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頭到腳說說藏族服飾

藏族的服飾文化,因其色彩艷麗和種類豐富,總能吸引不少遊人的目光。但是,藏族裝飾品複雜多樣,它們叫什麼名字?有什麼寓意?請聽藏漢雙語網的小編一一道來。

1.手飾

馬鞍戒指是藏區最常見的一種,鞍上嵌有瑪瑙、天珠等。民間俗語中說五個手指都有各自不同的天職「央求稱讚它先出(大拇指);拌食指路由它做(食指);細尾鞭環它來套(中指);金戒指讓它戴(無名指);蔑視輕佻就伸它(小拇指)」。因此,從前藏族人將戒指戴在無名指上。

藏家婦女都有帶手鐲的習慣,她們所帶的金屬手鐲鏤刻有各種花紋圖案、藏文或梵文的明咒,有的嵌有珊瑚珠、松耳石等名貴寶珠。而玉石、瑪瑙、象牙手鐲則講究樸實與美感的和諧。戴手鐲不僅是一種妝飾,在婦女們從事擠奶、捏酥油團等勞作時,將手鐲往手腕上部一抹,可防止奶水流入袖筒內。

2.背飾

背飾是藏族婦女們的專用品,一般是與頭飾相連,在縫疊而成的條形紅色皮底、緞底或者黑金絲絨底上從頭到腰依次排列琥珀、珊瑚、銀泡飾、銀元、藏幣等作為裝飾。這些裝飾的風格大同小異,但也有專門以細小的珊瑚珠層層串連為整片大的裝飾圖案的背飾。在黑色的髮辮上鮮明突出,襯托出了高原女性堅韌中柔媚娟麗、婀娜多姿的線條美。這些裝飾跟宗教信仰有著密切的關係,不同的地區形成不同的規範。花紋圖案主要有八寶、百結、花卉、動物、雲紋、回紋等。圖案裝飾性極強,而且巧妙地組合成相互交織、互相搭配的諧調組合。

安多藏區的有些地區,婦女們一般將發套佩戴在身前,而由皮革和布質地的、上面綴滿銀盾、銀牌、貝殼、珊瑚和珠寶構成的裝飾,一般會象披肩一樣披在肩上的,它以紅穗為末端,長及足部,名曰「加龍」。所以這種頭飾在另一方面成為了名副其實的背飾。

3.耳飾

藏族耳飾分為耳環、耳釘、耳墜三大類。古代男女均戴耳環,但男子一般只戴左耳。耳環的材質一般為金、銀、銅和各類寶石。耳環的環形較大,有在耳環上鑲嵌珠寶的,有將耳環擰成麻花形狀的。耳釘主要以花瓣形狀為主,中間也可以鑲嵌珠寶。耳墜主要是墜以瑪瑙、綠松石或珊瑚,有將其鑲嵌在金屬基座上的,也有單獨串線帶寶石的。耳墜較為沉重,所以男子大耳墜上一般有一根繩線掛在耳頂以減輕耳孔上耳墜的拉力。作為告身信號,古代吐蕃官員均戴金剛撅狀的耳墜。

4.藏靴

藏族男女通行的長簡靴,底高2厘米,腰高至小腿之上,鞋面用紅綠相間的毛呢裝飾,鞋腰上也有線條、花紋。藏靴可分為「松巴」和「嘎洛」兩大類。松巴靴底都是用牛絨捻的繩納制的。還有一種靴底用牛皮包裹,一般多見於冬天穿著。其中較為高級的稱「松巴梯呢瑪」,用牛皮製底,並以粗毛線或綿線密密縫制,厚達1厘米多;靴幫色彩斑斕,分別用紅、黃、綠、藍等8種顏色的絲線在靴幫上綉出美麗的圖案;靴面也繡花,十分艷麗。這種靴,做工精緻考究,喜慶日子里才穿用。

嘎咯靴以牛皮製底,靴幫由3層氆氌縫製而成,其黑色呢在下約33厘米,彩條毛呢在上約3厘米,花紋豎立。靴跟與靴尖縫上黑色牛皮,靴面用染黑牛皮拉條及金絲線鑲邊,結實美觀。靴幫開15厘米豎口,口邊分別用染紅羊皮加固,便於拉攜。這種靴的特點是靴尖朝上翹起,看上去威武大方。

5.腰飾

除了頭飾和項飾,藏族服飾另一大特點是腰間的裝飾:綴掛火鐮、小刀、鼻煙壺、銀元、奶桶鉤、針線盒等裝飾品。藏族的腰飾大部分來自生產勞動工具,這是由游牧文化的特性所決定。如:洛龍,最早是為了憑藉掛在腰上的奶桶鉤來減緩手臂提桶的負荷,諧調力量,後來漸漸成為裝飾品。針線盒最早是為了裝針線。火鐮最早是引火用具。還有小腰刀是食肉用具等等,都是從實用性到審美性的轉變。

藏族婦女最喜愛扎圍裙。圍裙藏語稱「幫典」,是藏族婦女的藏裝上的一種特殊標誌。圍裙織法獨特,編織精密,美觀大方,色彩鮮艷。圍裙生產一般先手工紡紗,然後染色、刷毛,織成條狀,再縫合成圍裙。圍裙品種很多,最好的藏語叫「斜瑪」,用十四至二十種染色毛紗,精工織成;其次的一種叫做「布魯」,就是比較普通的圍裙了 。

6.項飾

藏族項飾通常都比較大且色彩豐富。垂於胸前顯得非常華麗。通常戴多串項鏈,其材料也多由天珠、瑪瑙、珊瑚、蠟貝、松兒石珠等和諧地相互搭配串聯而成,與雍容華貴的藏袍匹配得很完美。由於婦女項飾比男子繁多,因此,婦女的舞蹈動作具有多彎腰少劇烈活動上身的特點,以免出現舞蹈動作中項飾亂晃的不雅之嫌。

象牙念珠或瑪瑙念珠是男子的項飾之一。以前男子的項飾中忌諱戴多串項鏈。認為那同婦女的裝扮無異。由一個天珠和兩個瑪瑙組成的項鏈是最為常見的裝飾。而今男子也喜歡以多串的項鏈來標榜財富,尤其是那充滿神奇色彩的天珠。

崇拜自然圖騰的古遠的原始社會,人們就造出了天珠,當時的原始部落在祭拜江河湖泊時,把天珠當做祭品,投入湖中。千百年的光陰過去了,湖水已經乾涸,地殼發生了變化,隆起的大地使埋藏在土裡的天珠重見天日,因此人們可以在草原上、田野里、沙灘邊發現這些帶著神秘和古老氣息的天珠,由於原來的繩子已經腐爛,很多人發現的時候是一堆。由於很多人認為天珠是一種叫天珠蟲的生物變成的化石,所以當發現一堆天珠時被說成是發現了一窩「天珠蟲」。天珠有:虎牙天珠、蓮花天珠、龜背天珠、寶瓶天珠、壽珠等等。每種天珠有自己的功效,有的能增長福運,有的能治療疾病,有的能延年益壽,有的能禳除邪祟,還有的據說戴了后刀槍不入。最好的天珠是咖啡色的,名叫『堪喜』。藏族人認為佩帶瑪瑙、翡翠、綠松石、金、銀、紅或藍寶石等,都具有護身功能。凡帶這些東西的地方,都是人的命穴,邪惡污穢不可進入,如果戴上這些東西就能將命道阻斷,使生命不能離開身體。佩帶天珠也有護身避邪的功效,防止妖魔鬼怪入侵作祟而帶來的危害,如某些奇特異常的疾病。在藏醫藥理中說天珠入葯能治腦溢血病。現在就當代藏族社會來說,世俗社會裡飾物的裝飾和審美價值已淡化了其它神秘的功效。那些和天珠一樣神奇的傳說和作用僅僅留在了老年人的記憶中。

藏族項飾有很多種,安多藏區的項飾很注重珊瑚的大小、色澤及形狀。配戴的項鏈多為中間的珊瑚較大,繼而則漸漸細小,珊瑚間穿插有鮮艷的綠松石、天珠或著金銀。根據自己的家庭條件,項鏈的珊瑚大小和鑲嵌的寶石等都有所不同。農區和牧區有各自不同的審美情趣。農區婦女追求協調,搭配得當,而牧區婦女則追求隆重和華麗。

7.頭飾

古代藏人的髮式大概有辮髮、披髮、椎髻等幾種,但婦女忌諱披髮,認為那是妖女的髮式。至今,各種辮式仍在藏區各地呈現出豐富多彩、風格迥異的特點。玉樹地區藏族婦女辮飾的特徵,主要在辮套上反映。辮套上金黃而透明的蠟貝是松脂的化石,稀少而名貴。一般,辮套在頂端嵌一顆紅色瑪瑙或珊瑚珠,隨其數目的不同有不同的含義。辮套多為綢緞質地,也有棉布質地的。其顏色有墨綠、棗紅、深藍、純黑等,鑲有彩邊。有幾乎與人身等齊的,有自肩至膝彎的,也有正方形或長方形的綢料圖案短辮套,前兩者上的裝飾為依次排列的金屬鉚釘或銀圓。更多的是依次排列的蠟貝、珊瑚等。安多地區的銀盾裝飾僅在玉樹的曲麻萊等地可見這種銀制辮飾品雕縷著精美的圖案,大的如龍碗,小的如酒盅,自上而下有序地排列下來。

辮套為婦女後背辮梢相連的裝飾品,是藏族婦女常見的一種頭飾,它是用艷麗的絨布精心縫製而成,上面刺繡著美麗的花紋圖案,並釘綴有各種飾物。大多寬約10厘米,長130厘米左右,既是裝飾,又是護髮工具。婦女們往往將它成對地佩戴在身後,有的地區戴在身前。農牧區辮套各式各樣,農區所用辮套呈長方形,寬十二三公分,長自后脊背及辮梢。兩側相仿的「佳侖」和相夾其間的「扎序」組成,「佳侖」為一對,用綵線刺繡分隔成幾個框,佩以許多的珊瑚串,其間鑲嵌綠松石或其它寶石,「扎序」上同樣用綵線綉成框,框內佩帶八九個草帽形、直徑10公分左右的銀盾做裝飾,向下至膝窩外續以紅穗交綹。銀盾是青藏高原草原牧區婦女普遍青睞的飾品,它是用白銀壓制而成,狀如倒扣著的圓碗,周圍有壓花,頂端為一圈壓制突出的圓珠,規格大小不一,大者直徑約4至5厘米。牧區婦女的辮套有大小兩種樣式,大辮套形長方,中央布有形如碗狀的大銀盾6個,周圍分別排列有23個小碗狀銀盾,辮套下方續以紅穗。小辮套呈正方形,上鑲以各種珍貴的瑪瑙、珊瑚、綠松石等為飾,下方也續紅穗。

姑娘出嫁前,一般要舉行戴頭飾儀式。那時,家人要鄭重地請來當地具足善良、福運和子孫滿堂之條件的老年婦女,為新娘梳理頭髮,把精美的發套佩戴在新娘的髮辮上,所以發套又是已婚婦女的標誌。西藏地區的藏族婦女將長發分成三股,編成三條大辮子,每根辮子的末稍掛一個銀盾,每個銀盾都有自己的象徵意義,左為父,中為夫,右為母,如哪根辮子上的銀盾沒有了,說明對應的親人已經故去。青海、甘肅、四川地區婦女的銀盾都鑲飾在用紅布製做成的發套上,所飾的銀盾多少不等,大小不一,多為三十,大者如湯碗。

8.藏袍

羊皮藏袍分為山羊與綿羊皮袍,農區婦女多穿山羊皮袍,具有輕巧柔軟和易裁剪等特點。而綿羊皮因季節不同而皮質有所差異,所以按冬、夏和秋季分為三種。羊皮藏袍是藏區普遍穿用的皮製品,製作皮袍時方式各異,對皮質加工程序也很講究,生挖成的皮質最具柔韌和耐磨性,可充當雨衣,屬皮袍中的上品。

據史書記載,九世贊普布帶貢甲時,已能夠紡牛毛線用來織帳篷、紡羊毛線織氆氌做衣裳。70年代,清理拉薩大昭寺文物時,發現寺內珍藏的松贊干布的一件衣服和公主的一雙鞋。松贊干布的衣服用質地較好的拉瓦(是氆氌的一個品種)製作的肥腰、長袖、大襟的藏袍。公主的鞋樣式與現在的「嘎咯」鞋差不多,以牛皮作底,氆氌鞋幫,鞋面是在綠色氆氌上綉有簡單的花朵。西藏迄今發現最早的人體裝飾品出自昌都地區的卡若新石器文化遺址。卡若遺址共出土50件裝飾品,種類包括發笄、璜、環、珠、項飾、鐲、貝飾等,以石、玉、骨等多種材料製成。從裝飾部位看,卡若先民們與今天藏族人的習俗一脈相承,從上到下包括發飾、項飾、胸飾和手飾。這些材料說明,早在新石器時代,西藏先民便有了形制穩定、造型豐富的人體裝飾品。隨著與外界交流,藏族眼飾曾經受到漢、蒙、滿等族以及波斯等國服飾的影響,在眼飾的色澤和製作等方面取得了進步,但從遠古傳承下來的眼裝、服飾來看,在總體結構上並沒有多少變化,仍比較完整地保持著藏族傳統文化特徵。

藏北高原氣溫低,風沙大,又是遼闊的草原、天然的牧場,生活在這裡的人們就要選擇便於起居、行旅、保暖禦寒的服裝。牧區藏族穿著以皮袍為主,它結構肥大,袖口寬暢,穿著自如,白天陽光充足,氣溫升高時,可脫袖露臂,調節體溫,夜間可解帶和衣而眠。牧民的皮袍離不開腰帶,穿時提起下擺與膝蓋平齊,腰帶一束,懷裡形成大囊,裡面可裝不少隨身用品。皮袍是用土法加工的綿羊皮縫製的,既經久耐用又抵風禦寒。普通皮袍,男式的寬腰、大襟、肥大,襟、袖和下擺用10至15厘米寬的黑絨鑲邊,但也有不做裝飾邊的。女式皮袍的襟、袖和下擺先用寬10至20厘米的黑平絨鑲邊,再用紅、藍、綠三色平絨(各寬5至10厘米)鑲邊。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