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治療+溶瘤病毒開闢晚期黑色素瘤治療新路徑

編譯:陶白 來源:腫瘤資訊

隨著新興療法的出現,晚期黑色素瘤患者的治療大為改觀。研究顯示,聯合治療策略比單葯治療具有顯著優勢,聯合治療也因此成為研究熱點。美國路易斯威爾大學傑姆斯.格雷厄姆.布朗癌症中心的Jason Chesney博士,首次對溶瘤病毒和檢查點抑製劑聯合使用進行了研究,並表現出了令人欣喜的結果。其研究在線發表於10月5日的《JCO》上。

背景和目的:

新的療法,如免疫檢查點抑製劑和溶瘤病毒,已經改變了晚期黑色素瘤患者的治療選擇。與單一藥物治療相比,針對癌症互補免疫通路的聯合治療策略,或可改善抗腫瘤應答。研究也顯示,儘管增加了毒性,但與伊匹單抗單獨使用相比,伊匹單抗與納武單抗聯合治療,已經改善了未經治的轉移性黑色素瘤患者的應答率。這些結果強烈要求,對具有較低毒性的新型聯合治療方案進行評估。

Advertisements

伊匹單抗是一種抗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抗原4(CTLA-4)抗體。Talimogene laherparepvec是一種基因修飾的1型單純皰疹病毒,可表達免疫刺激細胞因子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Talimogene laherparepvec和伊匹單抗可通過不同的機制增強T細胞的活化。Talimogene laherparepvec可提高抗原遞呈和T細胞啟動,從而增加腫瘤特異性免疫激活。而伊匹單抗對CTLA-4進行阻斷,可促進T細胞增殖。將這兩種療法聯合,將加強抗腫瘤的免疫應答,從而提供比單葯治療更高的抗腫瘤活性。因此研究者假設,伊匹單抗可協同增強talimogene laherparepvec產生的全身抗腫瘤應答,從而改善結局。

Advertisements

為了檢驗該假設,研究者在一項1b/2期研究中,評估了talimogene laherparepvec聯合伊匹單抗治療不可切除的晚期黑色素瘤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1b期結果已經報道,這裡報道在ⅢB~Ⅳ期黑色素瘤患者中進行的2期研究的初步分析結果。

方法:

入組標準:

具有不可切除的ⅢB~Ⅳ期黑色素瘤;如果為BRAF野生型,則患者接受不超過1次的既往治療,如果為BRAF突變型,則既往治療不超過2次;疾病可測量(造影劑增強或螺旋CT)/可注射。

分組:

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隨機分配到talimogene laherparepvec+伊匹單抗或伊匹單抗單獨使用的組中。

治療方案:

聯合組為,第一周開始talimogene laherparepvec(首次劑量,≤4mL×106空斑形成單位/mL;3周后,劑量調整為每2周一次≤4mL×108空斑形成單位/mL),第6周開始伊匹單抗(每3周一次3mg/kg),給葯4次;單獨使用組為,在第一周開始伊匹單抗(每3周一次3mg/kg),給葯4次。

終點:

首要終點為研究者按照免疫相關應答標準評估的客觀應答率(ORR)。次要終點包括總生存期(OS)、最佳總體應答、疾病控制率、發生應答的時間、應答持續時間、無進展生存期(PFS)和安全性。

結果:

患者:

2013年8月~2016年2月,美國、法國和德國45個地區的198例患者隨機分配到talimogene laherparepvec+伊匹單抗組(98例)或伊匹單抗單獨使用組(100例)。兩組患者基線特徵予以很好的平衡。

暴露:

talimogene laherparepvec的中位治療時間為21.1周,兩組伊匹單抗的中位治療時間為9.1周。talimogene laherparepvec的中位給葯次數為10(範圍,1~45)。兩組接受伊匹單抗治療的95例患者中,聯合組和單獨使用組分別有63例和66例患者接受了4次伊匹單抗給葯。聯合組中位隨訪68周(範圍,0~156),單獨使用組為58周(範圍,0~152)。

總體應答率:

聯合組比單獨使用組的ORR顯著性改善:聯合組和單獨使用組分別有38例(39%;完全應答[CR]:13%;部分應答[PR]:26%)和18例(18%;CR:7%;PR:11%)患者發生了客觀應答。ORR的組間差異為20.8%(OR,2.9;95% CI,1.5~5.5;P =0.002)。應答前,聯合組有7例患者疾病進展,單獨使用組1例進展。

患者亞組的應答:

聯合組,IIIB/IIIC/IVM1a期患者的ORR為44%,單獨使用組為19%(OR,3.3;95% CI,1.4~7.8;P=0.007);IVM1b/IVM1c期患者的ORR分別為33%和16%(OR,2.6;95% CI,0.9~7.0;P=0.09)。BRAF野生型患者中,聯合組的ORR為42%,單獨使用組為10%(OR,6.5;95% CI,2.4~17.4;P<0.001);BRAF突變型患者中,分別為34%和32%(OR,1.1;95% CI,0.4~3.0;P=1.0)。逐步邏輯回歸模型顯示,治療效果的OR的估計值為2.73(P=0.004)。

發生應答的時間和應答持續時間:

聯合組發生應答的中位時間為5.8個月(38例;95% CI,5.4~10.9),單獨使用組不可評估(18例)(HR,1.41;95% CI,0.8~2.5)。兩組的應答持續時間都未達到。截止到數據分析時,聯合組和單獨使用組分別有89%和83%的患者仍然保持應答。兩組的疾病控制率分別為58%和42%(OR,1.9;95% CI,1.1~3.4;P=0.033)。除了BRAF突變型患者,其他所有患者亞組的疾病控制率都顯示,聯合治療組更佳。

腫瘤負擔:

兩組多數患者的腫瘤負擔都自基線降低。可注射和不可注射病變(包括內臟病變)都發生了應答。聯合組中,可評估可注射病變負擔的89例患者中,62例(70%)的負擔自基線降低。可評估不可注射的非內臟病變負擔的患者中,聯合組和單獨使用組分別有21/37例(57%)和45/80例(56%)患者的負擔降低。可評估內臟轉移疾病負擔的患者中,分別有16/31例(52%)和5/22例(23%)患者的內臟病變負擔降低。

圖1:按照免疫相關應答標準進行的客觀應答率(A)和疾病控制率(B)的亞組分析

圖2:所有病變(A)、可注射病變(B)、不可注射的非內臟病變(C)、內臟病變(D)自基線的病變負擔的改變

PFS:

聯合組和單獨使用組分別有52/98例(53%)和51/100例(51%)患者發生了PFS事件,兩組的中位PFS分別為8.2個月(95% CI,4.2~21.5)和6.4個月(3.2~16.5)(HR,0.83;95% CI,0.56~1.23;P=0.35)。數據截止時,兩組分別有20例(20%)和23例(23%)患者死亡。OS的HR為0.80(95% CI,0.44~1.46)。

圖3:PFS的Kaplan-Meier評估

安全性:

頻繁發生的不良事件(AE)包括疲勞(聯合組:59%;單獨使用組:42%)、寒顫(聯合組:53%;單獨使用組:4%)、腹瀉(聯合組:42%;單獨使用組:35%)。≥3級AE發生率分別為45%和35%。聯合治療組有3例患者發生了致命性AE,無一例與治療相關。

結論:

此研究達到了其主要終點;talimogene laherparepvec+伊匹單抗的客觀應答率顯著高於伊匹單抗單獨使用。這些數據表明,與伊匹單抗單獨使用相比,聯合治療具有更高的抗腫瘤活性,而不具有額外的安全性擔憂。Talimogene laherparepvec與檢查點抑製劑聯合使用,在晚期黑色素瘤的治療中,將具有顯著的臨床意義。

點評:

據我們所知,這是首個評估將溶瘤病毒加入到檢查點抑製劑中,治療晚期黑色素瘤的隨機試驗。

目前正在研究多種聯合治療策略,以提高單葯療法的療效。伊匹單抗聯合納武單抗可改善患者結局,但是會帶來顯著的毒性,因此具有較低毒性的聯合用藥方案將使範圍更廣的患者受益。在這項試驗進行的同時,多項talimogene laherparepvec聯合其他檢查點抑製劑治療黑色素瘤的研究也正在進行。

雖然這項試驗的結局是積極的,但是作為2期研究,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由於樣本量為198例患者,因此在某些亞組中,患者數量相對少。其次,這是一項開放性研究,對研究者評估的應答沒有進行集中審核。第三,在此次分析中,隨訪時間限制了時間事件終點的判斷。第四,伊匹單抗的延期使用會對聯合治療獲益的判斷造成干擾。第五,某些患者基線特徵具有組間差異,如疾病分期/亞分期、內臟疾病、既往治療,這些都會影響治療效果的評價。然而,調整了潛在不平衡的協變數后,最終的邏輯回歸分析顯示,聯合組的ORR仍具有顯著性改善。最後,入組標準的差異,如可注射的疾病需求,會對組間比較造成混雜。

參考文獻

http://ascopubs.org/doi/full/10.1200/JCO.2017.73.7379

責任編輯:腫瘤資訊-宋小編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