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傳一刻——第151期:吳凡偉-古中醫脾胃學說論治疑難雜病

吳凡偉,畢業於廣州中醫藥大學、中山醫科大學,獲醫學碩士學位,副主任中醫師,現任深圳市寶安中醫院(集團)副院長。廣東省名老中醫學術經驗繼承人,掌紋診斷醫學主要傳承人,清末民初河南名醫陳其昌先生第六代傳人,師承全國名老中醫姚梅齡教授。

從事中醫臨床工作18年,崇尚漢唐時期的中醫醫德、醫術,主張回歸四大經典,從古中醫學術思想多學科、多維度進行辨證論治。擅長使用經方診治內科系統疾病、急危重症及各種疑難雜症。

中醫家推薦

脾胃為後天之本,內傷脾胃,百病由生。本文從古中醫脾胃學說談起,從多角度切入,展示了古中醫脾胃學說理論,並附以三個詳細臨床案例體現其在治療疑難雜病方面的作用。另外, 吳教授分享了學習中醫的十個感悟,從生命科學的三觀四律、DNA雙螺旋結構與經絡運動的聯繫,到中醫文化自信:儒釋道、醫易同源等等,指導我們學好中醫,用好中醫,成為一名合格的中醫師。提出「人類醫學的發展,最終一定是寒溫一統、內外一統、古今一統、中西一統」、「中醫一定是在儒釋道的基礎上,有更高的生命科學方面的演變規律」、"中醫是未來醫學,是生命科學"等觀點。

溫馨提示:本文約13734字,閱讀大概需20分鐘。宜泡一壺清茶,慢品。

講稿實錄

一、引 言

很高興能站在這裡以「古中醫脾胃學說論治疑難雜病」為專題做演講。深圳是我的第二故鄉,因為我1999年畢業就來到松崗人民醫院,一待就是18年。2014年,中醫科原來的老主任譚主任調去了深圳市中醫院,但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財富。中醫科的門診量持續每年上十萬人次,中醫館、康復科以及社康的中醫門診量到目前為止已經連續5年都超過12萬人次。在這麼大門診量的基礎上,中醫該怎麼發展下去?這是面臨一個很重大的抉擇——松崗一共20多名中醫,我們的路子該怎麼走?面臨這麼大門診量,以及2014年新開設的中醫科病房,怎麼樣才能更好地處理各種問題?在充分地徵求了老專家、老前輩的建議之後,並結合我們自身的環境和條件,我們選擇了方向:學經典,重臨床。到目前為止,我們在這條路上已經走了3周年多一點。當時的考慮是,在漢唐以前的中醫是純中醫,中醫思想也是架構於《易經》、《黃帝內經》的,但是漢唐以後的各家學說非常多,成千上萬種,我們該怎麼選?很困難!所以,當時我們就選擇了這條最古老的路子:回歸四大經典。3年裡,我們堅持學習四大經典,並且每天在門診和病房的病人身上運用,總結出診療經驗,大多數病人的治療都有滿意的效果。因此,今天我站在這裡,可以很自豪地跟大家講,我們的年輕中醫一天的門診量可以達到80-100人次甚至更多。這一點非常不容易!因為在我們現有的中醫體系裡面,病人多的一般都是老中醫。

中醫博大精深,一輩子都學不完,所以今天我僅結合自己20多年的從醫經歷,和大家分享我的團隊在這3年的古中醫學習和臨床中的一些經驗。

二、古中醫脾胃病學說

01、氣一元論

我們知道四大經典是《黃帝內經》、《難經》、《神農本草經》、《傷寒雜病論》。很多大學課程已經把《難經》去掉了,把《傷寒雜病論》拆成了《傷寒論》和《金匱要略》,這一做法我個人是不贊同的。關於四大經典,首先我們回顧一下氣一元論。大家知道,我們團隊是回歸到漢唐以前的古典中醫學習之路,所以我們是在四大經典的理法方葯指導之下來診治疾病的。在臨證實踐中不分病種、年齡,都按照仲景《傷寒雜病論》六經辨證進行論治。氣一元論理論認為,六氣為一氣的變現,先天腎氣與後天胃氣互為根本。

02、元 氣

關於元氣,我們知道「元氣是生命的本源」。在《易經·彖》裡面就講到: 「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 在《素問·寶命全形論》裡面講到:「天覆地載,萬物悉備,莫貴於人。」元氣包括人與生俱有的精、氣、神三寶,所以我們說「坎中一點真陽,乃人身立命之本」。生命之奧秘全在於此。有些老中醫,尤其扶陽派的,可以用一首四逆湯通治百病,立論點就在於先天腎氣。

03、中 氣

「中氣乃元氣所生」。在《圓運動的古中醫學》里,彭子益先生講到:「中氣如軸,四維如輪。在不同時空對應不同的名稱及其相應功能。」不同的名稱如中氣、中軸、中央戊己土、脾胃。以土為中心論,中氣為軸,十二經(五臟、六腑)經氣為輪。軸運輪轉,軸停輪止,生命終結。此論後天胃氣。

04、先後天兩本——「火生土,土伏火」

我們知道先天腎氣與後天胃氣實際上就是乾坤兩卦化合之混元一氣。火生土是說先天一點真陽乃原動力,此火一動,四維升降各循其道,生命欣欣向榮。此火一熄,陽根被拔,生命終結。土伏火是說後天胃氣(中氣)乃先天腎氣之根,生命之延續全賴中氣之滋養、灌溉,土能生萬物,無土不成世界。所以人身之中土即脾胃—中氣,中氣左升右降,斡旋運轉不停,五髒得養,生生不息,此即運中土,溉四旁,這就是一個保腎氣的方法。

05、三陰三陽及辨陽明病、太陰病脈證並治

三陽統於陽明,三陰統於太陰。所以陽明之燥熱,永不敵太陰之寒濕。陽明之降乃人身最大降機。回顧《傷寒雜病論》裡面《辨陽明病脈證並治篇》179-262條。其中第179條講到:「病有太陽陽明,有正陽陽明,有少陽陽明,何謂也?答曰:太陽陽明者,脾約是也,正陽陽明者,胃家實是也;少陽陽明者,發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煩實,大便難是也。」180條裡面講:「陽明之為病,胃家實是也。」接下來還有181條、184條、185條、193條。193條裡面講:「陽明病,欲解時,從申至戌上。」這是一個病者欲解的時辰。而《辨太陰病脈證並治》這一章共8條條文,從273條到280條。273條裡面講:「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結硬。」第274條講到了:「太陰中風,四肢煩疼,陽微陰澀而長者,為欲愈。」275條講 「太陰病欲解時,從亥至丑上」。

06、陽明病與太陰病的鑒別要點

接下來講講陽明病與太陰病的鑒別要點。《素問·天元紀大論》講道:「丑未之歲,上見太陰;卯酉之歲,上見陽明;太陰之上,濕氣主之;陽明之上,燥氣主之。」綜合地講,實則陽明,虛則太陰。脾胃實證胃證以燥證偏多,脾證以濕證偏多。不降多責之胃,不升多責之脾。時病之中,胃病多陽證,脾病多陰證。

07、陳其昌先生的學術貢獻

下面講一下各家流派裡面的清末民初河南名醫陳其昌先生。為什麼我們要引進他的學術?首先,陳其昌先生的著作《寒溫窮源》和《濕證發微》成書的時間是比彭子益先生的《圓運動的古中醫學》早個幾年,因此我認為,在那個年代的醫家,他是比較遵循古中醫學說來學習理論知識及治病的。第二點呢,陳其昌先生在寒溫一統方面做了很深刻的研究。我摘抄了其中的一部分內容。比如,《寒溫窮源》的《五行陰陽各具說》裡面就講到:「今之論五行者,莫不曰水陰也,火陽也,木陽也,金陰也,土則陰陽兩平也。夫謂土為陰陽兩平信矣,而以陰陽分屬木火金水則不察之言也。」他還講到:「左旋為陽,而春為厥陰風木用事,夏為少陰君火管局,仍是陽中有陰也。右旋為陰,而秋為陽明燥金用事,冬為太陽寒水管局,仍是陰中有陽也。推之木火位於東南陽也,其對待則為陰。金水位於西北陰也,其對待則為陽,或為正化陰陽,或為對化陰陽,或為從化陰陽,不能參透此中消息,而漫欲膠柱鼓瑟,其不至殺人如草菅也,幾希矣。」可以說,他已經把金木水火土的關係闡述得非常清楚。

另外一本書叫做《濕證發微》,裡面對河圖和洛書的研究也是非常地精闢。他講到:「河圖一書,天開地辟之書也。圖於外者天,天有風暑濕燥寒;方於內者地,地有木火土金水。廁乎其間者為人,人有肝心脾肺腎。圖之左旋為五行相生,即為臟腑相生之意,圖之對待為五行相剋即為臟腑相剋之形。其為先天當中也,明甚然,五十居中主持大地,木火金水列在四旁,是即土苴萬物貫四時之精義。」也就是說金木水火土裡面,土是居中的。所以五行相剋相生即是臟腑相剋相生之意。「濕之為邪,散無友紀。濕之時固有濕,即春溫秋燥其濕為更險。濕之證固為濕,即痰飲水氣其濕為更深。」他認為春溫秋燥時候的濕更加危險一些,痰飲水氣的濕會更深入人體一點。「如用藥驅之,罔有不愈者矣。且圖五十居中,譬如車輪之軸,木火金水皆其輪上之輻也。」如果「其人金水素盛,軸自從右而旋,金水證必多。其人木火素盛,軸自左而旋,風火證必多。」也就是說金水比較盛的人,軸是右降的,那麼這個時候他的金和水的這種癥狀會比較多的。如果這個人是木火比較旺的,那麼這個病是從左升的,他的風火癥狀是比較多的。所以說「寒濕宜溫其寒,溫之不愈者則宜攻,熱濕宜清,其熱清之不解則宜下」。他在《太陰不離少陽之精粹說》和《太陰不離少陰之精粹說》講到比較多的內容,在這裡我就不一一闡述了。

08、太陽病轉歸

我們知道,外感是萬病之源,所以我們在臨床當中治療的很多疑難雜症,後來都要涉及太陽病的轉歸。為什麼?六經辨證的順序為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我們在治療很多厥陰病的過程中,會發現病人突然出現了一個太陽病癥狀,這個時候我們怎麼去解決它?事實上,在《傷寒論》398條條文裡面,太陽病就佔到178條。而方子數量更多,《傷寒論》有113條方,其中太陽病篇就佔73方。張仲景為什麼把「太陽病篇」寫得這麼多?他是浪費墨水嗎?不是!他是精細入微,用心良苦。仲景論「太陽病篇」著墨甚多,是因為「太陽」並非單單指人身皮毛或者外感的疾病,除了在表者桂枝湯,在里者四逆湯;29條的芍藥甘草湯、甘草乾薑湯、調胃承氣湯、四逆湯皆為太陽界面,氣機失常的對治方葯,還有真武湯、苓桂劑、五苓散等等。在《黃帝內經》裡面講到:「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應也。」,臨床當中三焦、膀胱相應功能的失調,部分也是屬於《傷寒雜病論》的太陽病。

我們講治病有哪四個規律啊?天地規律、生命規律、疾病規律還有人體自身稟賦規律。那麼在四個規律的把握當中,天地規律是明理的關鍵,天地一氣周流的規律是主氣的規律。主氣之中,終之氣,我們叫做太陽寒水之氣。所以臨床上,凡是太陽寒水之氣異常而出現的病證,同樣屬於《傷寒雜病論》裡面的太陽病。

我們又講到邪正是一家,所以在臨證時應盡量將邪氣轉化歸位。邪有出路,才可以減少病人痛苦,或者達到讓患者機體自愈的目的。「邪之入路即邪之出路」。如果我們精準分析到主要矛盾和相應的病機線路,就可達到轉化病邪的同時截斷病源,體現中醫治未病的高明之處。

以上是我們在四大經典及陳其昌先生的《寒溫窮源》、《濕證發微》裡面挖掘出的一點點的脾胃病學說的原理。原理很難聽、很晦澀,但在臨床的應用當中,理論是可以密切地體現出來的。下面我講3個案例。

臨床案例

01、內傷發熱(布魯斯菌感染)

第一個案例,內傷發熱(布魯斯菌感染),這個老人家76歲,男性,是一個住院的病人。他既往無就診經歷。3個月前與妻子同遊動物園,遊玩之後回家,沒有異常。3周前,他的妻子出現發熱、白細胞低下的表現,經過住院對症的治療后出院了。但是出院之後,住院期間的血培養才出結果,顯示是布魯斯菌感染陽性。布魯斯菌感染,這是一個什麼病啊?大家回去查一查,這是一個動物傳染性疾病,非常不好搞。她當時出院之後繼續接受多西環素治療,病情還算比較好。那麼這個老人家,男性,76歲,反覆發熱,伴腰、背、頸、臀及大腿等多處疼痛,右側為甚,伴局部皮膚感覺過敏,無皮疹、出血點,關節活動可,無神經病理征。他發病的第一周在廣州南沙醫院住院,當時是腰背痛伴發熱,可行走,脊髓MRI未見明顯異常,藥物治療效果不佳,具體用了什麼藥物他也記不清,我們也沒有看到出院的記錄。

第二周,老人轉到寶安中醫院,5月31日入住,當時是因為是頸背臀部大腿的疼痛,收治在骨科病房。腰背痛加重,反覆發熱,卧床,不願坐起。查血常規沒有多大問題。但是血沉是升高的,C反應蛋白是增高的。腹部彩超顯示右下腹有少量積液。所以,骨科在治療上,給予了燈盞細辛,維生素B1、B12等藥物營養神經。止痛、抗炎的藥物用到了塞來昔布、卡馬西平和甲潑尼龍。然而,這樣抗炎止痛營養神經的治療並沒有讓患者的癥狀得到明顯的緩解。當時還是以右側腰背部及臀部疼痛為主,伴有皮膚灼熱感,無皮疹,期間反覆發熱,體溫38~38.6℃之間。

這個時候,請到了腦病科會診,腦病科考慮「腹壁外側皮神經炎」,遂轉入腦病科進一步診治。第三周,6月6日轉入腦病科后,疼痛無緩解,仍發熱。這時候查血常規也沒什麼特異。查肝功,總膽、GGT增高,CRP增高,ESR增高;心肌酶、腎功能、電解質、凝血、尿常規、風濕免疫等沒有明顯異常;當時還做了一個結核桿菌抗體的試驗,顯示抗體也是陰性的;頭顱CT顯示是右側內囊後肢腔隙性腦梗塞;胸部CT:右肺上葉、雙肺下葉少許炎症;雙側少量胸腔積液;上腹部CT等都沒有什麼異常。這個時候腦病科還加用左氧氟沙星、頭孢曲松抗感染,並予甲潑尼龍抗炎,加巴噴丁、維生素B1、維生素B12營養神經,雷貝拉唑護胃,葡萄糖酸鈣、鮭降鈣素補鈣等治療,患者癥狀也沒有明顯緩解。考慮到他的妻子有布魯氏菌感染,遂於6月12日加用多西環素。為進一步治療,他又從腦病科轉到了肺病科。

到第四周,6月13日轉入肺病科的病房,仍然是卧床的,間斷髮熱、腰背痛加重。這個時候複查脊髓MRI,發現頸後部和L4-5周圍軟組織腫脹,提示有可能是感染。繼續予多西環素治療,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聯合抗感染,加巴噴丁、維生素B1片、甲鈷胺注射液營養神經,雙氯芬酸鈉片、曲馬多片、酮洛芬凝膠止痛,雷貝拉唑護胃。6月15日做了一個虎紅平板凝集試驗,強陽性,考慮存在布魯氏菌感染,所以加用利福平,加強抗感染治療。就是這麼一個轉轉折折的過程,一共搞了4周。病人的癥狀,沒有明顯的好轉,他的發熱還是仍然存在。

在6月16日那天晚上,剛好我在肺病科開一個學術講座,講完已經9點鐘了。他的兒子拉住我,請我給他做一個會診。這個時候,我們該出手時,還得出手。這個病人一共搞了4周,用了多少種葯?你們數一數,抗炎的激素、抗生素,營養神經的、護胃的都有了。我們看看他的體溫表,到了6月16日那一天體溫達到了38.7℃。那麼這個時候,既然請到了我們中醫,是不是要想想辦法?你看他的C反應蛋白、紅細胞沉降率有不同的這麼一個圖形,降鈣素原是在升高的。

所以我們思考一下,這個病例有什麼特點?首先他是老年男性,有動物接觸史,同伴血培養結果陽性。他有很典型的癥狀,發熱、多汗、多發肌肉疼痛、乏力,但無遊走性大關節疼痛。他說睾丸有時有點痛,但是沒有睾丸炎的癥狀。輔助檢查裡面,布魯氏菌虎紅平板凝集試驗強陽性,血沉、CRP增快,PCT輕度升高。脊髓MRI提示頸椎、腰椎旁組織腫脹。大家有空可以看一下2012年頒布的布魯氏菌的診治指南,包括急性期和慢性期,一線二線難治病例的用藥特點等等,裡面講得很清楚。住院期間,在骨科、腦病科也用過方子。就這麼一個病折磨了他4周,高燒反覆不退,全身肌肉酸痛,怎麼辦?

6月16日晚上9點鐘,我們會診的時候,看到這個病人,反覆發熱,最高38.6℃,可自行減退,午後3-5時加重,出汗多而粘,惡風,下半身膝蓋以下汗出不徹,全身肌肉酸痛;腹部肌肉緊張、拒按;肢倦乏力,不想起床,口乾不欲飲;大便2天一行,質硬;舌質淡黯,苔黃白根膩;脈浮滑數,右寸疾。我們診斷其為太陰風濕表證。我們選的處方是麻杏苡甘湯為主方。因為他出汗多,腹部拒按,我們加上桂枝加大黃湯。中醫院晚上都沒有急煎,這是非常遺憾的,幸虧有顆粒劑,所以當時開了2劑的顆粒劑,麻杏苡甘湯以及桂枝加大黃湯(麻黃10,苦杏仁10 ,薏苡仁30,炙甘草6,桂枝12,赤芍20,生大黃10,大棗10,生薑6,炒白朮20,生石膏30)。讓病人在9點半的時候吃了1劑,在凌晨的時候吃1劑。到了6月17日,上午發熱一次37.9℃,可自行退熱,汗出大減,仍有惡風;解大便1次,成形、量多;神疲好轉,全身肌肉酸痛緩解不是很明顯。17日早上燒退了一點,下午可以在病房走廊緩慢行走。看舌脈,舌質淡黯,苔白,脈浮數。這個時候怎麼辦?我們繼續在原來麻杏苡甘湯的基礎上,再加一個麻黃加術湯,也是2劑。白天可以熬中藥了。我一直認為,如果是煎服方法得當的話,中藥的飲片比顆粒劑要稍微好一點。但是如果煎煮方法不得當,或者是病人取葯、煎藥不是很方便,或者是他根本就不會煎中藥時,那我們會選用顆粒劑。這是我們選用顆粒劑或者飲片的一個方法。

開了2劑的飲片后,我交代2劑飲片是一起煮成4小碗,每3小時服1次。這個服藥方法在《傷寒雜病論》裡面講得是非常清楚的,急病要有急救的方法,每3小時服1碗。那麼到了6月18日,病人體溫已經控制在37℃以下,並逐步下降;汗出減少;精神好轉,可在病房走廊獨立行走;舌質淡紅,苔薄白;脈浮稍數。脈浮稍數就是提示這個病人還有可能再次發熱,如果是脈浮緩下來了,那就不會再次發熱了。

但是後來發現這個病人是赤腳醫生!他的燒退下來之後才跟我說,「其實我是赤腳醫生,我經常開中藥」。那時候我感覺我有點上當受騙了,為什麼?他自己已經搞了很久,一直在偷偷喝中藥,不單單喝醫院的中藥,他自己也在開中藥。那時候他的脈浮且還有點數,所以我提醒他,我說你如果要自己開中藥,那麼你發汗不要太厲害。因為他說他已經好啦,不用吃中藥了,剩下的他可以自己開藥來調理。後來呢,他21日出院,出院1個星期之後體溫有過一次37.4℃,低熱,他便自己開了荊防敗毒散,我覺得如果是不過量的話也可以。一直到前天,我打電話給他兒子的時候,確認病情沒有再複發了。

就是這麼一個典型的病例。他的體溫表從6月16日、17日,到了18日,這個燒就退下來了,一直穩定。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病例,所以拿出來跟大家分享一下。他轉轉折折到了好多地方,自己吃了好多葯,以及在我們醫院也待過幾個科室。總結一下,在《金匱要略》裡面有講到:「病者一身盡疼,發熱,日晡所劇者,名風濕。此病傷於汗出當風,或久坐取冷所致也,可與麻杏苡甘湯。」這個時候我在思考,他是不是與妻子一起到動物園的時候汗出當風呢?並且汗出當風之後體質下降,剛好動物又有布魯氏菌,就這麼一個偶然的因素,讓他兩個同時感染了。所以我們要反過頭來思考,他有沒有這麼一種可能。既然他得了這個病,這個猜測應該是屬實的。「風濕相搏,一身盡疼痛者,法當汗出而解,值天陰雨不止,醫雲此可發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蓋發其汗,汗大出者,但風氣去,濕氣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風濕者,發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風濕俱去也」;「太陽病,關節疼痛而煩,脈沉而細,此名濕痹,濕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當利其小便」;太陽病篇原文講到,「醫反下之,因而腹滿時痛者,屬太陰也,桂枝加芍藥湯主之。大實痛者,桂枝加大黃湯主之」。因此我們選了三條方,麻杏苡甘湯,麻黃加術湯,桂枝加大黃湯,一共四劑葯,吃了三天,這個燒就退下來了。

02、痛 證

第二個病例,是一個痛證。這個女性患者53歲,因為「反覆雙上肢麻木疼痛兩年,加重3天」來治療。我們知道只要是50歲左右的反覆頸肩腰腿痛的病人,他們的日子是非常難過的。這個女性病人就是上肢麻木疼痛反覆發作了兩年,加重3日,伴有肩背疼痛,循手太陰肺經的走向。因疼痛難以入睡,易醒,醒后不易入睡,她的雙側小腿酸痛,而且每逢下雨天前發作,飲食正常,大小便正常,舌質黯,舌苔黃白相兼,邊有齒痕,中有裂紋,脈細。我們診斷為是一個痹病,濕熱痹阻證,開了王肯堂《證治準繩》的茯苓丸和麻杏苡甘湯。茯苓丸裡面有芒硝,芒硝是個非常好用的東西,我們知道在大承氣湯中,芒硝起蕩滌大便的作用,然後大黃把大便推出來,但是大黃芒硝把大便推出來的同時一定會增加患者的腹中痛,所以大承氣湯中有枳實和厚朴,把大腸打開,推陳出新,這就是大承氣湯中芒硝的特點。芒硝在治療痛證方面也是非常好用的,它能把我們身體裡面膠膠黏黏的痰化掉,化成稀的,變成水,由機體來吸收,這時候痛證就可以慢慢解除了。

總共給她開了5劑葯。煎服方法非常重要,囑咐患者一天之內不停地吃中藥,吃到一個狀態——「如冒狀」。為什麼要服藥至「如冒狀」?原因我們等會再解釋。患者從2月17號開始吃中藥,17號吃了兩劑半,晚上十點服藥后出現頭暈汗出,15分鐘后自行緩解。18日吃了一劑半,19日吃了一劑,也就是說3天把5劑葯全部吃完了。這時候,患者雙上肢、肩背部疼痛消失,指間稍感麻木,睡眠很好,所以我們再開了5劑,吃完后所有癥狀都解除了。前幾天我們回訪的時候,反饋是前段時間下雨時小腿還有酸痛,自己又抓了兩劑中藥,吃了之後,後來沒有再發作過。

這麼一個反覆發作兩年多的痛證,在這短短的八天能夠消除它,我們要掌握什麼方法和技巧呢?我們總結一下。王肯堂《證治準繩》的茯苓丸有什麼成分呢?枳殼、芒硝、茯苓、生薑、半夏,它的功能主治是燥濕和中,化痰通絡,用於痰飲留伏、筋絡攣急、臂痛難舉等的治療。那為什麼治療痛證要讓病人服藥到「如冒狀」?《金匱要略》裡面講到:「白朮附子湯方......一服覺身痹,半日許再服,三服都盡,其人如冒狀,勿怪,即是術、附並走皮中,逐水氣,未得除故耳」。也就是說我們在治療這種風濕痛證的時候,如果痰濕走到了皮中,藥物逐水氣過程中,水氣沒有完全消退時,會有點頭暈。所以說服藥方法非常關鍵,需要我們在臨床中琢磨它。如果大家對這個「如冒狀」感興趣的話,不妨在臨床中試一下,因為我們觀察到在治療痛證時,只要病人達到這種狀態,療效就會好很多。商晝說過:葯不暝眩,厥疾弗寥。意思是說病人吃了我們開的中藥之後,約半小時後會出現頭暈,但不要緊,過大概二十分鐘就會自行緩解。這不是中藥中毒,而是證明葯到病所,我們開的方子是準確的。補充一點,《傷寒雜病論》裡面講,寒濕在表,用麻黃加術湯;寒濕在肌肉,用麻杏苡甘湯湯;如果到了血管周圍,寒濕在神經,我們用防己黃芪湯;寒濕進到血管裡面,關節變形了,這時候用桂枝芍藥知母湯。

03、帕金森綜合征

第三個病例是帕金森綜合征的病人。帕金森綜合征是世界醫學難題,我覺得我們中醫可以嘗試、探討。這個病人是一個59歲的女性,在3月23號,從其他醫院出院後來我的門診看病。當時她的情況是肢體乏力,伴行走不穩三年多,加重兩個月。三年前在沒有明顯誘因下出現肢體乏力癥狀,求助於我們市第二人民醫院,診斷是「痴獃」。後來逐漸出現運動遲緩,步態異常等症,步態異常表現為走路拖沓,邁步時身體前傾,行走自動擺臂動作減少或消失。運動遲緩的具體表現是坐下時不能起立,起床翻身、解系紐扣等日常動作都做得非常困難。之前也在香港的醫院治療過,診斷為「帕金森病」,給予了息寧、安坦、雷沙吉蘭等藥物,但是癥狀緩解緩慢。

3月23日初診時,病人精神尚可,但動作緩慢,需要兩個人攙扶進來,走路乏力,頭暈,眩暈比較厲害,頭重如濕布敷裹,巔頂明顯。臉部肌肉繃緊感強,大便兩日一行,質硬如羊屎狀,其餘不贅述(舌質稍紅,苔薄黃。脈沉滑,左關澀,右寸浮)。診斷為少陽陽明合病,我們用了大柴胡湯加減(北柴胡45g 生石膏30g 熟大黃15g 茯苓15g 黃芩15g 法半夏15g 大棗15g 麩炒枳實20g 白芍30g 吳茱萸10g 制遠志15 石菖蒲10g 人蔘片15g)。

到了二診,走路乏力疲倦稍微好轉,我們加上大量黃芪白朮來健中氣,以及大量山茱萸來對治厥陰證。三診時口乾已經不太明顯,腰部酸痛消失,就繼續用大柴胡湯,加上了人蔘、遠志、菖蒲來治療其厥陰心包的痰濁。到了四診,心慌心悸比原來緩解,膽量增加,幾乎不需要家人攙扶也可以走路。四診時,患者訴4月9-12日四天大便未解。我們知道,腸道功能一旦紊亂,病馬上累及到腦,這是在臨床治療急危重症總結的經驗,大便不通容易導致腦梗。所以這時候我們的第一要務是通便,用大承氣湯。但是這個病人是寒熱錯雜的情況,所以加了大黃附子細辛湯。兩天後大便通暢,再繼續用大柴胡湯。這時候病人的癥狀得到了緩解,但是在三焦的痰濁沒有去掉,所以我們加了丹參、鬱金。到了五診時,病人臉部肌肉的繃緊感明顯有緩解,口乾口苦減輕,這時我們在大柴胡湯基礎上加了升降散。

六診在4月27號,走路乏力肢倦明顯緩解,每天可以獨立行走2到3公里。我們知道太陰和陽明是有關聯的,所以這個時候要從陽明入手,增加陽明津液,給她用了白虎加人蔘湯。5月4號七診,心慌心悸較前緩解了五成,但是出現了上顎疼痛,所以我們在白虎人蔘湯基礎上加了小承氣湯。5月11號八診,病人的臉部繃緊感明顯緩解五六成,上顎疼痛消失,但心慌心悸表現較明顯,就給她用了桂枝甘草湯以及白虎加人蔘湯。九診一直到5月25日十診,癥狀又有所緩解,守方。十一診,中午頭暈明顯,心慌、心悸緩解六成,膽量增加,用了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和白虎人蔘湯。

十二診,頭暈雖然中午明顯,但是下午四點前會緩解。心慌、心悸緩解了七到八成,每天可獨立行走5到6公里。這時候病人提出要求,已經吃了77劑中藥,還剩7劑,自己感覺現在生活還可以,每天也能走5、6公里,希望休息一段時間。前天回訪時,病人說過一段時間還繼續來服中藥。也就是說84劑中藥可以讓一個帕金森病的病人每天獨立行走5至6公里,在這個治療過程中,我們是純中醫治療的。所以我認為在疑難重症方面,中醫是大有可為的,一步步的探討,攻克一些病種還是很有可能的。至少在這個病例上,病人得到了很好的治療效果。這個病人最後一劑我們是開了四逆湯以及烏梅丸。如果病人繼續來複診,我們將繼續對症治療。

三個病例可以說明我們的中醫大有可為,但是學中醫很難,所以我們這個團隊撇開了各家學說,直接進入四大經典,並每天在臨床當中琢磨、運用它。而且每周二晚上,我們組織一次科內的業務學習,探討四大經典。現在是韓主任在帶領這個團隊。因此,我覺得只要我們堅持下去,我們的下一個目標是89、90後門診醫生的病人每天都能達到30~50個。年輕中醫才是我們的未來,並不是說老中醫不行,老中醫非常厲害,但是我們一定要從他們身上得到傳承,而傳承的衣缽來源於四大經典。所以說在繼承老中醫衣缽的同時,我們還要在四大經典中挖掘到我們需要的東西,並在臨床中驗證它,這樣我們才能成長得更快。

四、學習中醫十悟

最後,我佔用大家一點時間,分享一下我的學習中醫十悟。

第一點,古中醫學說來源於河圖和洛書,鑒於時間關係我就不詳細說,大家知道這回事就行。

第二點,我們剛才講病例時也講到,中醫是未來醫學,是生命科學,我們要重視,並好好深刻體會中醫對於天地人的觀點,「三觀」即宇宙觀、生命觀、疾病觀,「四律」即天地規律、生命規律、疾病規律和個人稟賦規律。人體氣機的運行模式是一個圓,我們也稱之為人體圓運動,所以自然界客觀存在晝夜規律、七日規律,月規律,四季規律,以及年節律。我們人體的生理、病理變化與自然界日月星辰的運動周期是密切相關的,反應在人體身上的,就是一個氣機循環上的圓。

我的第三點體會是,人體的經絡運動要跟我們人體的DNA雙螺旋結構聯繫起來。我們在診病的時候發現,病人吃一兩劑藥效果很好,但是到第七、八劑葯時效果卻不好。為什麼呢?人體在得病的時候,其實也有一個病態的平衡。比如,很多腰椎間盤突出的病人,他是歪著扭著進診室,這其實是一個病態的平衡,就像DNA雙螺旋結構,一側歪了,另一側肯定有一個病態的平衡表現。現代醫學的治法是用釘子修正腰椎,這種治法行不行?行!但這是藉助x光片之下的「行」,而不是人體生命科學的「行」。事實上,很多腰椎間盤突出的病人做了手術后,他的痛證根本得不到解除,甚至比原來更嚴重。所以我們說90%以上腰椎間盤突出是不需要動手術的,手術的適應症並不那麼廣泛。當然,如果適應症把握得很好,那做手術后病人的生命質量和生存質量會得到高。

所以說,人體DNA雙螺旋結構和中醫治病是息息相關的,我們要認識到人體生理病理的變化。大家知不知道我們人體的DNA有多少在睡覺?70%。只有在某種激發的狀態下,生命受到危害時,如果這70%中能夠激活某一部分,那疾病就可以得到救治。臨床中有些癌症病人確實給我們治好了,說明我們在某種狀態下激活了他那70%DNA的一部分去修復人體的疾病。所以說激發靠什麼呢?靠生命科學,靠中醫。靠現在的西醫學是不行的,現在西醫學談到的精準醫學以及靶向治療,幾千年前的中醫就已經有了。我們的六經辨證、八綱辨證、臟腑辨證、氣血津液辨證等等方法都已經講得很清楚。中醫的理論問題與雙螺旋場關係密切,雙螺旋場即立體的太極,為整個宇宙的母系統模式。古籍里講到「天如覆蓋,以斗極為中」,「中,無時,無方位」,也就是我們說的中焦、脾胃。現在研究證明「老年性痴獃」、「帕金森病」等等都是與脾胃有關。所以說我們搞脾胃病研究是不是大有可為?

在6月21號「環球科學大觀」里的一個報道,標題是「人體首次拍攝DNA複製,美國科學家認為人類理論完全瞎編,中學課本錯誤百出」。這個叫Stephen的博士在頂級雜誌《Cell》上發表成果稱他的團隊創奇迹般地攝錄了大量DNA分子複製的近距離高清無碼影像。近半個世紀以來人類臆想的模型是錯誤百出的,傳統觀點上,DNA雙螺旋結構由4類不同鹼基相互交織成鏈,其中最為特徵的現象是位於前導鏈與滯后鏈上的DNA聚合酶在某種程度上彼此協調,以避免在解旋時引發突變。真實的DNA在複製過程中,連接酶並不相互協調,而是每條單鏈高度獨立複製,充滿隨機性,最後卻能夠完美與母鏈相匹配!匹配的過程毫無規律可循,這跟我們人體的三陰三陽、十二經絡非常吻合的一點是,人體的穴位不是固定不變的,人體生病時穴位是會變動的。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針灸前要切脈的原因。如果我們不按照《黃帝內經》要求的進行號脈,包括了人迎、寸口、趺陽脈,只是照著書上的十二經脈循經穴位去扎,能紮好嗎?當然碰上了就能紮好。據我們臨床經驗觀察,我們生病時很多穴位的間距、路線是會變動的,所以在號脈同時一定要去循經。江西中醫藥大學陳日新教授創立的熱敏灸的原理也是一樣的,就是找到人體能量導向熱量最明顯的穴位進行艾灸。這個穴位上的能量聚散作用特別敏感,所以我認為熱敏灸是可以治療大病的。大家感興趣可以去研究下。

生命非常玄妙,中醫學一定是未來的醫學,如果中醫在世界範圍的認可和應用越來越廣,那麼我們人類離生命真相的路可能就會短一些。我們知道宇宙是由空間、時間、物質和能量,所構成的統一體,量子力學、超弦理論、耗散結構等等天體物理學理論越來越證明了中醫的科學性。

第四點,我講下中醫診斷的步驟,首先是辨病後是辨證,最後是辨體質、辨時空。在《黃帝內經》框架指引下的各家學說,特別是《傷寒雜病論》,《金匱要略》中是一病一方,是辨病;《傷寒論》裡面也是「辨**病脈證並治」,所以說中醫首先是辨病,后辨證,然後是辨體質、辨時空。

第五點,關於痛證,為什麼痛證那麼難搞,卻有那麼多醫生熱衷於去搞痛證研究?物理學有個理論叫「萬有壓力」理論,宇宙是一個低密度的低溫空間,如果把宇宙空間比喻成水,太陽的燃燒就像水中產生的氣泡一樣,不斷地運動。我們不難理解宇宙中所謂的暗能量是什麼——其實就是壓力與反斥力作用。在很多頸肩腰腿痛的病人身上,我們都能找到壓痛點,只要想辦法解除掉壓痛點,痛證就能立竿見影得到緩解。

第六點,中醫治病也要講到生理病理。如人體正常的水液代謝,《黃帝內經》講到「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

第七點,我們都知道《傷寒雜病論》非常厲害,那張仲景是怎麼寫成這本書的?我們的民間中醫山西的李保柱先生和山東的劉東軍先生都有所研究,逐漸就把《傷寒雜病論》用數理模型解密出來,可以看出張仲景當時是基於《黃帝內經》五運六氣學說、《易經》的十二辟卦、鐵版神數的相關理論與術數,總結規律后寫出的《傷寒雜病論》。也就是借鑒之前的經驗,總結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的疾病的演化、傳變規律而成書。

第八點,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王國強局長在很多場合呼籲中醫要有文化自信,我們學好中醫是在醫易同源的基礎上,結合四大經典,結合後世的各家學說,總結我們的臨床經驗,以及在人文學科、生命科學方向做一個探討。中醫一定是在儒釋道的基礎上,有更高的生命科學方面的演變規律。愛因斯坦曾說過:「如果世界上有一個宗教不但不與科學相違,而且每一次的科學新發現都能驗證她的觀點,這就是佛教。」愛因斯坦、牛頓晚年都在研究佛教,而我們的孔老夫子晚年研究易經。我們學中醫也要把視野放開一點,心態放好一點,如果我們從20多歲踏踏實實走到40-45歲,一定大有可為。各家學說很多,但我們要先學好四大經典,在這個基礎上涉獵各家學說,希望大家不要走偏了。中醫的康庄大道上,我們會碰到很多美好的風景,沿途的看一看就好了,好的東西我拿過來用,但是我們的大道一定要走好,走端正,這樣我們的中醫診療思路才是可複製的,可量化的。

國外有一個非常厲害的人,叫萊布尼茨,科學界一直有爭議,他和牛頓到底是誰先發現了微積分?實際萊布尼茨的可能性還更大一點。他認為每一個單子都是一個生命的小宇宙,能夠和大自然、大宇宙契合和互通。在萊布尼茨看來,《易經》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書,是科學、哲學、數學、數理邏輯的源頭;而中醫則是最能代表這個「活水」的,所以它展示著「道」科學之母的機理。所以他非常相信中醫,並且認為要向中國人學習中醫。在他那個年代,醫學是最重要的自然科學,他非常厲害,能夠很客觀地看待中醫,認為中醫是唯一能體現「有機整體」的科學,既與「元一的道」神交,又與「活的自然」契合,因而它最具真理性和生命力。後來他和牛頓一起,把中國的思想進口到歐美去了。諸多的發現,比如兩位數學、量子、機械力學、計算機等都能是歸功於「道」的傳奇。道可道,非常道,這就是傳統的中國文化。萊布尼茨對中醫《易經》、中醫及單子類的物質共振畫了一個非線性的中國醫學和二進位數理邏輯圖,但是並沒有讓西方醫學接受。而西方醫學也發展成了現代醫學的分子學。如果當時他進口的中醫思想能夠跟西方醫學契合,現代醫學應該就是大一統了。但不用擔心,人類醫學的發展最終一定是寒溫一統、內外一統,古今一統,中西一統。去年很火的一部電影「奇異博士」,就談到了物質能量的世界、異次元的空間等等。

第九點,我們要做一個合格的中醫,是不是號號脈,開開方就可以呢?不是。自古以來,我們中醫是「一針二砭三葯」,我們中醫生有針,有灸,這是一般的中醫生都要掌握的。如果說病人進來,一針就能讓他好轉,那為什麼要等到他開藥回家熬藥喝葯呢?一針能夠解決的,我們就用針解決它。又比方病人腹部冷痛,做個艾柱,見效不是很快嗎?而砭石,現在用得最好的地方在美容院,中醫界幾乎沒有了。那怎麼辦?其實我們現在很多能夠發熱的物理治療儀器都可以稱為砭石。第三才是葯,光會開藥的醫生一定是下醫。所以我們一定要做到「一針二砭三葯」,才是合格的傳統中醫師。

第十點,講道術方器與理法方葯。中醫上升為道,你才能學好中醫。治病的方法就是術,再後來是我們的百家學說、中醫各家的方,最後才是器。「形而下者謂之器」,器是我們用的工具。和我們的理法方葯要等同對待,一樣要深入研究、推敲。我們中醫常說「不傳之秘在辨證,又在劑量」。劑量非常關鍵,張仲景用的是漢代度量,和我們現在的度量是不一樣的,我們要知道。

五、結語: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最後總結一下,學中醫有三個「境界」。大學剛一畢業,面對臨床病人不知道怎麼辦,這是第一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西樓,望盡天涯路」。甚至,有些同學直接就改行了,「望盡天涯路」就改成了「望斷天涯路」。在我們學了十年八年,當我們很困惑時,突然發現套用名老中醫的方子可以治好一些病,然後就開始深入研究中醫,這時候就是第二個境界了——「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到後來訪遍名家,發現原來都不離四大經典,就回過頭去研究,才發現中醫就在我們的身邊,這時候就達到了第三個境界——「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中醫不簡單,我們還要「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中庸》里講到:「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所以說最好的醫生是病人自己。自然最健康,心是最強的葯,人體都有自行修復的機制。這句話提醒我們,在臨床中治好很多疾病時不要驕傲,中醫最容易驕傲,為什麼?第一點,很多家人親戚的病是你自己治好的,然後就感覺自己很牛;第二點,找你的病人都是別人治不好的,都是疑難雜症,你治得有療效了。牛不牛?牛!但事實是人體有自行修復機制,作為醫生,你只是起到輔助作用。《傷寒論》裡面對人體的自愈機能論述得很透徹。一切疾病,在治療失誤后,仍然有機會能自愈,這就是人體自愈機能的作用,書里第45、46、47、58、59、192、271、394條都講到了失治誤治。《傷寒論》的所有治病方法,都是順應人體的自愈機能,協助人體自愈機能發揮較佳作用,從而使疾病在較快時間內得到痊癒。

這就是我今天演講內容,謝謝大家!

翻譯:馬俊業 李幸林

校對:楊夷君 陳劍城

編輯:朱麗莉

聲明:

· 本文章來源於吳凡偉老師在2017年7月15日在深圳市寶安區松崗人民醫院《運用中醫經典等治療脾胃病難點疑點學習班》的講課,由「中醫家」協助整理編校。尊重知識與勞動,轉載請保留版權信息。本平台發布內容的版權屬於相關權利人所有,如有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繫。

· 歡迎投稿:[email protected]

推薦下載:全新中醫家3.1.1。五十萬中醫人專屬軟體,只專註中醫領域。【社區】以醫會友,廣交天下同道。【工作室】助力中醫打造個人品牌,提升醫患互動,創建自己的工作室。【會議服務】全國中醫會議培訓隨時報名,輕鬆加入中醫名師互動圈。下載地址:http://www.zhongyijia.com.cn/down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