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經典針灸處方——胃痛治療方:溫中理氣方

歡迎關注,閱讀,收藏並轉發!

百度搜索「中醫智庫」,即可體驗「中醫智庫」,獲取更多中醫知識、養生食療方、名家醫案。

溫中理氣方《針灸全生》

【處方】脾俞、膈俞、腎俞、內關、陽輔、商丘

臂臑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別名頭沖、頸沖。屬手陽明大腸經。在臂外側,三角肌止點處,當曲池與肩髃連線上,曲池上7寸。布有臂背側皮神經,橈神經,及旋肱動、靜脈的分支和肱深動、靜脈。主治肩臂疼痛,頸項強急,癭氣,瘰癧,及肩關節周圍炎,急性結膜炎等。

膈俞

經穴名。出《靈樞·背腧》。屬足太陽膀胱經。八會穴之血會。在背中,當第7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布有第七、八胸神經后支的內側皮支和外側支,及肋間動、靜脈后支的內側支。主治嘔吐、呃逆、噎膈、胸滿、脅痛、胃痛、癲狂、咳血、吐血、貧血、脊背痛等。斜刺0.3-0.5寸。艾炷灸3-7壯;或艾條灸10-15分鐘。

Advertisements

腎俞

經穴名。出《靈樞•背腧》。屬足太陽膀胱經。腎之背俞穴。在腰部當第2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布有第一腰神經后支的外側皮支及外側支,第二腰動、靜脈后支。主治遺精,陽萎,遺尿,溺血,泄瀉,頭昏,目眩,耳鳴,耳聾,虛喘,月經不調,赤白帶下,痛經,水腫,腰痛,及腎炎,腎盂腎炎,支氣管哮喘,坐骨神經痛,神經衰弱等。直刺1-1.5寸。艾炷灸5-10壯;或艾條灸10-20分鐘。

內關

經穴名。出《靈樞•經脈》。屬手厥陰心包經。絡穴。八脈交會穴之一,通陰維。在前臂掌側,當曲池與大陵的連線上,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布有前臂內、外側皮神經,正中神經掌皮支,前臂掌側骨間神經,以及前臂正中動、靜脈和前臂掌側骨間動、靜脈。主治心痛,驚悸,胃痛,嘔吐,呃逆,健忘,失眠,胸脅痛,癲狂,癇症,瘧疾,肘臂疼痛,以及休克,心絞痛,心律不齊,神經衰弱,精神分裂症,癔病,無脈症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Advertisements

陽輔

經穴名。出《靈樞•本輸》。別名分肉、絕骨。屬足少陽膽經。經(火)穴。在小腿外側,當外踝尖上4寸,腓骨前緣稍前方。布有腓淺神經和脛前動、靜脈分支。主治偏頭痛,目外眥痛,胸脅痛,腋下腫痛,瘰癧,腳氣,腰腿痛,下肢麻痹,以及坐骨神經痛等。

商丘穴

經穴名。出《靈樞·本輸》。屬足太陰脾經經(金)穴。在足內踝前下方凹陷中,當舟骨結節與內踝尖連線的中點處。布有小腿內側皮神經及腓淺神經分支,跗內側動脈及大隱靜脈。主治胃痛,腹脹,腸鳴,泄瀉,黃疸,便秘,足踝疼痛等。直刺0.3-0.5寸。艾條灸5-10分鐘。

【功用】健脾溫中、理氣止痛

【主治】脾胃虛寒之胃脘疼痛

【操作】脾俞斜刺0.5~0. 8寸。膈俞斜刺0.5~0. 8寸。腎俞直刺0. 5~1寸。內關直刺0. 5 ~1寸。陽輔直刺0. 5 ~0.8寸。商丘直刺0. 5 ~0. 8寸。針刺用補法,留針30分鐘,可加艾灸,每日1次,10~14次為1療程。

【方義】脾俞屬足太陽膀胱經,為脾經的背俞穴,具有健運脾胃的作用。商丘屬足太陰脾經,為脾經的經穴,具有調理脾胃的作用。內關屬手厥陰心包經,為心包經的絡穴,具有寬胸解郁,行氣止痛的作用。膈俞屬足太陽膀胱經,為八會穴的血會,具有活血通經的作用。腎俞屬足太陽膀胱經,為腎經的背俞穴,具有溫陽補中的作用。陽輔屬足少陽膽經,為膽經的經穴,具有寬胸理氣的作用。上述諸穴合用,共奏健脾溫中理氣止痛之功效。


歡迎關注中醫骨科筆記公眾號~:

請關注後點擊樓下傳送門,那裡有你想要的所有的內容:

傳送門:

中醫骨科筆記總目錄<=====這個是可以點擊的福利<<<<<<<<<更多精彩請點擊左側鏈接:4~7月的精彩內容分類總結


百度搜索「中醫智庫」,即可體驗「中醫智庫」,獲取更多中醫知識、養生食療方、名家醫案。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