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正在被外國文獻虐嗎?學術牛人教你怎樣看外國文獻!


一、如何有針對地查找文獻?

現在各大學圖書館里的資料庫都比較全,即使不全也可以通過網路上多種手段獲取文獻了。所以說文獻的獲取不是問題,問題在於查什麼樣的文獻?

1.本領域核心期刊的文獻

不同的研究方向有不同的核心期刊,這裡也不能一概唯IF論了。當然,首先你要了解所研究的核心期刊有哪些,這個就要靠學長、老闆或者網上戰友的互相幫助了。

2.本領域牛人或主要課題組的文獻

每個領域內都有幾個領軍人物,他們所從事的方向往往代表目前的發展主流。因此,閱讀這些組裡的文獻就可以把握目前的研究重點。怎麼知道誰是「領軍人物」呢?

這裡提供兩個小方法:

在ISI里檢索本領域的文獻,利用refine功能找出論文數量較多的作者或課題組;

Advertisements

另一個方法,先要了解本領域有哪些比較規模大型的國際會議,登陸會議主辦方的網站一般都能看到關於會議的invitedspeaker的名字,作為邀請報告的報告人一般就是了。

3.高引用次數的文章

一般來說高引用次數(如果不是靠自引堆上去的話)文章都是比較經典的文章。多讀這樣的文章,體會作者對文章結構的把握和圖表分析的處理,相信可以從中領悟很多東西。

知道了查什麼樣的文獻后,那麼具體怎麼去查文獻?

通過關鍵詞、主題詞檢索:關鍵詞、主題詞一定要選好,這樣,才能保證你所要的內容的全面。因為,換個主題詞,可以有新的內容出現。

通過檢索某個學者:查SCI,知道了某個在這個領域有建樹的學者,找他近期發表的文章。

Advertisements

通過參考綜述檢索:如果有與自己課題相關或有切入點的綜述,可以根據相應的參考文獻找到那些原始的研究論文。

注意文章的參考價值:刊物的影響因子、文章的被引次數能反映文章的參考價值。但要注意引用這篇文章的其它文章是如何評價這篇文章的。

二、如何對下載的文獻進行分類整理?

關於文獻的整理,很多時候大家下文獻都是很盲目的,抱著一種先下來再說的心態。往往下載來的文獻不少,但只是空占著磁碟空間。不經過整理歸類的文獻就不是自己的文獻,那根據什麼來分類呢?

對於擁有大量未讀文獻的這裡有個簡單方法,只關心三點:

文章前言的最後一部分(一般這部分給出作者為什麼要進行這項工作,依據和方法)

文章的圖表(提出採用的表徵方法)

結論(是否實現了既定目標以及是否需要改進)

當然,對所有的未讀文獻全部精讀相信工作量也不小,儘可能用50字左右來歸納文章(包括文章的目的+表徵手段+主要結論)。

當你按照這個方法歸納整理幾十篇文獻后,自然會有一個大致的了解,而後再根據你的筆記將文獻分類整理,當你在寫論文需要解釋引用時再回頭精讀,我覺得這樣會提高效率不少。

在歸類時,重要文獻可以根據重要程度在文件名前加001,002,003編號,然後按名稱排列圖標,最重要的文獻就排在最前了,而且重要文獻要注意追蹤。

當然分類的標準還有其他,例如根據中文&英文、綜述或&研究論文等。

三、如何閱讀科技文獻

明確文獻閱讀的目的

讀文獻有不同的讀法,但最重要的是自己總結概括這篇文獻到底說了什麼,否則就是白讀。文獻整理分類的時候實際就已經概括了各文獻,下面介紹的是幾種不同目的的文獻讀法。

目的1. 回顧重要內容的讀法——take home message

每次讀完文獻 (不管是精讀還是泛讀),合上文獻后,想想看,文章最重要的take-home message是什麼,如果不知道,就從abstract,conclusion里找,並且最好從discuss里確認一下。這樣一來,一篇文章就過關了。takehomemessage其實都不會很多,基本上是一些concepts,如果你發現你需要記得很多,那往往是沒有抓到重點。

目的2. 擴充知識面的讀法——introduction

重點讀introduction,看人家提出的問題,以及目前的進展。類似的文章(Reference中),每天讀一兩篇,一個月內就基本上對這個領域的某個方向有個大概的了解。當然,讀好的review也行,但這樣容易使人變得懶惰。

目的3.寫文章的讀法——discussion

讀文章的時候,尤其是看discussion的時候,覺到好的英文句型,最好有意識的記一下,看一下作者是誰,哪篇文章,哪個期刊,這樣以後「照貓畫虎」寫的時候,效率高些。比自己在那裡半天琢磨出一個句子強的多。當然,讀的多,寫的多,你需要記得句型就越少。其實很簡單,有意識的去總結和記億,就不容易忘記。

根據文獻的類型來確定閱讀順序

對於一個以前沒有接觸的陌生領域看文獻的方式是先看中文綜述,然後是中文博士論文,而後是英文綜述,最後是英文期刊文獻。

先讀綜述,可以更好地認識課題,知道已經做出什麼,還有什麼問題沒有解決,自己要做什麼。對於國內文獻一般批評的聲音很多。但它是你迅速了解你的研究領域的入口,在此之後,你再看外文文獻會比一開始直接看外文文獻理解的快得多。

而國外的綜述多為本學科的資深人士撰寫,涉及範圍廣,可以讓人事半功倍。通過中文綜述,你可以首先了解這行的基本名詞,基本參量和常用的製備、表徵方法。我覺得這點很重要,因為如果直接英文上手的話,一些基本名詞如果簡單的想當然的翻譯,往往會將你引入誤區或造成歧義。同時中文綜述里要包含了大量的英文參考文獻,這就為後續的查找文獻打下一個基礎。

中文博士論文,特別是最近幾年的,其第一章前言或是緒論所包含的信息量往往大於一篇綜述的。因為它會更加詳細的介紹該領域的背景以及相關理論知識,同時裡面往往會提到國內外在本領域做得比較好的幾個科研小組的相關研究方向。通過閱讀就可以更清楚理清一個脈絡。

英文綜述,特別是那種invitedpaper或是發表在高IF期刊上的,往往都是本領域的大家寫的。對此要精讀,要分析其文章的構架,特別要關注作者對各個方向的優缺點的評價以及對缺點的改進和展望。通過精讀一篇好的英文綜述,所獲得的不只是對本領域現在發展狀況的了解,同時也可以學會很多地道的英文表達。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