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茸的真假辨別圖片,如何辨別鹿茸的真假

特級紅粉片

鹿茸的真偽,質量的優劣,主要從色澤、質地、氣味等方面加以鑒別。

正品鹿茸的形狀特徵(含梅花鹿茸和馬鹿茸):

  1. 梅花鹿茸

    ①整枝鹿茸:本品呈圓柱分枝。

    具有一個分枝習稱「二杠」,其主枝習稱「大挺」,長17~20厘米,鋸口直徑4~5厘米;離鉅口約1厘米處分出側枝,習稱「門庄」,長9~15厘米,直徑較大挺略細;外皮紅棕色或者棕色,多光潤,表面密生紅黃色或棕黃色細絨毛,上部較密,下部較疏,分岔間有一條灰黑色筋脈,皮茸緊貼;鉅口黃白色,外圍無骨質,中間密布蜂窩狀細孔。體輕,氣味腥,味微咸。

    具有兩個分枝習稱「三岔」,大挺長23~33厘米,直徑較二杠稍細,略成弧形,微扁,枝端略尖,下部多有起筋,絨毛較稀而粗。

    Advertisements

    一年鹿茸約收兩季,第一季叫頭茬茸,第二季叫二茬茸。二茬茸與頭茬茸相似,但挺長而不圓或上粗下細,下部有縱棱筋,皮灰黃色,絨毛較粗糙,鉅口外圍多以骨化,體較重,腥氣淡。

    ②鹿茸片(包含蠟片、粉片、骨片):

    蠟片:鹿茸上部切片習稱蠟片,含蠟片和半臘片,表面淺棕色或黃白色,半透明,微顯光澤,外圍無骨質,紅棕色或棕色,質堅韌。

    粉片:中上部切片習稱粉片,含白粉片和紅粉片,為圓形或者類圓形厚片,表面粉白色或者淺棕色,中間有蜂窩狀細孔,外圍無骨質或略有骨質。

    骨片:下部切片習稱骨片,周圍粗糙,紅棕色或者棕色,質堅脆,氣微腥,味微咸。

2.馬鹿茸

馬鹿茸一般較梅花鹿茸粗大,分枝亦較多。

①整枝鹿茸:

Advertisements

具有一個側枝者習稱「單門」,具有兩個側枝習稱「蓮花」,具有三個側枝習稱「三岔」,具有四個以上側枝習稱「四岔」。茸體飽滿,體輕稚嫩,毛色灰褐,下部無稜線,產於東北者質佳。按產地不同分為「東馬鹿茸」和「西馬鹿茸」。東馬鹿茸:主產於東北,「單門」大挺長25~27厘米,直徑約3厘米,外皮灰黑色,絨毛灰褐色或灰黃色,鉅口外麵皮較厚,灰黑色,中間密布細孔,質嫩。「蓮花」大挺長達33厘米,下部有棱筋,鉅口面蜂窩狀小孔稍大。「三岔」皮色深,質較老。「四岔」絨毛粗而稀,大挺下部有棱筋或疙瘩,分枝挺短多無毛。西馬鹿茸:主產於西北,大挺多不圓,頂端圓扁不一,長30~100厘米,直徑粗表面有棱,分枝多且彎繞,絨毛粗長,,灰色或者黑灰色,鉅口面顏色較深,上端紫紅色,中端灰紅色,下部灰白色,常見骨質,氣腥臭,味咸。

②馬鹿茸片

血片、蠟片為圓形薄片,表面灰黑色,中央米黃色,半透明,微顯光澤,外圍皮較厚,無骨質,周邊灰黑色,質堅韌。粉片、老角片為圓形或類圓形厚片,表面灰黑色,中央米黃色,有細蜂窩狀小孔,外皮較厚,無骨質或者略顯骨質,周邊灰黑色,質堅脆,氣微腥,味微咸。

梅花鹿茸與馬鹿茸對比圖

梅花鹿茸與馬鹿茸對比圖

鹿茸混淆品的形狀特徵

  1. 馴鹿茸:呈圓柱形,較粗大,多具分枝,分枝上叉較多,皮黑灰色,毛灰棕色,毛厚,緻密,較長而軟,手摸柔和,斷面外皮棕色或灰黑色,中央淡棕紅色,具有蜂窩狀小孔。

  2. 駝鹿茸:呈圓狀形,較粗大,有分枝,皮灰黑色,毛長厚,較粗硬,手摸粗糙感,灰棕色或者灰黃色,斷麵皮較厚,灰黑色,骨質白色,具有蜂窩狀小孔,氣微腥,味微咸。

假鹿茸的形狀特徵

  1. 摻偽品(向鹿茸中注入白蠟溶液)

    在鹿茸的橫斷面上,可看到中央蜂窩狀細孔中填滿了白色物質,尤以下部中央多見,氣味沒有發生變化,細查可見在鉅口面上打有一個或者兩個小孔洞,系將白蠟溶液,用高壓壓進,冷卻后,再用膠封上,應注意鑒別。

  2. 偽制整枝鹿茸

    系用鋸末、膠、色素和其他動物皮加工的偽製品。皮粗糙而灰暗,外皮灰褐色或者灰白色,表面有灰白或者淡土褐色被剪成參差不齊的稀疏短毛,期間或夾雜有黑褐色的成撮毛,質地密實,無蜂窩狀小孔,有的有少數大小不等的圓形小孔穴,火燒融化,吱吱作響並冒濃煙,氣味特殊且有膠臭,久聞令人噁心。

  3. 偽制鹿茸片

    系用蛋清,色素,骨塊或動物皮毛加工的偽製品。一般為類圓形薄片,大小不等,外皮灰暗色至土褐色,切面光滑不細膩,半透明裝,無蜂窩狀小孔,有光澤,體略重,易碎裂,氣味淡或者特殊。

關注村姑阿毛微信公眾賬號,您可以了解人蔘、鹿茸、雪蛤、靈芝、蜂蜜、木耳的吃法、鑒別、功效。

總之,鹿茸真偽難辨別,朋友們在購買時應細心辨別,鹿茸本是滋補身體,買了偽品得不償失,朋友們在選購鹿茸時如有不懂得地方也可以私聊阿毛。

關注村姑阿毛微信公眾賬號您可以了解人蔘、鹿茸、靈芝、雪蛤、蜂蜜、木耳的吃法、鑒別、功效。

村姑阿毛,一個分享東北特產文化知識的微信公眾賬號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