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抗菌藥物的使用方法,你注意了嗎(臨床簡記版)

我們在看抗菌藥物的說明書中常常會困惑,很多說明書中的用藥間隔大不相同:有的寫著 bid,有的是 q12 h或者 tid 或者 qd。

那麼為什麼同樣都是抗菌藥物,給葯的頻次相差這麼大呢?

這是因為抗菌藥物的給葯間隔取決於其半衰期有無PAE(抗菌後效應)等因素。

抗菌藥物依照葯代動力學與藥效學(PK/PD)分為時間依賴型抗菌藥物和濃度依賴型抗菌藥物。

下面就給大家一步一步慢慢的解惑。

時間依賴型抗菌藥物

  • 時間依賴型抗菌藥物是指藥物的療效與濃度大於 MIC(最低抑菌濃度)的時間有關。

  • 當濃度<MIC 時,沒有抑制細菌的療效,濃度達到 MIC 時;可有效的殺滅細菌,一般達到 4 倍 MIC時,增加劑量,其抗菌療效不再增加。

    Advertisements

  • 時間依賴型抗生素主要包括青霉素類,頭孢菌素類等 β-內醯胺類藥物,碳青黴烯類抗菌藥物。

  • 此類抗菌藥物只有當 T>MIC 占給葯間隔時間的比例超過 40% 時,才能達到良好的細菌清除率。

  • 因此,臨床上應用此類抗菌藥物時應每日多次給葯,以達到較好的療效。

那麼半衰期(t1/2)是否會影響時間依賴型抗菌藥物的作用時間?這些藥物之間又有什麼區別呢?

一、青霉素類

本葯的半衰期為 30 min,對多數敏感菌的有效血葯濃度可維持 5 個小時。

因此,對於青霉素這種半衰期很短的時間依賴型抗菌藥物,應該通過每天分 3~4 次給葯,或者連續滴注,才能使血葯濃度超過 MIC時間達到最長,若採用 qd 則達不到治療效果。

Advertisements

二、頭孢菌素

a、頭孢唑啉,b、頭孢他啶,c、氨曲南

此種藥物的 t1/2 半衰期多在 1~2 h,因此,每日給葯 2~3 次,即可使大部分給葯間隔時間中的藥物濃度高於MIC。

頭孢唑啉臨床上多每 6~12 h 給葯 0.5~1 g,根據病情可增加至一日 6 g。

頭孢他啶靜脈注射用於中度感染時,一次 1 g,一日 2-3 次,重度感染可至 2 g,一日 2~3 次。

氨曲南臨床上一次 0.5~1 g,每 8~12 小時 1 次,對於中度感染可一次 1~2 g,每 8~12 小時一次。

頭孢丙烯,頭孢哌酮鈉

此種藥物的半衰期>2 h,每日給葯 1~2 次就可使 T>MIC 達 12 h 到 24h,達到殺菌療效。頭孢丙烯臨床上給葯頻次多為 qd 或 bid,一次 0.5 g。

頭孢哌酮對於一般感染一次給葯 1~2 g,q12h;嚴重感染時一次給葯 2~3 g,q8h。

在這裡需要特別注意的是 q12h 並不等於 bid,bid 強調的是給葯頻次,一日兩次。

而 q12h 更強調的是給葯間隔,要嚴格間隔 12 h 才能達到更好的抗菌效果。

Bid 多採用上午 8 時,下午 4 時給葯,q12h 多採用上午 8 時,晚上 8 時給葯。

頭孢曲松

頭孢曲松對肺炎鏈球菌,大腸埃希菌,克雷伯菌等具有相當高的療效,其半衰期為 8~12 h。

是頭孢菌素中半衰期最長的藥物,因此每日只需給葯 1 次,一次 1~ 2 g,就能夠使得 24 h 抑菌濃度都大於MIC。

三、碳青黴烯類

亞胺培南、美羅培南等碳青黴烯類的半衰期雖然很短,但是由於其對繁殖期和靜止期細菌均有強大殺菌活性,又顯示較長的 PAE。

臨床應用該類藥物可適當延長藥物給葯的間隔,多採取每日 2-3 次給藥方案。

對於上述時間依賴型抗菌藥物,為達到較好的抗菌作用,可以通過

(1)增加藥物的劑量;

(2)縮短給葯間隔或者增加給葯頻率;

(3)延長點滴時間或者持續給葯的方法,來實現更好的抗菌效果,避免耐葯菌的產生。

濃度依賴型抗菌藥物

此種抗菌藥物對致病菌的殺菌作用取決於峰值濃度,而與作用時間關係不密切,即血葯峰濃度越高,清除致病菌的作用越強。

這類抗菌藥物可以通過提高血葯峰濃度來提高臨床療效,而增加給葯頻次則並不起作用。

包括氨基糖苷類藥物和喹諾酮類藥物,但對於治療窗比較狹窄的氨基糖苷類的藥物,應注意在治療中不能使藥物濃度超過最低毒性劑量。

代表藥物:氨基糖苷類,喹諾酮

一、氨基糖苷類

大量的臨床觀察發現,氨基糖苷類抗菌藥物每日給葯 1 次可增強其抗菌療效,並且採用 qd 可降低腎、耳毒性。

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對革蘭陽性菌和格蘭陰性菌的抗菌後效應(PAE)都較長,採用較高的初始濃度,能夠達到最佳的抗菌活性,且具有明顯的濃度依賴型。

氨基糖苷類的主要不良反應包括耳毒性,腎毒性。

耳毒性主要是由於血液中藥物的濃度較高,時間較長而緩慢滲入內耳蝸靶組織中蓄積的結果。

而氨基糖類藥物採用 qd 的給藥方式,可以降低血液的谷濃度,因此可以降低耳毒性的不良反應。

給葯次數減少,也可是腎皮質對氨基糖苷類攝取的藥物百分比相對低,可減輕腎毒性。

綜上所述,氨基糖苷類抗菌藥物採用一天一次的給藥方式,不僅可以提高抗菌療效,還能減輕不良反應,達到一箭雙鵰的效果

二、喹諾酮類

喹諾酮類抗生素屬於濃度依賴型抗菌藥物,其抗菌譜廣,抗菌作用強,對革蘭氏陽性菌陰性菌都顯示較長的抗菌後效應。

因此,臨床多採用每天給葯 1 次的給藥方式就可以達到較好的抗菌效果。

比如左氧氟沙星注射劑的常用量為 250 mg 或 500 mg,緩慢滴注,每 24 h 靜滴一次,滴注時間不少於 60min。

綜上所述,只有分清抗菌藥物屬於時間依賴型還是濃度依賴型,選擇正確的給葯頻次,才能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廣偉說事」,謝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