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下的北京中年」里的ECMO是什麼?

作者:松江區中心醫院急危重病科 王學敏 主任醫師

最近網上有篇帖子特別火,《流感下的北京中年》(以下簡稱《流感》),講述一個家庭在老人得了流感住院到最終死亡期間的遭遇。文中談到了一個叫ECMO的機器,引起不少人的好奇。

ECMO

ECMO是「體外膜肺氧合」的英文縮寫,就是用機器替代患者的肺臟和心臟功能。

很多人可能知道「體外循環」,做心臟手術時經常需要使用。ECMO可以簡單理解為在手術室外使用的體外循環機器。但是要達到這個目的十分不易,第一台體外循環手術1953年就完成了,那時人們就設想發明一台可以在手術室外使用的ECMO機器,但是直到1972年才成功開展了第一例ECMO。主要原因是患者需要ECMO機器支持的時間往往比較長,而製造供ECMO使用的氧合器非常困難,它必須能長時間工作滿足氣體交換需要,不易生成血栓或者發生滲漏,不能破壞血細胞。事實上ECMO支持理論和製造材料的成熟也只是近二十年的事情。

Advertisements

(圖1)

其實ECMO機器並不複雜,它是一個讓血液在密封管路中運轉的設備(圖1)。從《流感》一文我們得到印象,使用ECMO很貴,其實就是貴在它的一次性使用的密封管路上,而這套管路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氧合器(圖2)。圖2所示就是一個在運行中的氧合器,它的功能就是讓血液和氣體在氧合器中不同的管路里運行,隔著膜進行氧氣和二氧化碳的交換,這個聽起來是不是很像肺的功能?對,它就是一個人工肺。我們自己的肺臟可以安安全全使用幾十年,而這個人工的「肺」可能使用幾個小時性能就會下降,現在最新技術生產的氧合器已經可以連續使用幾十天了,正是製造工藝的突破才使得ECMO在臨床上使用越來越廣泛。

(圖2)

由於製造要求高,所以一套ECMO管路價格昂貴。此外我們還需要兩套穿刺管,分別穿刺靜脈或者動脈,將體內的血引入管道,經過氧合后,再泵回體內。

Advertisements

可能大家聽了覺得ECMO技術好像也不是太複雜,怎麼每天還有那麼大的開銷呢?

那我們說得再詳細點。進行ECMO除了機器和耗材以外,首先要培訓一支經驗豐富的管理團隊,團隊成員需要系統學習ECMO相關理論,並進行大量的模擬操作練習,這個過程往往需要數月乃至數年時間。在ECMO建立過程中,可能還需要心外科醫生甚至體外循環醫師來幫忙;ECMO建立后醫生需要通過監測大量指標,調節好血流量;監測血氣,將機體酸鹼平衡、氧和二氧化碳分壓穩定在合適水平;將血紅蛋白和血小板維持在必要水平以上;每隔幾小時就要測定凝血功能,將其控制在需要的水平;維持適當的體溫;調節合適的呼吸機參數;這些還只是基礎工作,團隊成員還要密切監視、調節整個機器系統,隨時處理可能出現的各種意外和故障。在ECMO期間患者容易出現多種併發症,比如感染、消化道出血等,醫生要密切監視,隨時準備跟各種併發症作鬥爭。在ECMO期間需要多種監護設備,做大量化驗,使用很多藥物,同時還要經常補充血製品。這些措施每天都會產生高昂的醫療費用。

(圖3)

還要說明一點,ECMO也並非如《流感》文中描述的那麼可怕、痛苦,某些情況下它救治患者還是很有效的。其實ECMO有點像腎衰患者做血液透析,它運行過程中並不會給患者帶來太多痛苦,但是因為需要用到ECMO的患者其自身疾病往往比較嚴重,原發疾病往往給病人帶來很大的不適和痛苦。對於一些符合條件的ECMO患者,醫生甚至可以拔掉氣管插管,讓患者在清醒狀態下做ECMO(圖3)。對於原發病帶來的不適,醫生也會使用止痛和鎮靜藥物讓患者安安靜靜渡過這段時間,家屬和患者不必對ECMO技術產生不必要的恐懼心理。

(圖4)

《流感》一文還有一個小細節,家屬最後打算把患者運回老家,向醫院借用ECMO設備。其實對於這名患者回家是一個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因為ECMO技術太複雜,普通的救護車是無法滿足轉運需要的。對於需要轉運的ECMO病人,需要有著豐富轉運經驗並且配備了專業轉運設備的團隊來進行(圖4)。短途可以靠特殊改裝的救護車,長途則需要使用專用飛機等交通工具了。在病房裡進行ECMO已然不易,要進行ECMO患者的轉運,難度和風險更要加倍。

ECMO代表著一家醫院、一個地區危重患者救治的最高水平。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ECMO將變得越來越安全,耗材的價格也可能逐漸降低。但是對於這項高消耗高風險的昂貴醫療技術,一定要嚴格掌握指征。對於那些成功概率不大的病例,在目前醫療資源緊缺的條件下,使用這項技術應該十分謹慎。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