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運動的小鼠大腦健康遠超肥宅鼠,或可啟發減緩人腦神經退化?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中英文版APP現已上線,年度訂閱用戶每周直播科技英語講堂,還有科技英語學習社區哦~)

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大家對身體健康也越來越重視。運動,作為一個成本極低的保持身體健康的手段,已經隨著「夜跑打卡」、「廣場舞」、「人人舉鐵」等全民現象普及開來。而最近一項有關運動對小鼠大腦健康的研究顯示,運動不但大幅度增加了腦內神經元的數量,它也會改變神經元的形狀和能力,很可能提高記憶力並減緩人腦神經退化疾病(阿爾茲海默症)的發展。

相信很多人曾經聽說過「人類一旦成年,大腦就不會產生新的神經細胞(神經元)」這種說法早已被證實是錯誤的。大腦,這個人體中最為重要的器官不是一成不變的。一種叫做神經發生(Neurogenesis)的機制專門負責產生新的神經元和神經元之間的連接,尤其在是負責思考和記憶的海馬體中(這也是為什麼學習新知識也有助於人腦健康)。不過,神經發生很容易受到多種生活習慣的影響,比如睡眠是否充足、壓力是否過大、飲食是否健康,以及研究人員們所發現的——運動。

Advertisements

美國國家衰老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n Aging)下屬的神經科學實驗室的研究員們在過去的幾年裡,一直在研究「跑步」會如何改變實驗室內小動物們的大腦。他們去年曾在《神經圖像》(NeuroImage)中發布了一篇重磅論文,首次發現連續跑了 1 個月轉輪的成年小鼠腦中新生的神經元優於不運動的小鼠。

與不運動的「肥宅」小鼠相比,勤運動小鼠的新生神經元有著更多且更長的樹突(Dendrite),即接受來自於其他神經元信號的入口。此外,這種樹突多數指向了大腦中負責空間記憶,即我們對周圍空間和如何達到所在空間的記憶區域——海馬體。

這種記憶力往往在阿爾茲海默症等神經退化疾病的初期就會開始退化消失。

Advertisements

不過,雖然此項研究的成果驚人,但由於連續跑了一個月的小鼠相當於運動多年的人類,所以作為人類依據的意義不大。因此,研究人員們需要進行下一步研究,找出由運動帶來的神經元「變異」是否會更早出現,甚至在開始運動后立刻出現。而在上個月的《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中,研究人員給出了這一問題的答案——是的。

為了避免雌性繁殖周期的影響,研究人員們培養了一群雄性成年小鼠進行為期一周的跑轉輪實驗。當他們對小鼠大腦進行解剖時,他們發現,僅僅運動一周的小鼠已經產生了比「肥宅」小鼠更多的新神經元。而如去年那些運動了一個月的小鼠一樣,這群小數的神經元也更大,有著更長的樹突,並且與海馬體和大腦整體有著更多的連接。

此外,運動小鼠的新神經元不但更強大,甚至還比肥宅小鼠的新神經元更「成熟」。這裡的成熟指的是沒有那麼容易受到化學物質刺激,輕易地傳送信號。

研究人員表示,我們暫時還不知道這種不同的細胞結構和連接將意味著什麼。畢竟這兩項研究都沒有關注運動與不運動小鼠之間思維和記憶力的區別。這兩項研究證明的是,在運動的情況下所產生的腦細胞不但有數量上的區別,也有質量上的區別的,這種區別並且會在開始運動不久后就產生。此外,或許最重要的是,在運動下所產生新腦細胞會融入在神經退化疾病初期就會退化的區域,增加其體積。而這很有可能減緩這種絕症的進展速度。

當然,在我們做出任何猜測之前,我們首先需要理解,這兩項研究是在小鼠身上進行的。雖然過去有些神經學方面的研究隱約指出,運動對人腦的效果有著相似的作用,這些都是理論上面的猜測。不過,就算運動對我們的大腦沒有好處,它對我們心血管以及整個身體健康還是好處多多的。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