法,濟世度人不僅是施恩於人,也是積德於己,積德方能成仙。故道經說:救治百病,愈人疾苦,亦可行仙。道教學者兼大醫學家孫思邈在《千金要方·大醫精誠》說「若有疾厄來求救者,不得問其貴賤貧富,長幼妍媸,怨親善友,華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親之想」。

慈悲為懷是釋家的鮮明特點,與儒家提倡的仁愛思想有相似的地方,即給眾生以快樂,將眾生從苦難中救拔出來佛教中觀派創始人龍樹對「慈悲」作如是解釋:「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大慈以喜樂因緣與眾生,大悲以離苦因緣與眾生。」這種佛教思想對中國社會各階層特別是對廣大醫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唐代段成式《酉陽雜俎》中記載永貞年梵僧為東市王布之女治病分文不取的事迹。孫思邈告誡醫家:「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所以醫人不得恃己所長,專心經略財物,但作救苦之心,於冥運道中,自感多福者耳。」

Advertisements

長期的傳統文化熏陶,中醫藥的倫理思想植根於傳統文化中。懸壺濟世的社會責任感,扶危濟困的職業道德,尊重生命的行醫操守,遵古循經的行事準則,行善積德的自我修養成為了中醫藥倫理的核心內容。這些人性閃光的智慧通過歷代醫家的實踐不斷豐富,發揚光大,同時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也為現代醫藥學倫理所推崇。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