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生,理氣行滯——丹參的栽培技術

丹參為唇形科,鼠尾草,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別名:紫丹參、紅根、血參根、大紅袍,原產我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分佈,丹參植株優美,花朵清新可愛,可盆栽置於窗檯,陽台觀賞。

丹參根肥厚,肉質,外面硃紅色,內面白色,莖直立,高4080cm。奇數羽狀複葉,卵圓形或橢圓狀卵圓形或寬披針形。輪傘花序頂生或腋生,苞片披針形,花萼鐘形,帶紫色,花冠紫藍色,小堅果黑色,橢圓形,48月開花,花后見果。丹參氣候溫和,光照充足,空氣濕潤的環境,耐寒,在肥沃的砂質壤土上生長良好。丹參根入葯,有祛瘀、生新、活血、調經等效用,主治子宮出血,月經不調,血瘀,腹痛,經痛,經閉。此外亦治神經性衰弱失眠,關節痛,貧血,乳腺炎,淋巴腺炎,關節炎,瘡癤痛腫,丹毒,急慢性肝炎,腎孟腎炎,跌打損傷,晚期血吸蟲病肝脾腫大,癲癎。

丹參食療

丹參紅棗粥,理氣行滯,活血化瘀

原料:丹參30克,糯米100克,大棗30克,紅糖20克。

做法: 將丹參、大棗洗凈,放入藥罐中,加清水適量,浸泡片刻,煮沸一刻鐘,去渣取汁與糯米一同煮粥,待熟后調入紅糖后食用。  

功效:理氣行滯,活血化瘀。適用於風濕性心臟病氣滯血瘀,症見面色晦黯或兩顴紫紅,唇甲青灰,頭暈乏力,心悸怔忡,咳嗽甚則咯血,胸悶氣喘,或見心痛,脅下痞塊,肢體浮腫,舌質紫黯,或有瘀點,脈細數。

丹參的栽培技術

1)育苗技術:及時採集種子,將種子用3035℃溫水浸泡1012h,裝入催芽布袋中,置於溫度2530℃、濕度95%以上的環境中催芽,有4060%的種子露胚根后即可播種。播前整地,灌足底墒水,做寬8cm的苗床,按株行距3×3cm進行播種,播后覆土1cm,及時澆水,及時中耕除草,施追肥,苗高6cm時即可出圃定植。

2)栽培技術:選擇肥沃的砂質壤土,按行距3640cm栽種,栽后及時澆水,適時中耕除草,生長期每月施肥一次。丹參在不收取種子的情況下應及早摘掉花絮。

採收加工
  丹參生長次年即可採集藥材。採收時間為12月中旬地上部枯萎或翌年春萌發前採挖。先將地上莖葉除去,在畦一端開一深溝使參根露出。順畦向前挖出完整的根條,防止挖斷。挖出后,剪去殘莖。如需條丹參,可將直徑0.8cm以上的根條在母根處切下,順條理齊,曝晒,不時翻動,七八成干時,紮成小把,再曝晒至干,裝箱即成條丹參。如不分粗細。晒乾去雜后裝入麻袋則稱統丹參。


關注中國農林科技網,在主界面下方點擊官網申請註冊會員,免費發布供求信息。關注公眾號:中農科技網,瀏覽海量農林資訊,實用技術!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