扳指的歷史

中國人射箭常用的手法是蒙古式射法,蒙古式射法又叫拇指鉤弦法,使用拇指鉤弦。採用這種手法開弓時,需要在拇指上帶上扳指,扳指相當於比較粗大的戒指,開弓時,弓弦掛在扳指上,便不會勒傷手指。

▲紫光閣功臣圖——蒙古式射法

扳指有坡形和筒形兩種,坡形扳指截面接近橢圓形,中間的孔靠近一側,側面接近於梯形;筒形扳指的外觀類似於一節管壁較厚的圓管,截面為標準圓環。中國現存最早的筒形扳指為戰國時期產物,但在明代之前,中國人射箭用的扳指大多數都是坡形扳指。

▲清代筒形扳指,故宮博物院藏

早期坡形扳指的外形為一端水平,另一端一側較高一側較短的圓筒型,配戴的時候,較短的一側在拇指背部。

婦好墓出土過一枚早期坡形扳指,材質為青玉,較長一側刻有用於掛弦的槽,較短一側有獸面紋,獸面下有孔,應該是用來穿繫繩索用的,射手佩帶扳指時,為了避免扳指從手上掉落,往往會用繩子把扳指系在手腕上。

Advertisements

到了東周時期,坡形扳指的形制發生變化,整體高度變矮,較高的一側斜伸出如盾形,外部還出現了用於鉤弦的凸起,這種造型已經與後世的坡形扳指沒有太多區別了。

▲婦好墓扳指

東周時期的扳指有玉、骨、皮革等材質,西周北呂周人墓地和三門峽虢國墓地都出土過玉扳指,東周時期的墓葬中出土過不少骨扳指和玉扳指,出土時均處於墓主手部,如洛陽中州路東周墓葬、包山楚墓、望山二號墓、曾侯乙墓都出土過骨質的扳指。

▲曾侯乙墓扳指,湖北博物館藏

東周時期的弓箭文化比較發達,扳指的應用也很廣泛,在這種文化氛圍下,原本是武備用具的扳指逐漸向純裝飾性演化,最終演變成一種玉佩。由於不少人習慣稱呼扳指為「韘」,因此這種玉佩又被稱為韘形珮,韘形珮在漢代十分流行,隋唐之後不見蹤影。

Advertisements

▲海昏侯墓出土的韘形珮

明代使用的扳指依舊是坡形扳指,明人稱其為指機。清軍入關前,使用的扳指都是鹿骨製成的筒形扳指,由於滿人軍民一體,因此扳指是大多數人都要配備的東西,入關之後,隨著戰事的減少,不少人不再需要彎弓射箭,但佩帶扳指作為一個習慣仍然被大眾保留下來,普通人作為裝飾品佩帶的扳指有骨、玉等材質。受滿人習慣的影響,筒形扳指最終取代了坡形扳指。

▲李蓮英墓出土的翡翠扳指,首都博物館藏

扳指又被稱為決或者韘,古人稱呼善射的勇將為「摧決之將」, 南朝宋人袁淑便寫有有「重幣甘辭,招摧決之將」的句子。催決即扣斷扳指的意思,扳指是掛弦的器具,而弓弦能夠將扳指勒斷, 可見射手所用弓力之強。

關於扳指是否便是韘,人們也有不同看法。《說文》中有「韘:射決也。所以拘弦。以象骨。韋系,箸右巨指。」的句子,認為韘便是扳指,朱熹也贊同這種看法,清代學者和現代考古界的主流看法也認為韘是扳指。

也有人認為,韘是套在扳指內部,防止扳指滑脫的皮套。人們佩帶扳指的時候,為了避免滑落,會採取多種手段,一種是在扳指上打孔,然後用繩子穿過扳指上的孔,另一端系在手上,如婦好墓的扳指便留有穿繩的孔,另一種便是先戴上一個皮套,再把扳指套在皮套上。

▲兩周時期的金扳指,陝西博物館藏

關於韘是否是扳指的爭論早已有之。段玉裁認為,先秦典籍里僅有詩經稱呼扳指為韘,其餘均稱其為決,因此漢代的《毛傳》認為韘是扳指是缺乏證據的。王夫之認為,韘和決是兩種東西,韘是防止扳指脫落的部件,與明清時期射手在扳指內放小塊皮革的作用相同。

《士喪禮》中有「設決,麗於腕,自飯持之,設握,乃連腕」的句子,鄭《注》中說「決以韋為之籍」,《說文》有「屧,履中薦」也。馬瑞辰認為,說文中的「韋系」足以證明韘字從韋,以韋製成,而「薦」即「籍」,「 韋為之籍」即「韋為之薦」,「 屧」是鞋子的「薦」,即鞋墊,而決用韋做「薦」,即韘。

包山戰國楚墓出土的扳指內存有皮墊,可與上述學者的猜想相互佐證,韘字從韋、枼之音,而枼多指扁薄之物,也複合皮墊的外形。

▲翡翠扳指,故宮博物院藏

說到扳指,就要提到另外一個被稱為「夬」的東西,戰國時期的楚簡內有夬字,外形與手套指環的形象相近。文獻中出現夬字時,多與弓箭同時出現,可見夬應當是射箭時的輔助設備。

李春桃在《說「夬」「韘」——從「夬」字考釋談到文物中扳指的命名》中,結合上述資料和其他資料,最終認為,夬是扳指,韘是扳指內的皮墊,兩者因為經常同時出現,部分情況下,人們也會用韘代替夬,久而久之,人們逐漸夬韘不分,韘也成為扳指的代稱了。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