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二十四節氣文化社會學意義感悟文化自覺

從二十四節氣文化社會學意義感悟文化自覺

文/周澗

社會學是一門系統地研究社會行為與人類群體的學科。文化社會學是社會學分支學科,它是研究文化產生、發展特殊規律與社會作用的一門學科。

從文化社會學的學術體系看,無論是功能論的文化社會學觀點,還是傳播論的文化社會學觀點,都可以將「二十四節氣」文化納入其研究視角。

其所述的文化功能,是指導華夏族群順應天時、把握地利、達到天人諧和的一種價值工具。「二十四節氣」的發明成果,使得各地農耕做到稼穡種收有序,人們生活做到暑寒勞作適度。它彰顯出華夏先民對宇宙和自然界認知與相處的獨到智慧。

其所述的文化傳播,是以民族群體與個體互動共同完成的多樣化傳播範式。如:曆法文籍(《漢歷》),民諺歌訣(《節氣歌》《節令歌》《二十四節氣農事歌》),引申演繹(《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民俗儀式(立春迎春、清明祭祖、穀雨賞花),詩詞文章等等。

Advertisements

辨析「二十四節氣」文化社會學意義,不是為了學術而學術,而是從學術研究方向的視角,重溫華夏先民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並利用自然和養人生、昌興族群的精神理念。

從人本生活出發,是「二十四節氣」文化產生的根本基因。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核心,就是倡導人本生活與自然和諧。比如: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的「天」不像西方「上帝」那樣是超越於人間萬物之上獨立自在的東西,而是「天人一也」(西漢董仲舒語)。中國人強調的是「天」與「人」的統一與諧和,即人的行為要順應「天道」(自然規律)不斷作出調適,而所有一切「應天調適」的行為又以有益於人本生活為原則。

在數千年漫長的農耕時代,「看天吃飯,靠土養人」的生存與生活需要,激發了華夏先民觀天象演化、應農事稼穡的獨到心悟,並以華夏族群獨有的文化範式進行了整理、提煉與傳播。

Advertisements

「清明連穀雨,地頭栽紅薯」「清明浸谷種,穀雨下齊秧」「立夏前,好種棉,立夏后,好種豆」「芒種夏至麥類黃,快打快收快入倉」「大暑伏天忙雙搶,田間割谷又插秧」「處暑蘿蔔白露菜,寒露豌豆霜降麥」……華夏族群就是從這樣的文化範式中獲得啟示,一代一代走出了自己的生存與生活之路,走出了自己的生存與生活方式,同時也走出了永續的人丁興旺。

當太陽沿著黃道軌跡一輪又一輪往複循環行進到21世紀的今天,農耕文化的「二十四節氣」在現代工業文化及城市文化的合力衝擊下,其文化應用功能已經逐漸弱化。尤其是在以阿拉伯數字為符號的公曆應用的替代下,古老的中華農曆已成為一種附加的點綴。儘管這是時代的進步與文明的融通,但是作為由農耕文明孕育與滋養繁衍的當代華夏子民,是不能忘記自己是從哪裡走來,又是怎樣走過的。

雖然文化隨時代而變是一種客觀的必然。但是從人的主觀意識上應該儘力護養本族群的文化之根。這是一個族群堅守自我民族秉性的一種應有的文化自覺。

古老農耕時代孕育的「二十四節氣」文化,儘管在現代社會其文化應用功能已經逐漸弱化,但作為一個民族的文化標本和一個民族的科學思維方式仍然需要代代傳承。所幸在當下網路文化的興盛中,其文化傳承的傳播方法與路徑又面臨著新的機遇。

網路文化的優勢是,只要你想知道的知識或資訊,都可以隨著電腦滑鼠的點擊,或隨著手指在手機屏幕上滑動迅速找得到。而即使你未曾想要知道的知識或資訊,也會冷不丁地從電腦或手機屏幕上跳出來,提醒你的注意。網路社會放大了社會資訊與文化知識的傳播效應,使得傳播論的文化社會學觀點又有了更有說服力的現實佐證。海量的知識資訊可以豐富你的傳播思想,並在無意間觸發你的傳播新創意。

當下的網路時代為創意的實現打開了極為方便的大門。事實上,具有傳播氣象知識和民俗文化記憶功能的創新牌藝——中華節氣文化牌(簡稱:中華節氣牌;技術名稱二十四節氣麻將牌)的創意研發,就得益於網路上關於「二十四節氣」文化海量知識資訊的梳理與消化。因為創意需要知識的支撐。最初先是有了創意動因,接下來就是搜集關於「二十四節氣」文化的相關資料,然後是要點梳理、概念提煉並與現行版的麻將牌藝技術原理比對調適,最終才形成既有競奕規則又有文化意涵的創新的文化牌藝。

在搜集到的關於「二十四節氣」文化的相關資料中,尤其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作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遺」成功的資訊,特別令本項目創意者內心振奮和鼓舞,由此更加增添了項目創意研發的信心與動力。同時,更加激發了作為華夏子民一員的本項目創意者對創新傳播中華文化的內心自覺。

傳播是為了保鮮記憶、活化陳跡。傳播在價值就在。只要有傳播,滋養「二十四節氣」發明果實的文化之根就會依然健壯地深植於民族大地。

新時代更有新機遇。網路文化的無限空間的特性,又使得中華節氣牌網游(含手游)產品線上競奕娛樂,為「二十四節氣」文化傳播開拓了一條更為寬廣的傳播路徑。

按照傳播論的文化社會學觀點,「二十四節氣」文化不會因其文化應用功能的弱化而被世人記憶淡忘,而是可以藉助現代網路文化的興盛勢頭,發現更多的傳播方法與路徑,得以讓更多的人們認知與記憶。

「申遺」成功只是讓「二十四節氣」文化走向舉世矚目的極值高度,而如何讓「二十四節氣」文化居高炫彩、持久光耀,就需要有更多的對本民族文化心懷敬仰的國人加入到自覺傳播的隊伍中來。

在當今全球經濟一體、文化融通的新的時代背景下,自覺傳播「二十四節氣」文化,其現實意義,不僅是為了讓中華傳統文化在世界文化格局中佔有一席之地,同時也是為了宗脈身份的宣示,為了生命源流的認同,為了民族家園的親近,更重要的是為了對「人本生活與自然和諧」的精神理念的堅守。

相信只要抓住網路文化興盛的時代機遇,將「文化自覺」意識融入到創新思維之中,銳意探索,中華大地就會滋長出更多的有益於中華文化光大遠播的原創文化產品!

註:本文系《中華節氣牌創意研究》書摘。

中華節氣牌番種名稱及牌型組合圖例:四同刻

中華節氣牌番種名稱及牌型組合圖例:四色四步高

《中華節氣牌創意研究》是繼2016年7月由長江出版傳媒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中華和牌創意研究》(作者:周澗)之後的又一部新作。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