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醫張仲元

作者:賈秀林

來源:樂亭文化研究會《讀樂亭》雜誌 | 樂亭故鄉人網站

題圖來自網路,同本文無關

  我縣自清朝以來,就是名聞全國的文化大縣,名人與名醫相繼而出。「京東一人」的史香崖,是我縣大港村的文化名人,清朝末年的太醫院院使(院長)張仲元,是我縣西南鄉張家鋪村(西南鄉現有三個張家鋪,不知其在那一村)的醫學名人。有關樂亭名人的文章(史香崖軼事),我曾在《讀樂亭》中發表過,今再寫樂亭名醫張仲元的文章,以見我縣的名人與名醫,兩者映照,相得而益彰。

  清末太醫院院使,名醫張仲元,字午樵,於《清史稿》中有傳,《樂亭縣誌》亦有傳。據傳中所言,仲元自幼隨父張祥雲,在京城行醫。經過自已努力,與年齡的增長,他的醫術不斷提高,青年時期便考入了太醫院。初入太醫院時,其技藝未曾發揮。后因慈禧太後患左臂不能屈伸,諸醫治療五個月,不見好轉。經過張仲元診治,竟得應手霍然而愈。從此名聲大噪,因而越級升遷。施治之中,起死回生者無數。光緒年間,官至太醫院院使,后遷升太醫院督辦。為花翎三品頂戴,督辦管理太醫院事務。光緒四年至光緒二十一年(1878-1895年),曾多次為光緒和慈禧太后治病,是太醫院中最重要的醫官。在陳可冀等所著,《慈禧光緒醫方選議》一書中,收錄有他的處方近40條。

Advertisements

  《清史稿:職官志》記載:宣統元年,張仲元上書皇帝,認為當時太醫院院使,院判品級,與簡派至刑部軍隊的醫官,官階彷彿,體制不宜,請求變通太醫院舊制,提高太醫的地位。清廷採納了張仲元的建議,著將太醫院各級醫官品級提升一級,從而使御醫的各種待遇有所改善。

  進入二十世紀,隨著西方傳教士接踵而來,西醫西藥已廣泛傳入中國,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認識到西方醫藥的長處,值得中國人吸取,利用和借鑒,張仲元就是其中之一。光緒三十四年,作為太醫院使的張仲元,建議太醫院培養既懂中醫又懂西醫的醫學通才,以供職於內廷。計劃招收醫學生120人,分兩個班,每班60人,其中一班以中醫為主課,一班以洋醫為主課,學制五年。畢業后給予資格認定。這個奏摺,得到光緒皇帝的批准。但這時的滿清王朝,已經是病入膏肓,無力解決經費,儀器和醫療設備問題,只辦了中醫班,西醫班化為泡影,致令他的建議未能夠完成。

Advertisements

  仲元向光緒,慈禧提出的培養中西醫人才的主張,成為我國提倡中西醫結合的創始之人。但由於當時封建王朝的風雨飄搖,張仲元的這一主張未能實現,成了二十世紀醫學教育的莫大悲哀。

  新中國成立后,張仲元的主張,才逐漸變成了現實。在1950年第一次全國衛生會議上,國家制訂了包括團結中西醫在內的衛生工作三大方針。1956年在北京,上海,成都,廣州建立四所中醫學院,同時在西醫院校,開設中醫課程,從此在中國歷史上,中醫教育正式納入國家高等教育的軌道。並從1956年開始,全國各地普遍開辦西醫離職學習中醫班,培養了一批熱愛中醫,學習中醫,掌握中西醫兩套本領的醫生,成為中西醫結合的骨幹,這才完成了他的遺志。

  綜觀光緒被囚后10年之醫案,幾乎反映了時代的最高理論水平。可以說;一無責任事故,二無醫療技術事故。但是,當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光緒帝因為久病不治而「龍馭上寶」后,有關參加治療的太醫院院使張仲元,御醫全順,醫士忠勛,恩糧戴家瑜,均著革職,帶罪效力。各省之名醫,如陳蓮舫、曹滄洲、杜子良等人,都未能逃脫給予處分。

  清亡以後,按照國民政府對清王朝的優待條件,太醫院也暫時保留下來,仍舊為其服務。但多數御醫看清了前途,紛紛告老還家,或在別的地方懸壺濟世。同肖龍友,施今墨,汪逢春並列為四大名醫的孔伯華先生,就是其中之一。我縣縣醫院的首任中醫崔施久,就是孔伯華的入門弟子。我縣名人韓作舟的次孫韓宗實,是為崔施久的入門弟子,可以說是,一脈相承。民國初年,我縣劉石各庄,就曾經聘請過清亡后太醫院的離職御醫,專為其家族治病。1956年,河北省政府聘往石家莊市的我縣中醫賈遵元,他的醫術就是得自於御醫。

  後來宣統皇帝潛逃東北,張仲元無事可作,卻在其寓所「如不及齋」中閑居,未從事醫療工作。民國時期,國會議長林森,曾為他寫有對聯,以明其時況:「廉恥自守則長足,道德是樂乃無憂」。可見其年老之後,以高雅自居的心態,於1938年(76歲)壽終。

  張仲元作為清代中醫大家,為皇家所用,與晉代王叔和相同。所異者仲元名冠當時,而叔和名傳後世。無異者叔和有搜采仲景舊論之舉,仲元有中西結合之事。今將張仲元醫跡,於予整理,或當有助於參考。

  我縣的名人史香崖,以過人之才,寫就無數的文章和詩詞,譽滿當時。我縣的御醫張仲元,以超人之術,治癒無數的頑疾和大病,惠及後世。兩者共見於一朝,實為樂亭文化的盛事。

(作者賈秀林,退休中醫。)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