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溯源——以優秀傳統文化和當代國家實力為視角

稿件來源: 中國法院網

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政黨對其文化價值的自我肯定和積極踐行,並基於此對其文化生命力長期持有的堅定信心。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文化自信」不會憑空產生,他來自於歷史深處,生髮於現實的土壤。從我國五千年的文明史考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涵養了當代中國的文化自信;從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關係考察,強大的國家實力奠基了當代中國的文化自信。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雖歷經曲折而經久不衰,延至當代仍具有強大的生命活力。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把馬列主義基本原理同我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二次飛躍,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綜合實力快速進入世界前列,中華民族以嶄新姿態屹立於世界的東方,中國人民昂首進入了新時代。

由此,國家面貌煥然一新,文化自信成為這個時代最具影響力的精神特質。

優秀傳統文化涵養了當代中國文化自信

中華民族悠久的文明史、豐富的文化遺產,為當代中國文化發展壯大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優勢,滋養著當代中國人民對文化信心的確立與恢復。

作為人類文化發展過程中較早出現且發展完善起來的重要單元,中國文化是公認的為數不多的世界原生文化之一。英國著名歷史學家湯因比曾說,近六千年的人類歷史孕育了26種文化形態,只有中國文化這一文化體系長期延續發展而未中斷。在五千多年的傳承發展過程中,中華民族創造了獨具特色的語言文字、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惠及世界的科技工藝,精彩紛呈的文學藝術、充滿智慧的哲學宗教、完備深刻的道德倫理,共同構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內容。在世界歷史較長一段時間內,以人文、包容、和諧、務實為主要特徵的中國文化一度居於領先地位,「天人合一」「知行合一」「修齊治平」等思想對各國的物質生產發展和精神生活富裕都產生了巨大影響,是中華民族為整個人類進步發展作出的重要貢獻。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既是中華民族具有民族自豪感的重要資本,也是涵養當代中國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因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能夠為當代中國文化發展提供重要支撐,能夠使當代中國人民堅定自身的文化發展道路,對中國文化發展的光明前景抱有信心和期待。

文化自信以文化傳承和發展為前提,沒有文明的繼承和發展就沒有文化的弘揚和繁榮,沒有文化的繁榮昌盛也不可能產生文化自信。歷史性是文化的重要屬性,歷史上文化發展的成果構成當下文化和未來文化發展的重要資源,人類文明正是在這種接續中不斷向前推進。中國文化同樣具有這一普遍屬性,中國文化的發展也必然要遵循人類文化發展的一般規律。

按照歷史的觀點來認識和推動文化發展,始終是中國共產黨人領導文化建設所堅持的一條基本原則。在描述新民主主義社會藍圖的 《新民主主義論》中,毛澤東同志指出:「中國現時的新文化也是從古代的舊文化發展而來,因此,我們必須尊重自己的歷史,決不能割斷歷史。」(《毛澤東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習近平總書記更是強調: 「不忘歷史才能開闢未來,善於繼承才能善於創新。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傳承和發展的根本,如果丟掉了,就割斷了精神命脈。」中國豐富而優秀的傳統文化成果,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中國人民醞釀和創造新的文化成果的重要資源,是人們堅信當代中國文化必定會走向新繁榮的歷史根源。

文化的歷史性決定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能夠促進當下中國文化的發展、能夠促使人們認清中國文化的優勢。但文化是時代的產物,中國傳統文化主要產生於封建社會,「不可避免會受到當時人們的認識水平、時代條件、社會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約和影響,因而也不可避免會存在陳舊過時或已成為糟粕性的東西。」(習近平: 《在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國際儒學聯合會第五屆會員大會開幕會上的講話》)對於中國傳統文化不加辨識和改造就拿到今天照搬套用,不僅不可能促進當下文化發展和涵養中國文化自信,反而可能會暴露弊端、阻礙發展。所以,發揮傳統文化的涵養作用,應該按照時代的特點和實踐的要求,對那些仍有借鑒價值的文化內容和形式加以改造,賦予其符合文化發展要求的新內涵和新表達,實現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

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文化之源。當今時代的變化發展和實踐所達至的廣度與深度遠遠超出了以往一切時代,這就要求我們在發展當代文化進程中勇於推陳出新,根據時代和實踐的新要求,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和形式加以拓展、補充和完善,為傳統文化注入反映時代特徵的新內容。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要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更好構築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於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熔鑄於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植根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立足當代中國現實,結合當今時代條件,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協調發展。

躺在已有文化成果的功勞簿上,中國傳統文化只能是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不可能在當代文化建設中呈現其活力與價值。只有運用科學的方法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再加工,才能夠 把歷史智慧告訴人們,激發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堅定全體人民振興中華、實現中國夢的信心和決心。

強大的國家實力奠基了當代中國文化自信

文運與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強則民族強。歷史早已告訴我們,沒有強大的綜合國力為支撐,燦爛的文化表徵不過是一幅海市蜃樓圖,虛幻而不長久。

從認識論上看,人們的文化自信決非完全由內心感受所致,而是有著現實的物質基礎。文化是人類精神世界的活動及其成果的體現,是一個民族精神和智慧長期積累和凝聚的結果,但這並不意味著,其獨立於人們的物質生活之外。恰恰相反,文化是人類社會進步發展的一個重要內容,是與物質生活的生產與發展休戚與共的。一個國家或民族在經濟上積貧積弱,建基其上的文化不可能有太強的影響力和吸引力,也不可能使人們對其抱有強大的信心和希望。文化自信的一個重要原因深深植根於經濟生活之中,是人們對所在國家經濟社會蓬勃發展所持有的信心在精神世界的反映。因為,從根本上來說,文化是精神生活過程的反映,是上層建築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物質決定精神、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回望中國近代以來的歷史,伴隨物質生產方式和經濟實力的變化,中國在文化方面則相應經歷了自信喪失到逐漸恢復的歷程。1840年清王朝閉關鎖國的大門被西方列強所打破,也逐漸喚醒了有著強烈文化自信、沉醉在天朝上國迷夢中的中國人民。在此後的半個世紀,在西方列強堅船利炮的進攻下,中國逐漸從一個主權完整的封建國家淪落至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與此相伴隨,西學東漸日盛,中國人民對西方的學習經歷了器物——制度——思想三個階段,直至最後甚至提出了「全盤西化」口號。這個過程是本土文化和外來文化此消彼長的過程,是國人對本土文化逐漸喪失信心而轉向西方尋求民族振興之良方的過程。

再將視野向前延展千年,以盛唐以來的中國歷史為觀察軸線,我們會發現,中國文化發展的高潮與谷底與經濟運行的軌跡幾乎重合,文化自信坍塌的背後是中國經濟的持續衰落。「國民生產總值 (GDP) 在世界中所佔份額由歷史最高點的32.9%開始逐漸滑落直至歷史最低點,經濟年均增長水平由高於世界平均水平到遠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成為世界上發展最慢的國家和地區之一」(安格斯·麥迪森著,伍曉鷹譯: 《世界經濟千年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歸結起來,中國人民對自身文化的反思、質疑直到信心喪失殆盡,並轉而投向西方文化的懷抱,從根本上來說是由於先進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與落後的封建生產方式較量中取得了絕對優勢,在 「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1949年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徹底解決了阻礙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制度因素,打開了中國社會通往經濟發展和文化繁榮的閘門。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在近70年的接力探索過程中,逐漸找到了一條適合中國生產力的經濟發展道路,徹底改變了積貧積弱的局面,從「一輛汽車、一架飛機、一輛坦克、一輛拖拉機都不能造」到神舟升空、蛟龍下海、天宮上天等高精尖領域頻頻實現突破; 從一窮二白到主要工農業產品產量躍居世界各國前列;從經濟增長長期停滯不前到經濟長期保持高於世界年均增速。2010年年底,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已經超過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近五年來,中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在世界主要國家中名列前茅,國內生產總值從54萬億元增長到80萬億元,穩居世界第二,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國家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進入世界前列,國際地位實現前所未有的提升。

正是在這巨大經濟成就的基礎上,中國文化的吸引力得以不斷彰顯: 數以百萬計的世界各國人士到中國進行留學、交流,學習中國各方面的先進技術和經驗,親身感受中國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中國人民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認同感逐漸增強,認識到當代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並無高低優劣之分,有其獨特的魅力和價值。在社會經濟狀況根本改觀的情況下,一度質疑、放棄中國文化轉向 「全盤西化」的年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中國人民有理由堅信當代中國文化有著光輝燦爛的前景。

循著歷史的軌跡觀察,中國人民對本土文化的心理變化可以被描述為 「U」字型趨勢: 文化自信逐漸喪失直至跌落到最低點,又從最低點逐漸恢復和提升。與其相伴隨的是現當代以來中國社會的經濟同樣經歷了這樣一個趨勢: 從盛極一時到跌至谷底再到重新振興。兩者在發展過程中所呈現出的一致性絕非偶然,它符合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體現了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是兩者之間內在和本質聯繫的必然反映。因此,對於文化自信的認識,必須回歸到社會經濟生活之中,找到其變化發展的基礎源泉和動力。從本質上來看,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社會主義經濟發展所創造的巨大物質財富和形成的綜合國力奠定了當代中國文化自信的物質基礎。

運營人員: 王躍 MZ015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