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寒筋骨健康與養生

很多骨關節炎的朋友在冬季因為受涼導致複發,這時大家都知道在進行積極治療的同時,要做到保暖、補鈣。「補腎對骨關節炎也很重要」。

中醫治療膝骨關節炎一般從補肝腎入手。因為,女子中年以後肝腎精血逐漸虛弱,特別是絕經以後的婦女肝腎功能更衰,導致筋骨失養。因此,骨關節炎患者在冬季要滋補肝腎。韭菜味甘、辛,性溫,可滋補腎陰、補腎強骨,對於緩解膝骨關節炎表現之關節酸痛癥狀有效。此外,枸杞、羊肉等都是很好的補腎食物,每天喝杯枸杞茶,每一周或半月吃一次羊肉火鍋,有助於補腎強骨。有條件的話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根據辨證的結果,服用六味地黃丸、金匱腎氣丸、杞菊地黃丸、左歸丸、右歸丸等一些滋補肝腎的藥物。正骨堂專家還提醒,一定要注意保護受累關節,防止進一步損傷。要多曬太陽,注意關節的防寒、防濕、保暖。鍛煉時要把握好度,骨關節炎患者冬季應適當到戶外散步,每日平地慢走一兩次,每次2030分鐘,但是要盡量減少上下台階、跑步、打太極拳等使膝關節負重的運動。大家都知道,典傳國術以訓練人體的筋骨、關節、內臟為根本,通過撐筋拔骨,盤活內臟,以外煉內,以內帶外的訓練手段,使人在短時間內達到筋骨齊鳴,身備五弓,出手如彈簧的效果!在心意拳界,長壽者居多,且至晚年,身板依然挺拔,精神抖擻,為門內一大幸事,值得我們去探究。從中醫學的角度來講,一直流傳著「筋長一寸,增壽十年」的說法。究其根源,我們知道,筋長,則關節竅開,無阻滯,血管動脈等彈性增加,促進了血流的運行,生命體征自然增加。對應了典傳國術撐筋拔骨所產生的效果。

由於地球的引力作用,人的年齡越大,內臟下垂的就越厲害,我們可以觀察一下老年人的小腹就明白了。道理也很簡單,隨著年紀的上升,內臟之間相互的拉升力就越來越差,從而導致無法支撐內髒的重量,內臟下移,湧向小腹,老年人小腹部鼓脹,這也是人體衰老的標誌。

在習練典傳國術體系時,我們除了要求身體的撐筋拔骨之外,更要求做到內臟提墜,驚起驚落,甚至左右翻動。胸廓增大,肺活量增加,內臟間肌腱拉力增強。長期習練,人至老年,依然可以保持身體的挺拔,以及內臟功能的強大!筋骨、關節、內臟與健康的關係。

人抵抗不了生老病死,拒絕不了衰老。年輕時的不知疲倦,活力四射,人到中年的身體臃腫,大腹便便,這似乎是一個必經的規律。我們不能抗拒老去,但我們可以使自己的衰退得慢一些,生活質量好一些!

年輕時,人體的關節充滿彈性,關節縫較大,關節潤滑液充斥其中,充滿彈性。隨著時間的推移,關節縫隙開始閉合,循環系統受阻,關節活動範圍變小,身高也開始負增長,甚至會出現駝背現象。

一棵大樹,將樹桿用鉛絲擰緊,將無法正常傳遞營養,樹會慢慢衰竭。人的關節閉塞,循環系統不好,也會因營養缺失而衰老。再次,隨著年齡的增長,小腹的部位會越來越大,尤其是生過小孩的婦女,這是內臟衰退的標誌,因為內臟置於人體內,無法有效運動到這一塊,內臟間的肌腱組織日趨衰退,拉力減弱。

由於地球引力作用,當大於內臟間肌腱的拉力時,內臟開始下墜,如果能夠鍛煉到內臟,使內臟提墜翻滾,有效增強肌腱拉力,內臟會越來越健康,同時內臟上到橫膈膜,下 到睾丸,都是跟內臟連接的,經常運動內臟,健康則無處不在!

典傳國術的存在,是為廣大武術愛好者提供一個提升自我的平台,讓傳武的愛好者們能夠更加順利的完成本門功夫的學習,為師門爭光!典傳所傳授的,不分門派,不論拳種,只是一種打開筋骨、關節、內髒的技術,使人體能夠更加快捷迅猛,連續發勁。可以理解為現代搏擊當中的「體能」訓練,通過系統科學的訓練方式,全面提高人體的運動能力,甚至將速度力量達到人體極限!是傳武愛好者的福音,是一種補充,是快速達到功夫彼岸的助力器!我們希望為更多的武術同道們提供便利,當好墊腳石。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