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發現胃腸道間質瘤的新藥物靶點!

胃腸道間質瘤(GIST)可發生於消化道任何部位,約佔全消化道腫瘤的1%~3%,發病率約為(11~14.5)/100萬,其中胃為最常發病的部位,約佔60~70%,第二常見的發病部位為小腸,約佔20~30%,結直腸約佔5%。


圖1腹部CT掃描顯示的胃間質瘤

這個病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但發病年齡越小惡性程度越高,男女發病差異不明顯。它的臨床表現與一般消化道腫瘤的臨床表現一樣,缺乏特異性,診斷主要依據內鏡及影像學檢查,最終確診需依據病理組織學檢測,免疫組織化學檢查也有助於其鑒別診斷。

GIST可發生浸潤、轉移及複發。惡性GIST可侵犯腫瘤周圍器官,如胰腺、臨近腸管、腸系膜、網膜、膀胱、子宮等。目前認為,GIST的轉移主要發生在腹腔部位,其次是肺,發生淋巴結轉移的情況比較少。

Advertisements

GIST對放化療都不敏感,所以主要的治療方法是手術和分子靶向藥物,同時因為GIST具有一定的侵襲性和遠處轉移的風險,所以最好儘早手術。有報道這個疾病的5年複發率為50%。

分子靶向藥物以甲磺酸伊馬替尼為代表,同時也是目前公認的首選藥物。伊馬替尼特異性抑制酪氨酸,結合c-kit的胞漿酪氨酸激酶功能區的ATP結合位點,阻斷磷酸基團由ATP向蛋白質底物酪氨酸殘基轉移,從而抑制細胞增殖和恢復凋亡。

但不幸的是GIST的分子靶向治療是比較容易發生耐葯情況的,中國胃腸間質瘤診斷治療專家共識(2011年版)推薦,對於中、高複發風險的患者術後進行輔助治療,中危患者至少基於伊馬替尼輔助治療至3年,而對於高危患者,應延長輔助治療時間至3年。

Advertisements

GIST原發性耐葯可能與c-kit基因9號外顯子突變、PDGFRα基因發生D842V突變或野生型基因表達有關,繼發性耐葯主要與c-kit或PDGFR基因的二次突變有關。GIST的轉移及術後主要發生於腹腔,以肝臟及腹膜最多見。

科學家們通過最近發現,Hedgehog信號通路是這個疾病的發病核心,最主要是由KIT這個致癌基因導致的,這個發現在酪氨酸激酶抑製劑的基礎上又前進了一步,Hedgehog信號通路改變了人的胃腸道間質瘤,同時也控制KIT基因的表達,因此對於GIST的管理有臨床意義。

甚至,科學家還說可能是找到了抑制這種癌症的方法。其中一個位叫做Sicklick的科學家說他們正在嘗試用一種含砷的臨床實踐藥物來嘗試殺死耐葯細胞,提供一種新的治療途徑。

編者:id4hehe

點擊閱讀相關熱門文章:

  1. 胃腸道間質瘤(GIST)第一篇

  2. 胃腸道間質瘤(GIST)第二篇

  3. 胃腸道間質瘤(GIST)第三篇

  4. 胃癌的預防、遺傳改變和靶向藥物

文章網址:

[1] http://medicalxpress.com/news/2016-11-drug-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s.html.

[2] Alexander W. Beham.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Int J Colorectal Dis (2012) 27:689–700 DOI 10.1007/s00384-011-1353-y.

關注我們:搜索微信公眾號「癌度」,了解更多關於腫瘤和基因的資訊。

轉載文章請註明來源公眾號及作者。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