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帝宇文邕制《象經》標誌著象棋形制第二次大改革完成

中國象棋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文化的瑰寶,有著悠久的歷史。象棋的發展是不斷變化的,遠在戰國時代,象棋已在貴族階層中流行開來了, 三國時期,象棋的形制不斷地變化,並已和印度有了傳播關係,至南北朝北周武帝字文邕制《象經》前,象棋都只是在初始階段緩慢發展。

到北周武帝時期,北周武帝宇文邕本身就是一名象棋高手,他不但在朝庭中大力倡導象棋,也注重在民間普及象棋。為了便於推廣,他還親自動手撰寫《象經》,詳細介紹了象棋的下法。據《周書.本紀》明文記載:「天和四年,五月乙丑,帝制《象經》成,集百寮講說」。這在北周朝庭上視為一件盛事,並引起不小的轟動,大臣王堡為《象經》作序,受到周武帝稱賞,著名文學家庚信作了一篇《象經經賦》獻給武帝,秦稱:「臣伏讀聖制《象經》,並觀象戲,私心踴躍,不勝忭舞」。《太平御覽》這樣寫道:「周武帝造象戲」。明羅頎所著的《物源》亦言:「周武帝作象棋」。可惜因為戰亂,《象經》今已失傳。北周武帝宇文邕編製的《象經》,有日月星辰之象,象戲名稱由此而來,稱為北周象戲。這標誌著象棋形制第二次大改革的完成。

Advertisements

象戲後來演變成唐代寶應象棋,經過近百年的實踐,象棋於北宋末定型成近代模式。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