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兒科學:麻疹

一、麻疹的概念

麻疹是由外感麻毒時邪(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出疹性傳染病。臨床以發熱,咳嗽,鼻塞流涕,淚水汪汪,畏光羞明,口腔兩頰近臼齒處可見麻疹粘膜斑。周身皮膚按序布發麻粒大小的紅色斑丘疹,皮疹消退時皮膚有糠麩樣脫屑和色素沉著斑等為特徵。因疹點如麻粒大,故稱麻疹。

二、好發季節、年齡

本病一年四季都有發生,但好發於冬春季節,且常可引起流行。好發年齡為6個月至5歲。

三、證候分類與預后

麻疹的病程,一般分為「初熱」、「見形」、「恢復」3期。若屬「順證」,預后良好。但年幼體弱,正氣不足,或護理不當,再感外邪或感染邪毒較重,正不勝邪,麻毒不能順利外透,極易引起「逆證」、「險證」而危及生命。本病患病後一般可獲得終身免疫。

Advertisements

細目二:病因病機

一、麻疹的病因

麻疹的病因為外感麻毒時邪。

二、順證病機

病變部位主要在肺脾二經。麻毒時邪侵肺衛,而見發熱、咳嗽、噴嚏、流涕、眼淚汪汪等,為初熱期。肺胃熱盛,與氣血相搏,正氣抗邪,托毒外達,從肌膚透發,而見高熱、出疹,此為出疹期。疹隨熱出,毒隨疹泄,疹點透齊后,熱退疹回。熱去津傷,而見皮膚脫屑,舌紅少津等,此為收沒期。

三、逆證邪毒閉肺、熱毒攻喉、邪陷心肝產生的病機

若麻毒熾盛,正氣不支,無力托毒於外,邪氣內陷,產生逆證。邪毒閉肺,肺氣鬱閉,可見咳喘痰鳴,形成肺炎喘嗽證。麻毒時邪熾盛,化熱化火,循經上攻咽喉,而見喉腫聲嘶,形成熱毒攻喉證。邪毒不能外達,內陷心肝,蒙閉清竅,引動肝風,而見神昏抽搐,形成邪陷心肝證。

Advertisements

細目三:辨證論治

一、辨順證、逆證

(一)順證

起病時患兒身熱不甚,常有微汗,神氣清爽,咳嗽而不氣促。3~4天後熱勢上揚,精神尚可,開始出疹,先見於耳後髮際,漸次延及頭面、頸部,而後急速蔓延至胸背、腹部、四肢,最後鼻準部及手心、足心均可見疹點。疹點色澤紅活,分佈均勻,無其他合併症。疹點約在3天內透發完畢,而後依次隱退,熱退咳減,精神轉佳,胃納漸增,漸趨康復。

(二)逆證

出疹期疹出不暢或疹出即沒,或疹色紫暗,並見壯熱咳劇,痰鳴轆轆,呼吸氣急,甚則鼻煽胸高,口唇青紫,這是熱毒閉肺,併發肺炎喘嗽的證候;若伴見咽紅腫痛,嗆咳氣急,聲音嘶啞,咳如犬吠,是為邪毒攻喉;若神昏譫語,驚厥抽風,是熱毒內陷心肝。

二、順證各期的證候、治法、主方

(一)邪犯肺衛(初熱期)

證候 發熱,微惡風寒,鼻塞流涕,噴嚏,咳嗽,眼瞼紅赤,淚水汪汪,倦怠思睡。發熱第2~3天,口腔兩頰黏膜紅赤,貼近臼齒處可見麻疹黏膜斑(細小白色疹點,周圍紅暈,累累如麻,由少增多),小便短黃,或大便稀溏,舌苔薄白或微黃,脈浮數。本期從開始發熱至疹點出現,為期約3天。

治法 辛涼透表,清宣肺衛。

主方 宣毒發表湯加減。

(二)邪入肺胃(出疹期)

證候 壯熱持續,起伏如潮,謂之「潮熱」,每潮一次,疹隨外出。口渴引飲,目赤眵多,咳嗽加劇,煩躁或嗜睡。疹點先從耳後髮際開始,繼而頭面、頸部、胸腹、四肢,最後手心、足底、鼻準部都見疹點即為出齊。疹點初期細小而稀少,漸次加密,疹色先紅后暗,

稍見凸起,觸之礙手,壓之退色。大便乾結,小便短少,舌質紅赤,舌苔黃膩,脈數有力。

本期從疹點開始出現至疹點透齊,為期約3天。

治法 清涼解毒,透疹達邪。

主方 清解透表湯加減。

(三)陰津耗傷(收沒期)

證候 疹點出齊后,發熱漸退,咳嗽漸減,疹點依次漸回,皮膚呈糠麩狀脫屑,並有色素沉著,胃納增加,精神好轉,質紅少津,舌苔薄凈,脈細無力或細數。

治法 養陰益氣,清解余邪。

主方 沙參麥冬湯加減。

三、逆證熱毒攻喉證、邪陷心肝證的證候、治法、主方

(一)熱毒攻喉

證候 咽喉腫痛,聲音嘶啞,或咳聲重濁,聲如犬吠,甚則吸氣困難,胸高脅陷,煩躁不安,舌質紅,苔黃膩,脈象滑數。

治法 清熱解毒,利咽消腫。

主方 清咽下痰湯加減。

(二)邪陷心肝

證候 高熱不退,煩躁譫語,皮膚疹點密集成片,遍及周身,色澤紫暗,甚則神昏、抽搐,舌紅絳,苔黃起刺,脈數有力。

治法 清營解毒,平肝熄風

主方 羚角鉤藤湯加減。

細目四:預防與護理

一、預防

1.按計劃接種麻疹減毒活疫苗。

2.麻疹流行期間,未患過麻疹的,小兒盡量不去公共場所或流行區域,減少感染機會。

3.易感兒接觸傳染源后,應隔離觀察21天。

4.一旦與麻疹患兒接觸,應立即隔離觀察,一般對接觸者宜隔離觀察l4天,已作過免疫接種者觀察4周。

二、護理

1.卧室空氣要流通,但須避免直接吹風受寒和過強陽光刺激。

2.口腔、鼻孔、眼睛、皮膚要經常保持清潔。

3.注意補足水分,多吃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飲食以流質或半流質為宜,忌食油膩、辛辣厚味食物。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