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腎友互助課堂》第四期:FSGS腎病④

一、FSGS診斷流程

二、病理分型

目前沒有統一的分型,比較公認的有:經典型、周緣型、尖端型及塌陷型。

①經典型指節段硬化分佈在腎小球血管極;

周緣型指節段性硬化分佈在除血管極和尿極以外的腎小球其他部位。這兩型比較常見,但也有專家認為實際病理診斷時更易見到這兩型出現在同一患者中,難以截然分開,因而稱為混合型或未定型;

尖端型指病變局限於腎小球尿極,較少見;

④塌陷型指腎小球毛細血管袢塌陷伴上皮細胞增生及空泡變性,較少見;

部分患者伴有節段性內皮細胞增生和瀰漫性系膜細胞增生,則被稱為內皮細胞增生型和系膜增生型,但常與其他型重疊,能否被稱為獨立亞型存在爭議。

我國符合國情的診斷和分型標準分為六型

門部型(經典型)、周緣部病變(周緣型)、尖端型、塌陷型、細胞型(伴節段性內皮細胞及系膜細胞增生)和系膜細胞增生型(伴瀰漫性系膜增生)。

Advertisements


三、鑒別診斷

當病理形態學診斷確立后,對於原發性FSGS的鑒別診斷,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①在病因上儘可能尋找繼發性因素,只要找到繼發性FSGS因素便不再診斷原發性FSGS。

②在臨床上還應儘可能明確家族史,對於家族中具有相同或類似的患者,應首先考慮遺傳性FSGS。

但是,由於在遺傳性FSGS患者中,存在常染色體隱性遺傳以及極少數的不外顯得顯性遺傳,臨床常規手段難以將其從原發性FSGS中鑒別出來,而將其列入原發性FSGS。臨床上療效不好的原發性FSGS患者,如果有條件應主動篩查其突變基因。

在除外以上情況后,還應注意除外其他腎小球疾病引起的類似病理改變,如:IgA腎病,狼瘡性腎炎、輕鏈沉積病、Alport綜合征等。

Advertisements

Ⅰ.微小病變及輕度系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

由於局灶節段性特點,在腎活檢或病理切片時未取到節段性硬化的腎小球,或未取到髓旁腎單位而被誤診。

鑒別方法:

以蛋白尿為主要臨床表現的原發性腎小球疾病,光鏡下腎小球病變輕微,但腎小球體積增大,或存在球囊粘連、灶狀腎小管萎縮、腎間質纖維化;

微小病變極少會表現為高血壓和血尿,絕大多數對激素治療敏感。因此對於激素足量應用4-8周未轉陰,或者伴有高血壓、血尿的患者要高度懷疑。

③在電鏡下,見到足突與腎小球基底膜分離;或在患者尿液中找到脫落的足細胞。

Ⅱ. 繼發性FSGS

尋找原發病的特徵,組織學可表現為腎小球硬化程度輕重不一,腎小囊壁增厚,球周纖維化,小管間質病變呈斑片狀分佈,間質可見大量炎性細胞浸潤。

━END━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