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防治老寒腿的兩個小方法,轉給父母!

今日冬至,

意味著進入「數九」天,

最寒冷的天氣開始了。

古代對冬至很重視,

有「冬至大如年」之說,

「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

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

冬至景象

冬至三候

古人將冬至分為三候:一候蚯蚓結;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動。

傳說蚯蚓是陰曲陽伸的生物,此時陽氣雖已生長,但陰氣仍然十分強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縮著身體;

麋與鹿同科,卻陰陽不同,古人認為麋的角朝後生,所以為陰,而冬至一陽生,麋感陰氣漸退而解角。

由於陽氣初生,所以此時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動並且溫熱。

冬至習俗

每年農曆冬至這天,不論南北,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美食。諺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

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噲煮的羊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讚不絕口。從此在民間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習俗。

Advertisements

在江南水鄉,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用以驅避疫鬼,防災祛病。

潮汕地區漢族民諺云:「冬節沒返沒祖宗」。意思是外出的人,到冬至這一天無論如何要趕回家敬拜祖宗,否則就是沒有祖家觀念。冬至吃湯圓寓意團團圓圓。

冬至養生

歲暮天寒,冬至養生,重點在於「禦寒」、 「養腎」。

禦寒:防治老寒腿

禦寒為冬季養生第一步,寒氣凝滯收引,易導致人體氣機、血運不暢,而引起許多舊疾複發或加重,比如:老寒腿。

老寒腿常在寒冷季節以及陰雨天氣加重,初期往往表現為膝關節不適,逐漸出現疼痛及腫脹,甚至活動不利、關節變形,每年冬季或受涼時總會反覆發作,十分難受。

備受老寒腿折磨多年的老人,總會說上一句玩笑話:「這老寒腿啊,比天氣預報還准」!可見,老寒腿帶來了多大的困擾。

Advertisements

今天,養生君就為大家推薦兩個簡單易行的小方法,防治老寒腿,如果你有老寒腿,不妨試試。

1、大粒鹽熱敷

【材料】毛巾一條,大粒粗鹽兩斤;

【製作】

  • 首先將毛巾對摺,縫成一個長方形口袋(預留一邊裝鹽),針腳要緊密,防止鹽粒漏出。

  • 然後,將兩斤大粒鹽放在乾燥的鐵鍋里炒至燙手,裝進毛巾口袋,再緊密地縫合。

  • 將鹽包趁熱放在膝蓋上,一定要放在膝蓋外側並調整位置,使鹽包儘可能地包裹膝蓋,每次敷15分鐘即可。

下次再使用時不必拆開鹽包,只需放在微波爐加熱5分鐘即可,簡單方便,對老寒腿非常有效。

【治病原理】大粒鹽熱敷能溫經活絡、消炎散寒、緩解疼痛;鹽的吸納性、滲透性都很強,加熱后的鹽一方面能可同時將熱滲透進體內,還能將老寒腿部位的寒、濕都吸出來;同時熱鹽包還可促進血液循環、提高機體新陳代謝的速度。

2、乾洗腳:預防老寒腿

【操作方法】

  • 雙手相合抱住大腿根,然後用力向下按壓,一直到腳踝部,之後再從腳踝按壓至大腿根部,如此反覆20次,站立坐立均可。

  • 老年人行動不便時還可以坐在床上按摩,這個方法主要是通過刺激腿部經絡、促進腿部氣血循環而起到祛寒的效果。

「寒從腳底入」,冬季防治「老寒腿」,關鍵是防寒保暖:首先要做好下肢保暖,居室內要溫暖,衣物被褥要常曬防潮;降溫、天氣轉冷時,及時增添衣褲被褥;尤其要注意膝關節的防寒保暖,外出時最好使用保暖護膝。

一碗養藏湯,暖身又補腎

冬季進補,補腎最為重要,腎中精氣藏得充足,才能保證身體健康。養生君為大家推薦一個大補養藏湯,固腎補五臟。

【原料】生栗子6 個、生核桃6個、蓮子6 個、枸杞一把、葡萄乾一把、陳皮1/4 個到半個,此為1人份的量,食材用量可根據人數多少適量增減。

【製作方法】

  1. 在鍋中倒入清水並燒開;

  2. 依次放入栗子、核桃各6個,蓮子12個,枸杞和葡萄乾各一把,最後再加入陳皮;

  3. 下鍋之後,蓋上蓋子,待開鍋再煮十分鐘左右,就可以起鍋了,盛出來吃藥材喝湯。

【功效】栗子補腎經,核桃補腎陽,葡萄乾幫助腎臟去除水,蓮子是補心的好材料,冬天可以多用蓮子煲湯,陳皮可以健脾胃助消化。

【溫馨提示】

  • 煲這道湯的時候,栗子的內皮不用去掉,直接用來煲,因為只有連著內皮一起來煲湯,吃栗子才好消化。

  • 核桃也不要去掉內皮,如果去掉它的內皮,對它的效果也會有影響,有些朋友吃了核桃以後覺得會生痰,這就是您去掉內皮的原因,所以我們留下它,一起來煲湯。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