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世俗的快樂和修行的快樂(1):非聖財所生樂

《瑜伽師地論》世俗的快樂和修行的快樂(1):

非聖財所生樂

文/觀諸法如

佛教說快樂有兩種:一是非聖財所生樂,也就是世間庸俗的五欲樂。二是聖財所生的樂,依修學聖道,具足信、戒、慚、愧、聞、舍、慧等善法所產生的樂。

《瑜伽師地論》卷第五:

又樂有二種:一、非聖財所生樂。二、聖財所生樂。

「又樂有兩種」,就是種類,說出他的種類。「一、非聖財所生樂。二、聖財所生樂」:這個這麼兩種不同,「非聖財所生樂」,世間上的人的智慧,世間的智者,所想出來的各式各樣的辨法,所生出來的快樂,就是世間上的五欲樂了。依據佛法的修行、學習,而生出來的樂,就是「聖財所生樂」。

一、非聖財所生樂

非聖財所生樂者:謂四種資具為緣得生。一、適悅資具;二、滋長資具;三、清凈資具;四、任持資具。

Advertisements

世間的智者所得到的快樂,要靠外緣才能成就,外緣是什麼?就是有四種,「四種資具」。「資具」:「資」,當做幫助講,幫助得到快樂的條件。「具」,就是一種物。

一共有四種:一、「適悅資具」;二、「滋長資具」;三、「清凈資具」;四、「任持資具」。

延伸閱讀:

一切眾生皆求樂若無資具樂非有佛知眾具從施出故佛先說布施論

「若無資具樂非有」:但是,安樂不是自然而有,要依賴適合的資具而有。什麼資具呢?要有充足的飲食、衣服、卧具、醫藥,令我們的生命能延續。冷氣、暖氣等,現代化的種種設備,讓我們的生活舒適、便利,心情愉快。所以,要靠種種如意的資具,才會出現快樂,若沒有這麼多的資緣,就無樂可言。

適悅資具者:謂車乘衣服、諸莊嚴具、歌笑舞樂、塗香華鬘、種種上妙珍玩樂具、光明照曜、男女侍衛、種種庫藏。

Advertisements

(一)、適悅資具:令身體舒適的資具。

「適悅資具者」:「適」者,依也,和內心所喜歡的事情合適,就喜悅了。能滿足我的希望,令我的心快樂,叫做「適」。「適悅資具」什麼呢?就是「車乘衣服」,好車代步,坐滿意的車,心情會快樂;穿上一個滿意的衣服也是會快樂了。「諸莊嚴具」,指裝飾品,如項鏈、耳環等物品,能使人快樂;

「歌笑舞樂」,唱歌,一起談笑。「舞」,能夠有節奏的跳舞,滿意的音樂,舒發內心情緒。「塗香」、「華鬘」、「種種上妙」的「珍玩樂具」,這都是「適悅資具」。另外還有「光明照曜」的裝飾燈具,遠離黑暗也會增加了喜悅的氣氛。「男女的侍衛」,,有男女侍者服侍保衛,不用親自操勞,這也是一種「適悅資具」。「庫藏」,就是財富,很多的財富,有豐富的米、錢、稼谷、工具等庫藏,能滿足生活各種所需。以上包括人,有情物、無情物等,都是適悅資具。

滋長資具者:謂無尋伺輪石搥打,築蹋、按摩等事

(二)、滋長資具:資生長養快樂的資具,如按摩等事。

《瑜伽論記》卷第二(之上):「無尋思輪石等者:謂無推求尋思之心,以輪轉石槌打築蹹其身令身滋長,此是西國按摩之法。」

「謂無尋伺輪石搥打、築蹋、按摩等事」這叫做「滋長資具」。「滋長資具」就是一種運動、「按摩」。「無尋伺輪」。「輪」是一個無情物當然是沒有尋伺。使用者,有尋伺的人,用這個「無尋伺」的「輪」,「輪」,或者用木頭做的,用這些「輪」或者「石」頭來「搥打」和「築蹋」。「築」,也是打的意思,觸動的意思;或者用足來「蹋」。總而言之,是「按摩」的意思,「按摩」由足至頭,由頭至足的這麼「按摩」,這些事情使令我們的身體,就解除勞倦,氣血的流通無障無礙,身體健康了,那麼這就叫做「滋長資具」。

清凈資具者:謂吉祥草、頻螺果、螺貝、滿瓮等事。

(三)、清凈資具:吉祥的物品。

《瑜伽論記》卷第二(之上):「吉祥草等者:西國道人行時,以吉祥草或以頻蠡果或蠡貝,或滿充盛物以贈行人。以此吉物以表吉祥相。名清凈資具。頻蠡果者頻婆果也。景云:其形似枳,其中蘘,內如欝金色。」

「清凈資具者」:「清凈資具」是什麼呢?「謂吉祥草,頻螺果、螺貝、滿瓮等事」。是印度的一種民俗,婆羅門教的修行人,送給人的吉祥物。「謂吉祥草」,看見「吉祥草」了,這就是表示好,那就是吉祥,表示會有如意的事情。「頻螺果」,就是頻婆果,一種果,這也是吉祥果。或是「螺貝」,或者就是海裡面一種東西;或者「螺」,就是貝;或者「螺」是「螺」;或者「貝」是「貝」。「滿瓮等事」,用這個瓶子裝滿了吉祥的東西,收到就會吉祥。用現代人說的話這都是迷信,認為這是吉祥,這就叫做「清凈」。

韓清凈《披尋記》:「清凈資具者等者:於此等事妄計清凈,能生吉祥,是名清凈資具。」妄計,是錯誤執著的意思。于吉祥草等這些事情,錯誤的執著認為是清凈的,能夠產生吉祥,名為清凈資具。

住持資具者:謂飲及食。

(四)住持資具:保持生命的資具,如飲食等。

「住持資具者」,「謂飲及食」,飲料及食物。安全的飲料及營養的飲食,能維持、資長生命,這樣子能使令身體健康得到快樂。

|慈緣 | 善用茶舍文化雅集~ | 禪珠墨香~ | xxinzi |歡迎轉載~

●專註茶文化傳承,培植真善,分享品味,更多精彩內容以及佛教真言宗知識分享與茶文化知識分享,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感謝閱讀,感恩轉發;

●本善用茶文化雅集所收錄的相關文章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告之,核實後將立即作刪除處理,特此聲明。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