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梨與糠梨、顏色、紋路、毛孔、裂心及味道的總結

收藏在很大程度上跟文化有關,最終讓人獲得文化的快樂。中國人信奉辛苦追求到的才是最好的,用金錢就可輕易換取的是電子產品、房產、花天酒地一時安樂,但換不來內心長久的喜悅、篤定和自信,這是文化的樂趣,海黃也是如此。

一、海南黃花梨油梨和糠梨

我們俗稱的海黃並不是說海黃樹,類似我們說的沉香並不是沉香樹一樣,海南黃花梨的木種學名是降香黃檀。樹木橫切后可看到樹有三層:樹皮、白木和海黃,平時我們見到的樹是兩層,樹皮和白木。

下圖是完整一顆海黃樹,我們俗稱的海黃之是中間顏色深的那一點點。

  在海南本地,他們會把樹心長成的海黃叫做"格",「格」是白木慢慢成長轉化成的。新料叫嫩格,糠梨叫黃格,油梨叫油格,也經常有料子是糠油共生。

Advertisements

下圖為紫油格,非常的漂亮

海黃樹在整個海南島都有分佈,樹長在山頂、山腰和平地長出來的都有區別。主要是樹在生長過程中,汲取養分和氣候條件有區別,海黃樹號稱十年長一格,不同環境形成的格不同,大抵是環境越惡劣材質越好,和印度小葉紫檀一樣。環境造就了油梨和糠梨的區分,還有糠油的共生體。這些都是大概的概念。沒有一個嚴格的界限區分。

這兩類海南黃花梨雖區別明顯,但其特徵也有很多相同之處。再是油糠之分又沒個具體標準,一直令廣大玩家感到糾結。

  油梨

  油梨,也有叫油格或者油料,是海南島西部山上長的樹,因為土地貧瘠,生長速度很慢,但質地堅硬、細膩。

  特點:顏色較深、比重大,密度好,油性強,但紋理一般。

Advertisements

  顏色:主要是深褐色,紫色,有些接近黑色。

  產地:產於海南的西部,比如昌江,樂東,白沙一帶。

油梨質感強,毛孔小,或者幾乎找不到毛孔,其密度高,大部分可以沉水,一眼看去冥冥中一股貴族之氣從東而來,內在的質感讓人時而外乎所以,時而讓人飄飄欲仙,油梨珠子與糠梨的熒光不同的是,其一般呈現玻璃質感,來得透亮。

油梨製作的珠子比較完整,不容易開裂,但是顏色深,紋理比不上糠梨層次分明、絢麗,其不好長期盤玩,因為盤玩不當容易讓珠子顏色加深,最終可能會是一顆透亮的黑球(可以通過打磨表層從新展現)。故此,油梨珠子比較嬌氣,需要細心愛護,屬於細品細賞類物品。

  糠梨

糠梨,也叫黃梨或糠格,是長在東部的丘陵地帶、接近平原地方的樹,因為土地肥沃、生長速度較快,但質地偏軟且不細膩。

  特點:顏色較淺,比重和密度稍差,油性也稍差,但紋理好。

  顏色:主要是淺黃、金黃、淺褐色和紅褐色居多。

  產地:產於海南的東部和東北部,比如三亞,海口一帶。

糠梨紋理絢麗,鬼眼迷離、層次分明,美輪美奐,如詩如畫,時而精靈煽動,時而百川歸海,總有耳目一新之感,糠梨做的珠子比較適合長期盤玩和佩戴,因糠梨珠子顏色比油梨淺,珠子盤玩的過程中顏色會不經意的加深,即便是布盤顏色也會有所改變,儘管如此糠梨紋理依然如舊,質感逐步增強,美不勝收。盤玩一段時間后珠子一般呈現熒光,晶瑩剔透。

然而糠梨的珠子保護不好則喜裂,特別是氣候乾燥的北方,而且製作工藝或珠子的過程中,發生裂紋的幾率很大,特別是海口一帶的木料,另外由於油脂相對較低,所以糠梨的珠子棕眼稍大,即毛孔比較粗。

油梨(右)與糠梨對比

油梨(上)與糠梨(下)對比

綜上,到底誰好得看怎麼玩,不同的玩法或者看法就有不同的區別,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密度高的糠梨、紋理好的油梨為上品。

二、海黃顏色

下圖是隨意找了幾張海黃手串的圖片,重點是展示不同的海黃顏色

  海黃色彩的變化極其詭異而且有屬於自己的特點,不知道該如何描述這種色彩的變化,往往色彩隨著紋路都會有大拐彎式樣的變化,同一顆樹也能展示出不同的色彩,在樹的不同部位會有不同的顏色出來。這也是痴迷海黃的一個原因,總是給你驚喜和新奇。大致變化範圍在黃到黑之間漸變。在這範圍內經常有紅色和紫色的跳躍點綴,讓整個色彩異常豐富。這讓海黃在色彩和紋路上確定了每條手串的唯一性。

三、海黃紋路、毛孔、裂心

下圖是棵數百年的海黃老樹,有機會去海口可到人民公園看看,這樹在海黃中算頂級大樹了,而越黃還有靠兩人圍抱的大樹,切記海黃無大料,「幸運之錘」會讓你窮家蕩產。

毛孔也就是棕眼,但凡木頭一定要有,類似人的血管是樹就有。同一顆樹,所長的格也有不同,枝杈、樹榦、樹根形成花紋和毛孔粗細各有不同。枝杈料毛孔最細,紋路疤結最多,容易形成俗稱的鬼臉,特別適合做手串和小把件;在原料稀缺的年代小樹樹榦也起了枝杈料的作用。

重點講下海黃裂心問題,基本海黃樹心都會有裂心,做成手串就是在孔位位置,對眼手串就是眼睛位置,只是裂心程度不同,大部分不裂心的就是大料避開樹心來車珠子,裂是避了,紋路卻不美了。不排除小部分完美品,碰到就是緣分了。

樹榦料粗壯,毛孔相對枝杈料比顯粗長,特別適合做傢具,大開大合之美。靠近地面部分的樹榦料還容易形成水波紋,原因是要承受整棵樹的重量,這部分木料,密度好,有些幾乎不見毛孔;

海黃樹根料是樹輸送營養的大本營,根料首要特點是毛孔粗大,但和乾料比,切成平面后毛孔長度不如乾料,是因為樹根多扭曲,根料形成多奇形怪狀,適合做雕件擺件類,常形成高密度瘤疤紋路,已成追捧對象。

大家容易搞混的就是但凡看到毛孔略大就全部認為是越黃,難免斷章取義了。

海黃的紋路是人迷戀的根本。每個海黃都是獨一無二,一木一世界,一木一菩提,盤古開天,峰巒疊嶂,飛禽走獸,古文象形,似人物風流倜儻,如佛祖偉人莊嚴肅穆,各種鬼臉鬼眼穿插其間。

四、海黃的味道

看教科書會講海黃是甜香味,越黃是辛辣味。等投身到實踐中,大家會發現迷茫了。其實就是專家天天聞,讓他閉眼來區分,也區分不出來。一般聞味道都是確認是黃花梨,再看紋路,顏色,分量,產地等來確認是海黃還是越黃。

原因如下:

1、同一顆樹枝杈料和根料味道都會有不同,

2、油梨和糠梨也有不同,相對油梨味道濃郁持久,糠梨味道清淡易失。

3、放置時間長短味道不同,新伐的樹的味道和它再放置一段時間后味道不同。類似沉香在野生環境被埋了很久后的醇厚味道和樹里新刮出來的味道對比差不多的概念。

4、有很多早期被遺棄到山裡,現在被揀出來的海黃。表層味道幾乎沒有,下鋸后卻奇香無比。現在工業開發從地下河道等翻挖出來的海黃等。在地下埋久了的海黃有天然的霉味和海黃的味道參雜一起。也有不同。

所以首先要學會的是黃花梨的味道,經常聞來加強嗅覺記憶,不是上來就學海黃的味道和越黃味道的區別。往往連黃花梨味道是啥味都不知道,靠書上描述就來確定海黃和越黃就有點扯了。

對海黃手串來講,味道自然也有濃淡區分,老料油梨味道最為濃郁。新做出來味道濃郁。

很多海黃上手說沒味道有幾個原因:

1、你的問題,味道不是香水那麼濃郁,是個相對概念,還是淡淡的香味,要近距離耐心聞,邊抽煙邊聞,味道就是看你抽的啥煙就是啥味了。

2、時間久表層味道揮發了,這和沉香特別像,可通過密封,快速搓揉,適當的加溫(比如套在熱水杯上)等來讓味道重新積攢起來,就容易聞到。一般海黃做的盒子等密封器具打開后就奇香無比,就是密封的原因。火燒打磨等也可以,但會有破壞性,請三思後行。

3、盤玩久了后已形成包漿,表層已形成氧化層自然味道就被封住了,老的海黃傢具和老料鑒別都是需要在不起眼地方用刀刮掉表層後來確認味道。所以海黃買料必備刀具一把,在木料市場的買料商人人帶刀滴,作用就是刮開表層來聞味道。

4、有些埋地料會讓木料表層味道霉化,剛好霉化層做了手串,味道會夾雜霉味。但不是說地下料不好,我只是說地下料的表層味道

總結:

以上宗旨希望是大家對海黃有個大概了解,別指望買個海黃手串就能成專家,不要期望速成,要有點科學的精神來看待,學無止境,更何況我們已經幾乎見不到海黃大料,談何鑒定。特別是看到很多有證書的,自欺欺人,據經驗,有證書出具的一般都是賣假貨的,從原料到木料商再到加工商,沒有哪個環節可出鑒定證書,包括國家林業局鑒定只會講是香枝木,並不區分是海黃還是越黃。太多的鑒定經驗一定是在民間,記住一定是在民間。

舉例來講:

1、專家聞不出的味道,但一些用心的常年開料師傅卻可輕易靠味道分辨。

2,很多海黃和越黃靠味道紋路等難以區分,但雕刻師傅在下刀時可輕易區分出來,海黃韌性比越黃好,師傅在長期雕刻中接觸的感覺讓他能一下區分出來。

3,經常遊走在一線買料的木料商能根據外皮來判定海黃和越黃,這也是多年形成的專業技能。

所以建議是,打鐵要自身硬,在自己不具備專業技能前,多看書,多實踐,多上手,少下手買是硬道理。找個靠譜的誠信商家就算貴買也比錯買的強。切記買的沒有賣的精,一味追求價格,品質自然好不到哪裡去。海黃路上有很多靠譜誠信的商家,多耐心觀察和接觸,確定好一個商家可少走吃藥的彎路。

另:海黃是條不歸路,有時候過眼既擁有也是一種境界,玩的路上是開心,別給自己太大壓力!

來源:中國紅木匯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