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機油、機油增多、斷活塞環,渦輪增壓這麼高難度?

風水輪流轉。這句話放之四海而皆準。

從前,業界流傳的笑話有許多,而其中許多都是取笑大眾的「燒機油」。段子手林顯身手,笑話多多;一時間,讓人看到哪怕在大眾工作的人,也會忍俊不禁地笑出聲來。可是如今,大眾卻要在一邊冷冷地笑了:相比機油增多(東風本田)、活塞環斷裂、活塞燒蝕(上汽通用),燒機油真是毛毛雨啦!

那是,燒機油無非是機油被燒掉了,補充就行,除了尾氣有點點臭味,不會造成拉缸,不會造成發動機缺缸、停擺。而且,如果實際說起來,燒機油正說明人家技術過關,人家的發動機密封性好、氣缸、活塞材質好耐高溫高壓和磨擦!

是時候來討論一下渦輪增壓發動機的工作原理了!

渦輪增壓發動機相比於自然吸氣發動機,當然是多了一套「加壓裝置」,就是在混合氣進入氣缸之前,先利用廢氣的能量把空氣壓縮了,造成更高的空燃比,讓燃料燃燒得更充分,當然也就能得到更好的燃燒效率,更好的能效。

Advertisements

渦輪增壓的結果,當然就是燃燒更充分從而更省油、同樣的氣缸容積,能取得更大的動力,而且排放上也會更加乾淨。要達到這些效果,當然不是沒有代價的,那就是要求燃燒室形狀更複雜、缸蓋缸體以及活塞、活塞環等等材質更加耐高溫高壓耐磨擦、潤滑油也要求更加耐高溫高壓,加工工藝也要求更高,至少那些複雜的加工之後,熱處理降低應力集中的要求也會更高。

本來嘛,術業有專攻,誰都有自己擅長的一個側面,做自然吸氣發動機的,也未必就不能做得更好,比如馬自達就善於珞獅殼裡做道場,把每一個地方每一個技術都做到極致,每處只提高哪怕1%,總到一起,卻有可能達到30%的提升。但是在中國市場,大家一看,從前一直被當作笑話的大眾一直紅得發紫,無論如何新常態、微增長,都其奈它何;其二,環保的壓力越來越大,而人們喜歡動力大勝過了小排量。什麼渦輪增壓,不就是增加一套增壓裝置嘛!紛紛上渦輪增壓,連那些從前一直比較崇尚自然吸氣的日系,開始一涌而上。

Advertisements

就在大家紛紛誇獎他們與時俱時的時候,問題也開始爆出了!而且爆得非常快,大出本田、通用的意料之外。

東風本田CRV潤滑油不降反升!

東風本田的王牌車型CRV此時中招了。據車主投訴、媒體報道,其發動機的機油液面隨著時間的流逝不降反升!很簡單,密封的氣環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沒有把高溫高壓的混合氣密封在氣缸底部,反而沿著缸壁漏了下去;刮油的油環倒是很儘力,把漏下的燃油和缸壁上的潤滑油膜一起給刮進了油底殼!

你說只是氣環沒有盡職盡責?表面上是這樣,實際上,還有更多的因素,也許缸體與活塞材料也有問題,高溫高壓下,缸壁間隙過大,小小的氣環沒法密封住可燃混合氣;但很小的可能,僅僅是,活塞環材質過軟,高溫高壓下頂不住壓力了。

液面高於30mm還沒事?扯謊不臉紅!

東本在車主和媒體的雙重攻勢下,在長春召開了新聞發布會,說,潤滑油液面高出最高刻度30mm以下還可以正常工作,高於30mm可以免費更換潤滑油。想來最可笑的措施之一,借口之一。

大家都知道,機油尺有兩個刻度,當然是意味著最高油量和最低油量。去看看東本自己的說明書,就知道這是打臉打嘴的話!油液太多的壞處,當然是使曲軸箱內的機油液面升高,原本發動機在運轉的時候,曲柄是碰不到機油液面的,機油多了以後,高速旋轉的曲柄會打到機油,使機油大量飛濺,飛濺到汽缸壁上的機油,超過了活塞油環的刮油能力,就會造成機油進入汽缸參與燃燒,就是俗稱的燒機油。這是直接後果,間接的就是對氧感測器和三元催化器的損害,還有會從某些密封薄弱的地方滲漏機油。想來也真是好笑,按東風本田的說法:燒機油其實無傷大雅,沒有多大關係呀。

但是且住!CRV這個液面高並不真是機油多了,而是有汽油進入了機油箱而致使液面升高。也就是這說,機油的成分都發生了變化,變稀了,潤滑作用肯定大打折扣。一般來說,四型的四缸發動機總的機油量為3.5升,如果高出液面30mm,那至少是多了半升到一升汽油在裡面。你說稀釋了多少?也許東風本田研究過了,他們的潤滑油格外濃稠,可以稀釋這麼多還能好好地潤滑吧。

其實我倒很是擔心呢。本來就是密封不好而使可燃混合氣漏進曲軸箱的,氣缸壁上油膜的沖刷可以想象多麼厲害!如果機油被稀釋到這種程度,只怕潤滑油膜得稀薄成什麼樣子!還能有多好的潤滑作用嗎?

上汽通用渦輪發動機斷活塞環

相比起東風本田的回應,上汽通用可是根本不回應,不理不睬。

一段時間以來,以威朗為代表的裝配了渦輪增壓發動機的上汽通用的車型,也成了風口浪尖,有一些車主反映,他們的威朗車的發動機,好好地就斷了活塞環,有些活塞也被燒蝕,有些氣缸壁也被拉缸。

活塞環為什麼會斷裂?最大可能就是積碳膠結過多而堵塞了活塞環的「環道」。活塞環在其環道內並非一動不動的,設計上要求活塞環隨著活塞位置的變化而不停地發生扭轉,與氣缸壁形成「密封線」起到密封作用,而如果積碳太多,活塞環無法扭轉,就會把自己扭斷了。

而活塞之所以被燒蝕甚至崩裂,當然也是因為高溫高壓惹的禍。本來渦輪增壓就比自然吸氣的燃燒室溫度更高壓力更大,設計人員不傻,當然也會考慮到這些。之所以被燒蝕,當然也是因為活塞環斷裂,局部溫度壓力過高,超過了設計極限所致。

說到此,原因已經很清楚,要麼就是活塞環活塞材質不達標,活塞方面,要麼就是加工工藝不到位,或者之後的熱處理不到位,而致應力集中,所以會在不該發生變形的時候,發生了變形,以至於活塞不能好好運動;活塞環這裡,更多是因為材質問題。至於說到積碳,用同樣的中國石油產品,別人為何積碳沒有那麼嚴重?也許是燃燒室形狀問題,在某處發生了爆震,從而使得燃燒過程沒有按設計中的流程進行,從而造成某處過熱和積碳。

上汽通用死不回應

雖然說這一切都需要上汽通用來舉證自證,但是,上汽通用一慣的風格就是死豬不怕開水燙,裝聾作啞。到現在也沒有回應一聲。甚至都不如東風本田的那一聲回應。

說明了什麼?

相比東風本田的說辭,上汽通用的一聲不出才更顯得老奸巨滑。相比日本人,他們更熟知中國人的人性,更精通中國的相關法律。面對維權者,能拖便拖,拖得大家都沒有了脾氣,這事就過去了。如果鬧得太厲害,就個個擊破,進行「公關」,反正就不回應,就不認錯,更不談召回。消費者能按三包法討個說法已然很不容易了,何況中國人信奉「冤死不進衙門」,極少拿起法律武器與之打官司的。

誰都不容易,技術上誰也不是完人

風水輪流轉,從前大家笑話大眾的渦輪增壓燒機油,不排除競爭對手也編排段子的可能。他們大概自己也想不到,如今自己也來做渦輪增壓了,更不會想到,自己出現的問題比大眾更可笑,編來的借口也更無厘頭。

到了這一天,大眾終於可以笑了。但是實際上,大眾還是先別笑。技術上無止境的,誰也不敢口出狂言,認為自己不會出問題。實事上,一點點的放鬆,一點點的不注意,都會出現巨大的問題。

就拿這個渦輪增壓發動機來說,儘管也算不得尖端技術,不要說合資品牌,就算是自主品牌,也幾乎家家可以做。但是,為什麼偏偏是合資公司出現了這樣可笑的問題?

無他,一是輕敵,覺得不過如此,該在意的沒有在意,包括設計與製造,以及材料與供應鏈控制,大意失荊州;二是成本之故,近年來自主品牌進步神速,不停地上探,給合資造成的壓力越來越大,為了與之競爭,降成本就成為了必須,為了降成本,什麼樣的問題不會出現?材質,工藝控制都得為之讓路。

競爭是個好東西,讓消費者用同樣的價錢能買到更有性價比的產品,但同時,競爭也會讓人和企業瘋狂。那麼在此時,法律和法規就不能缺位,比如三包法,比如召回法。有人會說中國的法律一直不完善,但實際上,相比法規是否完善,人們的法律意識是否具備才更重要。在中國這個人情社會裡,人們信奉的是「寧死不進法院」,這就讓一些企業鋌而走險,拒不負責。

相比合資品牌的「閱透人情」,從而不負責不召回,自主品牌的表現則要暖心得多。有一位自主品牌的老總謙虛地說:我們的產品質量應該不會超過合資太多,應該也就差不多。但是,為什麼我們的投訴少?因為我們講究三個原則,那就是法、理、情。法律層面的事,是底限,肯定不能觸犯;法之外,講個理字,我們一定要以理服人,講理;在理之外,還有一個情字,哪怕我們沒有一分責任,比如消費者出了車禍,那麼,他的財產受了損失、家人肯定痛苦,那麼,我們作為廠家,我們有慈善基金,可以解決一部分問題。

真是讓人心裡暖暖的,感動。也難怪自主品牌上升如此之快!

而相比合資公司,比如上汽通用,有一個威朗車主,三包期內發動機活塞環斷裂,他投訴給廠家的400,人家客服甚至很牛氣地說:斷一回修一回,永遠不會給你換髮動機!看看,不論是法,還是理,還是情,上汽通用是一分不佔。能不讓消費者寒心?!

也許,上汽通用未必沒有看到自主品牌上升的勢頭,可是他們並不在乎,因為他們銷量厲害呀,有了銷量就有了一切,誰還在乎消費者的感受?!

那麼,就讓歷史拋棄上汽通用這樣的合資公司吧。不作死就不會死。別克這個品牌,如果再失去了中國市場,還有存活的理由嗎?上汽通用盡可以榨取最後一滴品牌溢價,至於明天,誰去管它?!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