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位不正也不用剖宮產?這招幫你寶寶「轉正」!准媽媽別擔心!

正常情況下,胎寶寶在30周左右,因為個頭越來越大,身體會順應子宮的空間,轉成大頭朝下的倒立姿勢,這也是方便自己從媽媽肚子里鑽出來的最佳姿勢。

但是也有一小部分寶寶,像個小菩薩一樣淡定,屁股穩穩地坐著屬於自己的宮殿里,想順產的准媽媽真的不知道該拿TA怎麼辦了。

網上有很多建議是說使用膝胸卧位操或者艾灸療法來調整,但這些一定要在醫生嚴格評估與監測下完成,媽媽不能自己隨意嘗試。那如果到了快37周了,小寶寶還是屁股朝下的臀位怎麼辦呢?別急,媽媽還可以嘗試體外胎位倒轉術

藝高人膽大的醫生會根據羊水量、孕周、寶寶位置、體重等情況綜合評估,來確定是否可以在B超監控下,實施該項技術。當然,任何醫療操作都是有風險的,選擇在37周左右才實施該項技術,也是將「萬一」考慮在內,也就是說,萬一沒倒轉過來,出現些小狀況需要剖宮產的話,37周的寶寶也能較好地適應子宮外的生活。

胎位倒轉術的興起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產科界曾對是否應該使用胎位倒轉術糾正胎兒臀位的問題爭論不休,有的醫生支持這種作法,有的反對。

這是因為在20世紀60年代,歐洲學者們發現胎位倒轉術會對母嬰造成傷害。但現在的許多產科醫生認為,風險的出現是由於當時歐洲的醫生操作有誤:當時在歐洲,醫生會先對孕婦實施麻醉,然後再進行胎位倒轉的操作,醫生在操作的時候往往用力很猛,這樣不可避免地會傷害到母親和她腹中的胎兒。

然而到了70年代,一種以輕柔的手法實施胎位倒轉操作的技術傳入美國產科學界,美國的醫學院也隨之開始對學員進行這項技藝的培訓。

在中國,多數醫院拒絕操作

很多老一輩的婦產科醫生都能熟練掌握這項技術,但因為該技術確實存在一定的風險性,再加上剖宮產的推廣與醫患關係惡劣的現狀,禁錮了醫生的手腳和思維,不敢再去冒風險。所以,目前的中國,很少有醫院和醫生願意嘗試胎位外倒轉術。

體外倒轉術的流程

那麼,體外倒轉術到底是怎麼操作呢?准媽媽們先提前了解一下吧。

1、 B超評估是否適於體外倒轉

2、 使用一些抑制宮縮的藥物

3、 核心技術——徒手扭轉乾坤

4、 留院觀察,監測胎心、胎動狀況

倒轉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狀況

有研究數據顯示有0.5%的孕婦在外倒轉過程中會出現胎心異常,胎盤早剝等併發症,需立即剖宮產終止妊娠;極個別病例會出現突發意外胎死宮內。進行了胎位外倒轉術的准媽媽,在進入產程后,出現產程進展異常和胎心改變,轉為剖宮產的可能性要高於其他產婦的2倍,約16.9%。

所以在進行胎位外倒轉術時要跟醫生討論一下它的利弊。同時為了安全起見,在實施過程中,要對胎兒持續進行B超監測,而且醫生要在具備醫療設備和醫護人員能實施緊急剖腹產的醫院進行這種操作。從進行胎位外倒轉術前一天午夜開始,就不能再吃喝任何東西,以便一旦有需要,可以馬上進行剖腹產。

雖然有極小的風險,不過不想挨刀的准媽媽,如果得知胎位不正,也不用著急,和醫生好好溝通,了解情況,再決定是否要去嘗試。當然,並不是所有臀位的准媽媽都能通過胎位外倒轉術來糾正胎位不正的。如果懷了雙胞胎,且孕期有出血的情況,或羊水過少,都不能接受這種治療。如果本來就不能進行陰道試產,如有前置胎盤現象、或有過不止一次的剖腹產經歷等這些情況,也不能進行胎位外倒轉術。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