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泥料朱泥、大紅袍2種泥的區別

朱泥紫砂壺,大紅袍紫砂壺這2種壺的最大區別在與泥料,很多人其實根本不明白這2種泥有哪些不區別,現做一個詳細介紹:

什麼是「大紅袍」泥?

所謂「大紅袍」泥,可塑性更大,延展性更強,泥片彎曲時不易斷裂,燒成溫度約為1040℃,收縮比約為45%~55%。質感和潤感都會增強。抗日戰爭前,宜興縣長鍾竟成,就用特製「大紅袍」泥聘俞國良製作一批茶壺送人,壺鈐「鍾竟成贈」方章。

我們所說的造假的「大紅袍」泥,是在煉泥過程中,把適量的天然鐵紅粉加入到含氧化成分較高的夾層嫩泥中,成型后經過窯燒,壺體泥質細、砂粒小、密度大、結晶高,色澤大紅。泡養后艷紅熱烈。

什麼是「紅泥」?

紅泥是紫砂泥主要泥種之一。

宜興陶土中有一種叫做嫩泥的礦料,是接近地層表面的一種粘土岩,分佈在宜興丁蜀鎮周圍山區。嫩泥礦層的底部,有一種堅質礦石,開採時須用硬器掘之。古文獻說它是「未觸風日之石骨也,陶之乃變硃砂色」(明·周高起《陽羨茗壺系》)。這種礦石就是紅泥礦。其礦物組成為伊利石、高嶺石、氧化鐵、石英和白雲母。

因含鐵量多寡不等,紅泥礦燒成后的色澤或紅中略帶黃,或黃中略帶紅,或紅中略帶紫,可呈硃砂、硃砂紫或海棠紅等基色,朱紅中透著橘黃,色艷而不妖。色彩的呈現與燒制溫度緊密關聯,使用越久越現沉穩氣息。

紅而不艷,紅得柔美,是紅泥色澤特點。色澤紅得過於艷麗,多數是泥料內添加了鐵紅粉。

窯溫不足,紅泥呈枯黃橙色,水色不彰。窯溫稍高,則收縮大、變形、塌陷、鐵質熔點較易產生。窯溫燒足,光潔明亮,紅中略見橙色。

大部分壺友從書和資料得到,辯認朱泥的重點就是「皺」,於是認定,朱泥壺一定是皺的,好嘛,要是看不到明顯的「皺」,你就是正兒八經的純正朱泥他也死活不肯相認,於是偶爾看到原礦的朱泥,卻是為迎合壺友的「無朱不皺」而動了手腳,其實做壺的師傅也很無奈。

朱泥壺的難度主要原因還是在於成型相當困難,朱泥不同別的泥種可以慢慢製作慢慢修整;別的泥料做壺的時候慢慢磨都可以,壺坯沒做好泥料要乾的時候還可以噴點水,朱泥卻不成,必須在泥料乾燥之前以最快的速度做完而且不能有過多的修整,否則在燒制時在高收縮比的情況下必然顯露出來,所以功夫不到家的人不敢做朱泥壺,做朱泥壺必須一氣呵成;又由於收縮比太高,朱泥壺通常在歷經爐火考驗之後一個個嘴鼻歪斜縮脖子,成品率很低,這也是很多做壺名家不敢碰朱泥的原因。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