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D竟然有抗腫瘤作用!

編譯:陶白來源:腫瘤資訊

維生素D具有抗腫瘤活性,那麼體內循環維生素D水平增加,是否癌症風險就會降低?如果結論是肯定的,調整維生素D水平無疑為我們的防癌策略增加了又一種簡便可行的方法。希臘約阿尼納大學醫學院衛生學和流行病學系助理教授Konstantinos K Tsilidis博士對此進行了一項研究,並將研究結果發表於近日的《BMJ》上。研究表明,體內循環維生素D水平與癌症風險不存在因果關係,因此全人群篩查維生素D缺乏及隨後大範圍的維生素D補充,目前不應推薦作為原發性癌症預防策略。

介紹:

體外和動物模型研究表明,維生素D具有抗腫瘤作用。但是體內循環維生素D濃度和各種癌症風險的流行病學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結果。且既往觀察性研究存在著樣本規模和較小潛在方法學問題的局限。

為了克服上述局限性,並探索維生素D狀態是癌症的病因還是死亡的相關標誌物,研究者使用了孟德爾隨機化方法,評估了維生素D相關的單核苷酸多態性與結直腸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卵巢癌、肺癌、胰腺癌和神經母細胞瘤之間的相關性。

方法:

設計:孟德爾隨機研究。

數據來源:

大型遺傳流行病學網路,包括腫瘤學的遺傳相關性和機制(GAME-ON)、結直腸癌聯盟的遺傳和流行病學(GECCO)、前列腺癌協會調查基因組中癌症相關改變(PRACTICAL)聯盟、基於MR的平台。

研究對象:

70563個癌症病例和84418例對照,其中前列腺癌22898例,乳腺癌15748例,肺癌12537例,結直腸癌11488例,卵巢癌4369例,胰腺癌1896例,神經母細胞瘤1627例。

實驗暴露:

4個與維生素D相關的單核苷酸多態性(rs2282679、rs10741657、rs12785878和rs6013897)用於確定體內循環25-羥維生素D(25(OH)D)濃度的多個多態性評分。

主要結局測量:

首要結局為結直腸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卵巢癌、肺癌、胰腺癌和神經母細胞瘤的發病風險。也檢測了不同性別、解剖位置、分期和組織學亞型的次要結局。

結果:

單核苷酸多態性和癌症之間的相關性:

單核苷酸多態性與任何癌症風險無顯著相關,但GAME-ON數據顯示,rs6013897多態性與前列腺癌之間存在相關性(OR,1.06;95% CI,1.01~1.10;P=0.02),但在大型PRACTICAL數據中沒有觀察到該相關性(1.00;0.97~1.04;P=0.81)。GECCO數據顯示,rs6013897多態性也與結直腸癌風險相關(0.94;0.89~0.99;P=0.03)。

多個多態性評分的孟德爾隨機化評估:

幾乎沒有證據表明,25(OH)D的多態性評分與7種癌症及其亞型的風險相關。具體的,25(OH)D濃度每增加25nmol/L的比值比分別為:結直腸癌0.92(95% CI,0.76~1.10)、乳腺癌1.05(0.89~1.24)、前列腺癌0.89(0.77~1.02)、肺癌1.03(0.87~1.23)。研究具有檢測到中等強度相對效應大小的能力。

與維生素D相關的單核苷酸多態性與結直腸癌風險和循環25(OH)D濃度之間的相關性

與維生素D相關的單核苷酸多態性與乳腺癌風險和循環25(OH)D濃度之間的相關性

與維生素D相關的單核苷酸多態性與前列腺癌風險和循環25(OH)D濃度之間的相關性

與維生素D相關的單核苷酸多態性與卵巢癌風險和循環25(OH)D濃度之間的相關性

與維生素D相關的單核苷酸多態性與肺癌風險和循環25(OH)D濃度之間的相關性

與維生素D相關的單核苷酸多態性與神經母細胞瘤和前列腺癌風險和循環25(OH)D濃度之間的相關性

結論:

雖然不能排除低等強度因果關係的存在,但幾乎沒有證據表明,體內循環維生素D濃度和各種癌症類型風險之間存在線性因果關係。這意味著,全人群篩查維生素D缺乏及隨後大範圍的維生素D補充,目前不應推薦作為原發性癌症預防策略。

點評本研究具有一些局限性。研究者使用的匯總水平數據不能用於對協變數進行分層分析,如性別、年齡、絕經狀態、吸煙狀態、體重指數、激素替代治療的使用、其他相關基因、人群是否是維生素D缺乏等。此外,研究者未能探討25(OH)D濃度和癌症風險之間的潛在非線性關係,而這已經在一些研究中進行過討論。另外,現有已知的與維生素D相關的單核苷酸多態性僅為所有多態性的一小部分。再有,這些單核苷酸多態性不能預測1,25-二羥維生素D濃度,而1,25-二羥維生素D卻又是維生素D最具生物活性的代謝產物,另外研究也不能預測細胞水平的維生素D濃度。因此,此研究結果並沒有明確性。25(OH)D的更大型全基因組相關性研究和具有個體水平數據的孟德爾隨機研究可以解決該問題。此外,大樣本的全人群高劑量維生素D補充試驗正在進行,一定會提供更加準確的結論。參考文獻

http://www.bmj.com/content/359/bmj.j4761

Circulating vitamin D concentration and risk of seven cancers: Mendelian randomisation study

責任編輯:腫瘤資訊-斐斐版權聲明版權屬腫瘤資訊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其他任何媒體、網站如需轉載或引用本網版權所有內容,須獲得授權,且在醒目位置處註明「轉自:良醫匯-腫瘤醫生APP」。


關注良醫匯患者指南小助手微信(huanzhezhinan2),歡迎加入患者互助群!

更多臨床試驗信息,請點擊鏈接查看!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