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首先要學會敬畏生命

生命教育有廣義與狹義兩種:狹義的生命教育指的是對生命本身的關注,包括個人與他人的生命,進而擴展到一切自然生命。廣義的生命教育是一種全人的教育,它不僅包括對生命的關注,而且包括對生存能力的培養和生命價值的提升。

《蘇東坡傳》中有個蘇東坡敬畏生命的故事。蘇東坡當年任鳳翔府判官時,結識了一個叫章的朋友。有一次,他們結伴旅行,路過一處叫黑水谷的地方時,碰到一條深澗。澗上有一極窄的木板,下臨百尺深澗,兩側是巨石峭壁。

章提議從這木板上走過深澗,到對面岩石上題字,表示「到此一游」。蘇東坡一看這個危險的境地,表示自己不願冒生命危險到對面題字。章微微一笑,坦然走過那條窄木板,又把長袍塞在腰間,抓住一根從上面垂下來的青藤,盪到對面岩石上,在石上寫下幾個大字:「蘇軾章游此」,而後攀藤、走木板橋回來。回來后,他一臉得意地等待蘇東坡對他這種大膽精神的稱讚。

Advertisements

蘇東坡拍拍他的肩膀,感慨道:「總有一天,你老兄會殺人不眨眼的。」「為什麼?」章沒料到蘇東坡居然這麼「誇」自己,十分驚訝。「把自己生命不當回事的人,自然不會把別人的生命當一回事。」蘇東坡說。

後來,這個不把自己生命當回事的章果然也不把他人生命當回事。宋哲宗即位后,章官拜相位。於是,他開始對「持不同政見者」大加迫害。包括蘇東坡在內,三十幾個大臣受到降職,人數之多,前所未有,許多人因此客死他鄉。對活人不客氣不說,就是對死去的人,也不放過。他還向哲宗提出,下詔將早已去世的司馬光、呂公著掘墓毀屍!

先儒大概就是有鑒於此,才提出了諸如「君子坐不垂堂」「髮膚受之父母,不可輕毀」之類看似怕死膽小,實際上卻是在培養人們對生命敬畏的主張,以消除這種始於對自己生命蔑視,終至對他人生命踐踏的趨勢。應該說,這是非常有先見之明的。

Advertisements

所以,生命教育首先要培養敬畏感,包括敬畏生命、敬畏自然、敬畏崇高、敬畏美好、敬畏師長等,也就是要培養對生命價值的認識,對自然的親近,對崇高事物的追求和嚮往。

如果青少年沒有這種敬畏之情的話,就很可能成為一個無法無天的人,一個對自己的內心世界沒有約束的人,一個缺少憧憬與精神追求的人,將來可能是危害社會的人。

生命之所以值得敬畏的本質在於生命的不可重複性和生命的創造性。生命的存亡不是一個可重複進行的試驗,生命的消亡帶給自己或者他人都是一種痛苦的體驗,而人也承擔不起肆意傷害和毀滅生命的責任。這是一種人生的基本教育,是確保一個人健康發展的需要,是建立正常良好人際關係的需要,是社會和諧穩定的需要,決不能等閑視之。

因此我們青少年首先要做一個對規則有敬畏之心的人,不要帶著炸藥包走上社會。規則肯定不會對所有人都有利,任何規則也不是完美的,我們要做的是適應規則,破壞規則而從中得利的人也不可能一輩子都得利,該還的還是要還的。一時的挫折並不是壞事,而不是怨天尤人,不依不饒。

在生活中,看著一個小生命在一天天地長大,人就不能不感覺到生命的張力和威嚴;這種威嚴讓你不由得對生命保持一份起碼的敬畏。如果沒有對生命的敬畏,那麼在其他方面,人是很難再有什麼敬畏之心的。

豐子愷老先生曾多次善意地勸告小孩子,不要肆意用腳去踩螞蟻,不要肆意用火或用水去殘害螞蟻,他認為自己那樣做不僅僅出於憐憫之心,更是怕小孩子那一點點殘忍心以後擴大開來。想想看,先生的做法,也是想從小孩子的身上就開始培養一種對生命的敬畏之心吧!

敬畏生命才能尊重生命。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