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犯了?兩招讓胃痛無機可乘

秋天來了,很多體質比較弱、年齡稍大、慢性胃病的朋友稍稍吃點不合適的東西或者著涼、太過勞累都會引起胃痛,中醫講「不通則痛,不榮則痛」這種胃痛也被成為虛寒性胃痛。

還有哪些具體的癥狀可以幫助我們來判斷呢?

隱隱作痛、綿綿不停、喜溫喜按、空腹加重,吃完東西會緩解,過於勞累或者受涼後會加重,反吐清水,神疲乏力,四肢倦怠,手腳發涼,便溏,舌淡苔白有齒痕,脈虛弱。

一般這種情況下,單純吃藥效果比較差一點,因為胃陽不足,吸收效果會差一些,所以配合下面的方法進行綜合調理,恢復的效果會更快。

一、隔姜灸

可以選擇用隔姜灸的方法,很多朋友都會有這樣的經歷,胃痛烤烤衛康燈,感覺能舒服很多,這種原理就是熱作用,同時還有紅外線的效果。艾灸有遠紅外輻射和熱輻射、近紅外線、光輻射,在綜合的作用下,能達到滲透表皮、血管、神經系統等機體組織,並被其所吸收,起到治療效果。

Advertisements

《本草從新》中記載:「艾能回垂絕之陽,通十二經,走三陰,理氣血,逐寒濕,暖子宮,止諸血,溫中開郁……以之灸火,能透諸經而除百病。」姜的辛散力比較強,具有「走而不守」的特點,可「散寒解表,溫中解逆」。

操作方法:將鮮姜切成2~3cm,厚度為0.2~0.3的薄片,用牙籤紮上數個孔,用艾絨做多個小艾柱備用。先將薑片放到穴位上,放上艾柱,用香點燃,直到燃盡,此為一壯,繼續放下一壯,每次3壯或7壯,在施灸的過程中,如果感覺到灼熱無法忍耐,可以在薑片下面再墊上鮮姜,以皮膚微紅而不起泡為度。

配穴:上脘穴、中脘穴、下脘穴、神闕穴、脾腧、胃腧、天樞、足三里。虛寒嚴重,加上氣海、關元。

隔姜灸,每次七壯, 每天一次,15天為一個療程。

Advertisements

二、適當足浴

足部有60多個與身體相對應的反射區,所以配合散寒健脾的中藥進行泡腳,效果會更好。

組方:黃芪、良姜、吳茱萸、肉桂、延胡索、木香、小茴香各等分。

上述藥物煮沸,取湯液泡腳,最好選擇高到三陰交的高桶,每次泡三十分鐘,感到微微發汗。能達到暢通氣血,激發經氣,而皮膚具有和口服一樣好的吸收效果,相當於是用皮膚吃藥,也是採用上病下治的方法,每天一次,10次為一個療程,一般2~3個療程為宜。

三、飲食調整

在調理期間,要堅持飲食有節,定時定量,適度適量,適合選擇溫補、健脾的食物,避免吃生冷、辛辣刺激、油膩、過硬的食物,比如說小米粥配饅頭作為主食就是不錯的選擇。

四、增強運動

在艾灸足浴調理期間,可選擇適度的室內有氧運動,瑜伽、靜坐、拉伸等,癥狀緩解后,則可增加散步、太極拳、易筋經等傳統鍛煉法,但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

恢復后,一定要記得保持健康的生活、飲食習慣,不間斷艾灸、足浴,才會避免複發。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