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名著《傷寒論》六經辯證

六經辯證出自《傷寒論》,是仲景先師所創造的辯證方法。自元代成無己出《註解傷寒論》后,千百年來各代名家多有註解,甚至有四百家之多,成為中國古代名著中的一個奇觀,就連當時儒家的經典著作《易經》、《論語》、《大學》、《中庸》等名著的註解也沒有如此之多,可見《傷寒論》對於中醫學甚至是中國文化的影響是巨大的。雖然歷代對於《傷寒論》的註解不乏見地,但是終究不能清晰地解釋傷寒中的六經辯證。那麼六經辯證的實質是什麼?

六經即是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六經,《黃帝內經》中早有記載六經之癥狀,但是其內涵和仲景先師說講大相徑庭,仲師六經涵蓋百病,它的實質就是將人體分為六個大系統,這六大系統就是六經,身體只有六大系統,因此百病皆在六經之中。後世認為六經為六種氣化方式,如太陽寒水,太陽為標,寒水為本,中見少陰,因此太陽病可以表現為陽氣旺盛的發熱,但是這只是表象本質是寒水之氣,因此多為外感風寒,寒氣才使太陽病的本質,因此有麻黃湯的辛溫發汗,中見少陰,意為太陽病有時可見少陰之證,如麻黃附子細辛湯治療少陰陽氣不足,以附子溫陽散寒的太少兩感之證。

Advertisements

我認為六經的實質就是癥狀與鑒別癥狀。如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仲師簡單一句道出了太陽病的本質,惡寒,脈浮,頭項強痛便是太陽病的本質。它與其他疾病鑒別在《傷寒論》中都有詳細的記載,因此我們在背誦的基礎上前後聯繫,便可以感受到《傷寒論》條理清晰,而且療效卓著。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