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名方:半夏瀉心湯,詳解其調理脾胃之妙!

每一味藥材的背後,都飽含醫者仁心。每一個方劑,都飽含醫者的萬般深情。醫聖張仲景筆下的半夏瀉心湯,幾經滄桑,跨越千年,經典永存。尤其在調理脾胃方面,更是經典中的經典!半夏瀉心湯到底是如何調理脾胃的?

一、半夏瀉心湯方解

半夏瀉心湯是《傷寒論》中調理脾胃的經典方劑之一。脾胃同居中焦,為氣機升降及水飲上達下輸之樞機。脾主升,胃主降,脾胃功能正常,則清氣得升,濁陰得降。脾胃功能失常,則清氣不升,濁陰不降,在上則為呃逆、反酸、噯氣等,在中則為腹痛、腹脹、痞滿等,在下則為腸鳴、下利等。故而治療脾胃疾病,首要關鍵在於調理脾升胃降的功能。又「太陰濕土,得陽始運;陽明燥土,得陰自安」「脾喜剛燥,胃喜柔潤」「脾為陰臟,脾虛易濕盛;胃為陽腑,胃病多熱盛」,所以脾胃為病,多見濕熱互結,寒熱錯雜之證。半夏瀉心湯則正對以上病機而設,脾胃疾病中用之最廣,如現代疾病中的胃食管反流病、慢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結腸炎等。

Advertisements

半夏瀉心湯主治心下痞證,症見脘腹痞滿,心煩,嘔吐,腸鳴,下利,口苦,舌苔黃白而膩者。其方葯組成及服法:半夏半升(洗)、黃芩三兩、乾薑三兩、人蔘三兩、甘草三兩(炙)、黃連一兩、大棗十二枚(擘)。煎服法: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劑。

功效:辛開苦降,散結消痞,泄熱補虛。

方解:方中半夏、乾薑二葯具辛溫之性,能散結消痞;黃芩、黃連苦能降泄,燥濕清熱;人蔘、甘草、大棗藥性甘平,補脾益胃。

方中半夏、乾薑為辛開藥組,黃連、黃芩為苦降葯組,人蔘、甘草、大棗為補虛葯組,全方配伍特點為寒熱並用,補瀉兼施。

方中半夏配黃連為調胃腸、理氣機、和陰陽的最基本配伍。半夏辛溫,善化痰散結,和胃降逆。黃連苦寒,善清熱燥濕,調胃厚腸。兩葯配伍,用半夏之辛溫,開壅結之痰濕,以黃連之苦降,清痰濕之熱結。兩葯合用,辛開苦降,疏理氣機,調和胃腸,寒溫並施,清熱無礙祛濕,燥濕又無礙清熱,具相輔相使之妙,有散寒清熱、和胃降逆、開郁散結之功。一陽一陰,一溫一寒,是調和胃腸、協理陰陽、疏理氣機最經典的葯對。

Advertisements

半夏葯解:半夏一葯,《傷寒論》皆用生者,再經熱水洗后而用之,取其減毒之意。半夏在《傷寒論》中主要有以下幾種功用:

①嘔者用半夏。《傷寒論》方后多注有「嘔者加半夏」,可見半夏為降逆止嘔之良藥。

②滌痰化飲。《傷寒論》中對於痰飲之證,多用半夏以滌痰化飲,如心下支飲、心下痞、溢飲、頭眩,眩悸等證,多用半夏以滌痰化飲,取「病痰飲者,當以溫葯和之」之意。

③心下痞證用半夏。張仲景對於心下痞證,多用半夏瀉心湯及類方加減治療,可知半夏為治療心下痞證之主葯。

④散結消痞用半夏。對於胸中、心下之熱結,張仲景多用半夏加減而消痞散結,如小陷胸湯、瓜蔞薤白類方等。

半夏在臨床中的配伍也有很多,簡要歸納如下:

①半夏配生薑,常用於和胃止嘔(寒證),如小半夏湯。

②半夏配乾薑,常用於溫肺化飲,如小青龍湯。

③半夏配黃連,常用於辛開苦降,散結除痞,如半夏瀉心湯。

④半夏配麥冬,常用於火逆上氣,咽喉不利,如麥門冬湯。

⑤半夏配茯苓,常用於健脾化痰,和胃降逆,如二陳湯。

⑥半夏配厚朴,常用於行氣散結,降逆化痰,如半夏厚朴湯。

半夏之用,有化痰降逆之能,善化各種痰證。陳寶貴教授在臨證中治療脾胃疾病,凡遇胃脹不舒、呃逆、噯氣、反酸等胃氣不降或胃氣上逆證,多喜用半夏,一般熱證加黃連,寒證加乾薑。此外,痰濕為患者,也多用半夏,寒痰者以二陳湯加減為主,熱痰者以黃連溫膽湯加減為主。

黃連葯解:黃連一葯,經方用之較廣,大致功用如下:

①心中煩用黃連,如心中煩,不得卧的黃連阿膠湯,方中用黃連清心火。

②清熱止痢用黃連,如葛根芩連湯中用黃連清腸中之熱邪。

③心下熱痞,如治療痰熱互結的小陷胸湯即用黃連清心下之熱,又如瀉心湯類方中用黃連清心下之熱(胃)。

《本草思辨錄》云:「黃連之用,見於仲聖方者,黃連阿膠湯、瀉心湯,治心也;五瀉心湯、黃連湯、乾薑黃連黃芩人蔘湯,治胃也;黃連湯,治脾也;烏梅丸,治肝也;白頭翁湯、葛根芩連湯,治腸也。其製劑之道,或配以大黃、芍藥之泄,或配以半夏、栝蔞實之宣,或配以乾薑、附子之溫,或配以阿膠、雞子黃之濡,或配以人蔘、甘草之補,因證制宜,所以能收苦燥之益而無苦燥之弊也。」這段文字對仲景黃連之用進行了很好的解釋,值得借鑒。可見,黃連之用,在於如何臨證巧妙配伍。

歷代醫家也對黃連的配伍做了很好的補充,簡要總結如下:

①黃連配半夏,常用於和胃降逆,散結消痞,如半夏瀉心湯。

②黃連配阿膠,常用於養陰清熱,如黃連阿膠湯。

③黃連配乾薑,寒溫並用,陰陽並調,如乾薑黃連黃芩人蔘湯。

④黃連配白頭翁,常用於清熱解毒,涼血止痢,如白頭翁湯。

⑤黃連配葛根,常用於解肌清熱,解毒止痢,如葛根芩連湯。

⑥黃連配烏梅,為酸苦並用,常用於泄熱除煩,如烏梅丸。

⑦黃連配肉桂,常用於交通心腎,如交泰丸。

⑧黃連配吳茱萸,常用於辛開苦降,瀉肝和胃,如左金丸。

⑨黃連配細辛,以寒治熱,常用於反佐,如兼金散。

⑩黃連配地榆,常用於燥濕止痢,收斂止血,如地榆丸。

黃連臨證中運用很多,使用得當可治癒很多疑難疾病。黃連性苦寒,善清心、肝、胃、大腸之火,具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我在臨證中遇上焦熱盛,心肝火熱,胃中實火,大腸濕熱,熱毒下痢,陰虛火旺,濕熱諸疾,熱毒瘡瘍等,皆用黃連以清熱,一般實火者用量大,虛熱者用量小。

二、瀉心湯類方簡析

1.生薑瀉心湯

主治胃中不和,心下痞滿,干噫食臭,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下痢。方葯組成:生薑四兩(切),甘草三兩(炙),人蔘三兩,乾薑一兩,黃芩三兩,半夏半升(洗),黃連一兩,大棗十二枚(擘)。本方為半夏瀉心湯減乾薑之量,加生薑而成。

病機特點是在半夏瀉心湯證的基礎上夾有食滯,脅下有水氣。

2.甘草瀉心湯

主治胃虛氣逆,下痢,谷不化,腹中雷鳴,心下痞硬而滿,乾嘔,心煩。方葯組成:甘草四兩(炙),黃芩三兩,半夏半升(洗),大棗十二枚(擘),黃連一兩,乾薑三兩。本方為半夏瀉心湯加甘草一兩而成。

病機特點和半夏瀉心湯基本相同,但脾虛較甚。

3.乾薑黃芩黃連人蔘湯

主治心下痞滿,疼痛,食入即吐者。方葯組成:乾薑、黃芩、黃連、人蔘各三兩。本方為半夏瀉心湯去半夏、甘草、大棗,增黃連二兩而成。

病機特點為熱重於半夏瀉心湯。

4.附子瀉心湯

主治脘腹痞滿,惡寒,汗出。方葯組成:大黃二兩,黃連一兩,黃芩一兩,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別煮取汁)。

病機特點為心下熱痞兼表陽虛。

5.黃連湯

主治胃脘痞滿,或脹而痛,嘔吐,口苦,舌苔黃白膩。方葯組成:黃連三兩,甘草三兩(炙),乾薑三兩,桂枝三兩(去皮),人蔘二兩,半夏半升(洗),大棗十二枚(擘)。本方為半夏瀉心湯去黃芩增黃連,加桂枝而成。

病機特點為上熱下寒。

5.旋覆代赭湯

主治胃脘痞滿,呃逆氣滯,噫氣不除。方葯組成:旋覆花三兩,人蔘二兩,生薑五兩,代赭石一兩,甘草三兩(炙),半夏半升(洗),大棗十二枚(擘)。本方即半夏瀉心湯去黃芩、黃連、乾薑,加旋覆花、代赭石、生薑而成。

病機特點為胃虛痰阻,氣逆不降。

6.大黃黃連瀉心湯

主治胃脘痞滿或腹脹滿痛,心煩,口苦,舌苔黃。方葯組成:大黃二兩,黃連一兩。

病機特點為無形邪熱結於心下(胃脘部),氣機阻滯。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