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力法則-專註想要的,而不要專註不想要的

能量會隨注意力移動。專註於美好的事物,美好事物就會越來越多;專註於讓你感到愉悅而舒服的情境,這些情境也會變多。當你對某些事物有所感應,要給予認同並專註其中。因為專註可以促進成功。這個世界上的很多人之所以無法擁有他們想要的,究其原因,關鍵在於他們對「不想要的」關注的比「想要的」(所願)多得多。這些人成天到晚地都在關注著他們「不想要」的事物,卻在納悶怎麼這些煩心事總是接踵而來。問題就出在這裡。正確的做法是:專註「想要的」,而不要專註「不想要的」。

創造事物的法則,是放諸四海而皆準的,不管是創造一輛高級轎車,還是創造一條造型獨特的圍巾,都是一樣的道理。把心思專註於你已經投入適當情緒的事物上,於是產生適當的振波,接著如意的結果便發生了。就算你聚集全世界所有積極正面的想法,也無多大的用途。無論是為人慷慨、發慈悲心,或者祈求禱告,徹夜跪地拜佛,或是把頭往堅硬的牆體上撞,都無法讓你一生的願望成真。除非我們啟動磁性振波,不差分毫地把我們「想要的」吸引過來,否則上述一切是怎麼也創造不出來的。

Advertisements

按照吸引力法則,當你放射一種願望(或喜好)時,本源能量自然會接收到你的振動,從而作出回應,這時候你就必須與之共振。也許有人會問:「如果我的願望得到了回應,那我為什麼無法察覺呢?」這是因為你雖然生出了某種願望,但一般的情況卻是,你並沒有全心全意地關注於願望的本身,反而是將自己拋入了那個促使願望發生的相反情況。如此一來,你的振動只是引發願望的那個原因,並非願望本身。

至於「不想要」,它是一個泛濫了幾百年(甚至可以說猖獗了幾千年),比人類所曾見過的瘟疫更為嚴重的流行病。當人們把主要的所思、所言、所行都專註於「不想要的」事物時,這種「流行病」就會一直流行下去。不過,如果你的所言、所思都只專註你「想要的」,你就會成為美好生活的開拓者。

Advertisements

為了更形象地說明這個問題,我們舉個例子。車子老舊了,經常需要修理。我們就會開始注意到它不再亮麗,想要擁有一輛新車的念頭便會在腦海中盤旋。當你想要一輛可靠的新車的想法異常強烈時,你的願望就會發射出振動,本源立刻接收到並馬上作出回應。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你並沒有將注意力放在新的願望上,也不是持續將新車的美好想法放在心頭(唯有如此,方能與你的新念頭形成相容的共振),而只是一味回過頭去看那輛現有的、讓你萌生想要一輛新車的老車,那麼,你心裡就會不斷嘀咕:「這輛老車真是個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太讓我傷腦筋了!」殊不知,如此一來,你也就將自己的振動轉移到舊車上面去了,而不是放在擁有新車的願望上。

這種情景導致的結果就是,儘管你想要的是一輛新車,心中所想卻都是舊車的坑凹、刮痕等。如此一來,你就在無形中強化了自己不滿現狀的振動。在這種情況下,自然會喪失與新願望共振的機會。我們前面說過,對於現實中你不想要的東西,越是在乎,你真正想要的就越不會發生。換句話說,如果你全心全意地想著你華麗的新車,它總是會到來的;如果你總抱怨那輛靠不住的老車,新車是不會平白無故地從天上掉下來的。全心全意想著新車與萬般不滿於舊車之間,貌似並沒有什麼差別。然而,一旦留意你的情緒導引系統,兩者的差別也就顯而易見了。

事實上,吸引力法則只是回應你的思想,它不會理睬你所感受的是好是壞,也不會管你想不想要它。你的頭腦是根據情景來「幹活」的。由於大多數人都沒有熱衷於去思考自己想要在人生中遇上什麼,所以就只能一再吸引那些自己根本不想要的情境。比如,倘若你說「我不想瘋狂」,你的頭腦就會創造「瘋狂」的圖像,併發出「變瘋狂」的振動頻率。當宇宙接收到了「瘋狂」的頻率,然後就會作出相應的回應。又如,倘若你只是看著堆積如山的債務,並對它感覺糟糕至極,那就無異於在對宇宙發出訊息說:「我真的感覺糟透了,因為多如牛毛的債務!」這樣一來,你只是向自己確定了它的存在,你在生命中的每個層面都會感覺到它,最終只會吸引越來越多的不良感覺。

所以,你必須將自己的注意力傾注在你想要的事情上,而不是相反。也就是說,你必須將關注點放在「想要的」,而不是「不想要的」,這一點對達成所願至關重要。既然已經知曉這個道理,那就從即刻開始,用一種積極的方式陳述你的願望吧。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